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美 作品

第 363 章 鼓掌间

    康熙此刻没人说心里话,逮着舅舅吐露心思“大阿哥这半个月来一直想置太子于死地,一直告他谋逆。朕盛怒之中相信了,可是审问太子之时,太子说皇父若说我别样的不是,事事都有。只是弑逆事,我实无此心,须代我奏明。大阿哥隐匿不说,直到最后四阿哥一同审问,这句话才到了朕的耳朵里。朕听了之后心痛至极,太子是朕抚养长大,他别的好处没有,孝顺是有的,朕也不信他做出谋逆之举。可是如今到了这个地步,上不上下不下,朕父子两个被架在半空中,实难收场。”
 

    他到这个时候还在说太子,不是说废太子,与胤礽以父子相称视为一体,他的心思在佟国纲跟前压根没有遮掩。
 

    佟国纲很理解他“奴才家里也是,虽然鄂伦岱常和奴才动手,动辄对奴才破口大骂,但是奴才爱他的心比法海夸岱要多。他嘴上骂得狠,动手的时候还是知道分寸,如今他体壮奴才年老,一年比一年老迈,早就打不过他了,每次动手都是他被奴才追着打,奴才心里都知道他,父子相处不全然是父慈子孝。”
 

    康熙叹口气“这事儿就先这样吧,事儿急不得,急了办不成大事儿。”
 

    甥舅说了一番话,康熙让人把佟国纲送走了。
 

    宫里暂时平静,外面却显得极其热闹,佟家的分家大戏落幕后,现在京里炙手可热的人物是八阿哥。都在钻营门路,想要和八阿哥扯上关系,甚至有人已经把八阿哥当成储君侍奉了。
 

    此时八阿哥明面上在清查太子一干心腹的家产,私下里还要把张明德的案子转化成一个江湖骗子骗人的案子,淡化张明德在意图刺杀太子案中的重要性。因为八阿哥知道,张明德和大阿哥确实有这方面的计划,实际上张明德和他自己走得更近,万一因为张明德牵扯到自己怎么办
 

    然而八阿哥这事儿办得痴人说梦,那种鸡毛蒜皮的小案子是给顺天府办的,只有这种大案要案才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堂会审。如果想转化成小案子,首先要把案子从这三处衙门转移到了顺天府去。可是皇帝关注的大案,谁敢冒险转出去就是转,顺天府也不吃他那一套啊,顺天府的人往勇宪王府走动,和八爷不熟。
 

    现在的八阿哥真的是外面风光无限,内里急得快要跳墙人着急之下就会出昏招,他也一样。
 

    于是他走投无路之下约见十四,哄着十四借用勇宪王府的名义向三处衙门提犯人来审。这计划十四听了都觉得离谱有时候谁都能用王府的招牌,她姐姐早几百年被人薅秃毛了,王府还用留存到现在
 

    十四就说“八哥,不是弟弟不帮你,没有姐姐的印信顺天府的人怎么肯听弟弟我的。我去之后空口白牙地说了,您说他们会信吗”
 

    八阿哥没想到最后卡在这一步了
 

    而这个案子成了他入住东宫的最大拦路虎。
 

    不过他还有其他的办法,立即让人参了顺天府的官员。既然用不了他们就挪开他们至于三堂衙门,他打算亲自去协理。
 

    现在康熙睁大了眼睛盯着京城,有点风吹草动他就知道,八阿哥的上蹿下跳他看得清清楚楚,于是他决定亲自点一下八阿哥。
 

    八阿哥做了内务府主管后清查凌普的家产,当家产目录交上去后,康熙直接问“怎么只有这一点”把八阿哥骂了一通,亲口说“八阿哥到处妄博虚名。凡朕所宽宥、及所施恩泽处、俱归功于己人皆称之。1”
 

    待审理张明德的卷宗交上,里面记载张明德曾给八阿哥相面,说他“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此诚贵相。2”
 

    因此康熙大怒,立即让人招诸位皇子入宫,当众训斥八阿哥,说他“柔奸成性、妄蓄大志3。”
 

    把八阿哥骂了一场,此时九阿哥已经回来,和十阿哥私下里递了几个眼神,只有十四阿哥跳出来替八阿哥鸣冤,说他尽忠职守。气得跪在地上的六阿哥大声呵斥十四,最终康熙让人把十四乱棍打出去。
 

    四阿哥和六阿哥以及十四阿哥去了德妃的院子,六阿哥把十四刚才的所作所为说了一遍,把德妃气得捂着心口骂十四“你都没有看明白吗如今这事儿谁碰谁一身腥,你还偏偏凑上去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是觉得你的命硬还是我们的命硬”
 

    “哪有额娘说得那么严重”十四不为所动,他的想法就是现在为八哥说话,将来八哥真不成了,他能顺势接收八哥的势力。
 

    看着这油盐不进的模样,德妃气得想扇他一巴掌。
 

    四阿哥还要给十三阿哥奔走,如今他已经把十三福晋准备的东西送进去了,十三养的那条狗也钻进去陪着他。四阿哥安慰两个妹妹“这事急不得,再等等吧。”
 

