则美 作品

第28章 埋祸根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次日一早德妃就来到寿康宫陪着说话,以前都是说几句就走了,今儿说了好长时间,别说太后了,海棠就知道她有事儿。



    海棠问她“额娘,不歇着”



    德妃脸一红,没法跟闺女说你额娘在这里等你汗阿玛呢,这话在孩子跟前说多少有点羞耻。只能说“如今白天长,没事儿可做,想陪着太后娘娘说话。”



    海棠站在她面前看她,德妃被看的不好意思,心想这丫头精明的很,别是被她看出来吧。



    海棠早看出来了,叹口气跟德妃说“回去,歇着吧,太子,哥哥,说,前天,汉官儿,交,白卷,汉阿玛,气得,吃不下,不来了。”



    前面的那半句德妃没管,直接问“你汗阿玛不来了”



    海棠点头,她汗阿玛快被汉军旗的一群文盲官员气死了,去年考核,在京的八百名汉军旗官员交白卷,当时勒令他们读书,结果今年再考核,还有二百六十多个交白卷



    当官的不会写字,这是在开玩笑呢。



    太子说康熙气得两天没好好吃饭。



    海棠强调“今天,不来了。”



    德妃只能回去再想办法,回去之后也没想到好办法,只能接着来守株待兔。



    不过第三天运气很好,还真的让她遇上了。



    康熙来给太后请安,顺便跟太后说一声城外的园子快修好了,今年夏天就可以挪进去避暑。另外还修缮了宁寿宫,打算在秋天从园子里回来就让太后带着海棠搬进去,把寿康宫这里腾空大修“去年那一片瓦差点砸着朕,朕到现在还记着呢,您和九格格老五整日进出,想到这些朕就不踏实,所以这里必定要修的。至于老五,也该去读书了”



    太后不同意“老五读什么书,他就是不读书也没事。”



    康熙年轻的时候读书读到吐血,他对不读书的人特别看不惯,眼看着太后不同意五阿哥读书,他是干着急没办法。



    海棠和他靠在大南瓜靠枕上,正趴在他怀里抠他衣服上的金扣子,听到太后这样说,就咯咯笑起来“五哥哥,要被,笑话,他,只能,找,八弟,九弟,玩儿。以后,找,更小,弟弟,玩儿。”



    都去上学了,也没人跟他玩儿,他只能找小弟弟们一起玩了。



    康熙含笑低头看她一眼,跟着说“他将来出去办差也要被笑话,人家笑他不认字,皇额娘,惯子如同杀子。”



    太后不高兴“我没读过书,不知道大道理,少拿那些我不懂的来说。”说完就觉得被他们爷俩绕进去了,这会这爷俩肯定在笑话自己不读书呢。



    于是冷哼了一声“等八岁九岁了再送去,到时候长住了立下了,我也放心了。再说我也没让他荒着,我让人教他读国语三国演义了。”



    所谓的国语就是满语,满语的三国演义大概是翻译的原因,在情节上叙述的很乏力,没什么趣味,光是听人读就觉得是一本催眠的好书,要命的是早期的满人拿这个当兵书看



    五阿哥真的很精通满蒙语言,他学的又快又好。



    康熙松口气,八岁九岁入学虽然晚了,也还能学点东西,总不至于一事无成。



    太后看看松口气的康熙,再看看接着抠扣子的海棠,忍不住虚空用指头点着胖妞妞“你个坏丫头,咱们才是一伙的,你是事事都站你汗阿玛,叛徒”



    海棠一听,立即坐起来推了一下康熙“我,不和,汗阿玛,好了。”



    说完蹭蹭的爬到太后身边,抱着她的胳膊说“您,他额娘,他,我阿玛您,不能,生气,啊啊啊”



    太后哈哈笑着搂着她“小花骨朵是个小叛徒也没事儿,姑娘家家都是贼,心都是外向的。别看你和你汗阿玛这会好,以后来个俊俏的小伙子,你汗阿玛就被你扔到脑后,你就要跟人家好了。”



    康熙也笑了起来,坐起来看着海棠“将来汗阿玛给棠儿挑个勇士做额驸,好不好”



    “不好。”海棠抱着太后,这回是真的抱紧了。



    祖母求您了,将来我的终身靠您了,您只要胡搅蛮缠,汗阿玛也没办法的。



    康熙看着海棠哈哈笑起来,梁九功看康熙重新高兴起来,忍不住拿眼神看看太后怀里的九格格。



    太后这会摸着海棠的小脑瓜说“至于搬到宁寿宫去,这事儿先别提。老祖宗如今身体不好,我哪里能在这时候带着孩子们搬走。”



    康熙变好的心情重新布满了阴霾,刚才他去给太皇太后请安,老人家的身体不太好,毕竟是上年纪了,都已经七十多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康熙也知道太后的潜意思,等太皇太后晏驾之后她才会带着海棠搬到宁寿宫去。太后这人有万般缺点,但是此人厚道心善,这也是康熙敬重她的原因。



    康熙叹口气,换了轻松的语气“今年科尔沁来的秀女朕已经安排好了,各王府的世子都不错,朕打算做一回月老给他们牵一回红线。”



    太后不管这些,她没太皇太后那么多打算,就说“这事儿你看着办,不必跟我说。”



    这就是康熙和太后相处和睦的原因,太后是真的万事不管,她也是真心不爱管,每日和几个宫女聊天说话就能乐呵呵的过一日,她对权力一点都不在乎。



    太后虽然不管外面的事儿,但是对康熙父子是很关心的,就说“五月初三是太子的寿辰,那天让他来我这儿,我给他准备长寿面。”



    康熙答应了一声。



    太后就说“你也别老是让孩子一大早去给他额娘的牌位磕头,我看着就觉得孩子可怜,他小小年纪知道什么,人家过寿高高兴兴,就他过寿凄凄惨惨。”



    康熙就说“这是让他知道孝顺,外面的那些大臣对他先给他额娘磕头的事儿赞赏有加”



    “哪个不要脸的赞赏说出来我让人去掌他们的脸,不是他们的家的孩子他们不心疼,没一个好东西,你就该听他们的”



    康熙哭笑不得,觉得太后这是不讲理,正想说话,外面通报说德妃来了。



    康熙觉得德妃来的正好,自己也不用听太后的歪理了。



    德妃扶着双喜的手进来,她肚子已经很明显了,现在穿着平底鞋,走路还是会受到了肚子的影响,必须有人扶着才行。



    海棠赶紧从太后怀里出来,孙嬷嬷抱着她放凳子上给她穿鞋,德妃给太后和康熙请安之后,海棠的鞋子也穿好了,就像模像样的给德妃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