    两位皇女也没办法,只能全部希望放在四阿哥身上,只能慢慢地等。
 

    德妃把小儿子骂了一通后,头疼地说“也不知道你们妹妹走到哪儿了”
 

    此时海棠已经出发了,她本来想拖到月底再出发,可是现在草原上已经冷了,因为带着孩子,能早一天回去就别停留。所以一行人出了青海,得知今年没有了木兰行围,邻居都没出门。海棠心知一废太子的事发了,但还是妥善安排了参与行围的随从们回去才带着人沿着驿站回京城。
 

    到了九月底,海棠在驿站看到了废太子的诏书,这件事明发天下,传令人背着诏书每个县城都投送,海棠正巧在驿站遇到了其中的一路,随行的侍女抄录了诏书来给海棠看,海棠看完皱眉不语,把扎拉丰阿和其他随行的人吓了一跳。
 

    晚上海棠在驿站里睡不着,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扎拉丰阿还在看诏书。弘阳钻在他怀里,指着上面的话问扎拉丰阿是什么意思。
 

    海棠忍不住长叹。
 

    扎拉丰阿说“太子爷二阿哥被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前他鞭笞宗亲和官员,奴才当差的时候还听说二阿哥以前都是昼伏夜出,夜里滥饮,每当遇到打雷下雨,则显得惊慌失措。”
 

    海棠问“你想说什么”
 

    弘阳明白他阿玛的意思,说道“阿玛想说二舅舅可能真
 

    的撞到了不干净的东西。”
 

    “无稽之谈”
 

    扎拉丰阿抖了抖诏书“但是诏书上是这样写的”
 

    海棠没搭理他,这是康熙为什么这样写,这是为了复立太子。废太子复立总要给天下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实际真实的理由康熙不想给,因为他那人要脸,不想在史书上承担责任,罪己诏这类的玩意是万不肯写的,更不愿意留下一个父子猜忌的名声。那么必要有一个或者一群背锅的人替他承担责任,一个张明德不够,他没分量,必然要有几个皇子背黑锅。等到该背黑锅的人背上了,邪祟破除了,皇太子好转了,也就到了复立皇太子的时候了。
 

    弘阳的大眼睛转着,看看阿玛再看看额娘,他小声地跟扎拉丰阿说“额娘不信。”
 

    扎拉丰阿说“你额娘不怕神鬼”做将军的都是一身血气,神鬼回避,所以他觉得海棠不信。
 

    海棠听见他们父子说话,立即皱眉。看着额娘变脸,弘阳赶紧说“阿玛你说错了,以前额娘当着你的面抓过小鬼,都说那是把戏啦,你不能信。”
 

    扎拉丰阿立即点头“是是是,这就是唬人的,信不得。格格,早点休息吧,明儿还赶路呢。”
 

    海棠就说“早点睡,早点进京”
 

    要赶紧进京做出着急的模样来才行。
 

    晚上弘阳睡着后扎拉丰阿和海棠两个人睡不着,扎拉丰阿说“格格,要不然在路上磨蹭几天吧京城是个是非窝啊咱们还带着孩子呢。”
 

    “你就是自作聪明”海棠小声说“咱们一家三口身边不知道有多少眼线,你收到诏书后无缘无故地拖延行程,你到底是何居心”
 

    扎拉丰阿倒吸一口凉气
 

    海棠接着说“我身份特殊,更不能做出让人误会的事儿来。”
 

    她要做个暖心的小棉袄,要赶紧回去跟老阿玛分忧才行,要不然凭着老阿玛的小心眼,能记仇很多年
 

    海棠第二天催着人赶紧走,路上带足了干粮,晚上压缩时间,正昼夜不停地往京城来。
 

    到了京城,随行人员不许进城也不许进入西郊,要在城北安置,好在当地都有土炕,也不会太冷。海棠安置了随从后带着家眷侍女太监们进入畅春园。
 

    别说海棠和扎拉丰阿了,连弘阳都忍不住说“人好少啊”
 

    整个西郊显得特别安静,空气中飘荡着一股子不安,这和以往那种宁静的气氛不一样。五阿哥跑来接海棠,见面就叹气“家里出事儿了都不知道怎么跟你说。”
 

    五阿哥挠了挠头,先是叹口气“六月份四哥和我送十二妹妹出嫁,八月回到了热河行宫,你也知道哥哥头一回去,看各处都新鲜,玩了一个月。后来十八弟病了,帮助找药,他是急病,突然之间就病情加重了,我们等汗阿玛回来,谁知道回来的时候把二哥捆了,他们压根没来得及去看十八弟,一天之内汗阿玛昏厥数次,我和三哥四哥侍奉,当天晚上十八弟去世,我们本来还在侍奉汗阿玛,谁知他哭十八弟哭着哭
 

    着下令把我们羁押,直接从他的寝宫被拖走关进笼子里拉回来。
 

    弘阳问十八舅舅没了
 

    五阿哥点头。接着和海棠说然后就是在京城发生的事儿了,废太子,把大哥也关押起来了,八弟被骂了一顿在家里闭门思过,就哥哥嘴笨,说不出来,反正你见了汗阿玛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