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美 作品

第 553 章 新神器

    海棠顺路要去一趟山东港,在雍正的默许下,山东港口和进出口商行和西北的青海一样是海棠的地盘,对里面的管理收益他从不过问。
 

    他没有明说,但是暗示得很明显。
 

    青海必然是要在海棠百年之后归朝廷治理,哪怕他心里再疼弘阳也不会让弘阳再做一届的青海王。他怕的是将来自己老去,弘晖的儿孙要对弘阳的儿孙下手,到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不想现在关系很好的两家人因为权力最后拔刀相向。
 

    因为青海港有水军,所以现在归海棠管理调遣,将来海棠去世后,如果海棠的两个孩子有能力,他不介意让弘阳和莹莹中的一个去接管水军,但是这不是世袭的,是靠本事的。
 

    能给妹妹的子女留下的就是银子,他已经打算好了,将来在银钱上不亏待妹妹一家,如果孩子有本事,自然是国之栋梁,不吝啬提拔。如果没本事,那就做富家翁享受富贵。
 

    他的这番安排海棠同意,如果子孙没本事就不用出来做官了,对他自己对百姓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到了港口,整个队伍做休整上岸补充淡水和蔬菜,费莫氏则是带两个孩子下船去镇上逛逛。
 

    曾经荒凉的地方现在成了繁华的大城,就是没有城墙。民居从海岸线向陆地延伸,街上叫卖声一片,南北腔调都有。
 

    街上大家谈论的话题都是挣钱,说前几日某个大户人家盖房子,从南洋买了柚木,整整三十根,要做家具。
 

    随后就有人说“这算什么,去年城东挨着府衙的那家,是本地人,早先穷得连稀粥都喝不上,祖坟冒青烟遇到了好时候,这港口一开挣了钱,要盖祖宅,别说柚木了,全部用沉香木做房梁。”
 

    大家纷纷发出感慨声。
 

    这份奢华连费莫氏听了就咋舌。
 

    因为船队要在港口停几天,海棠要巡视港口和造船厂,晚上弘晖带着一家人陪海棠吃饭,费莫氏就说起了这事儿。
 

    海棠则说“这是穷人暴富,只为了享受,却不做长远的打算,将来只怕家业守不住。”
 

    海棠以前对那些老道理嗤之以鼻,总觉得节约勤俭是过时的玩意,有钱就要花,及时行乐才行。可是经历得多了才觉得这是真道理,她虽然避免自己和很多油腻的中年人一样以一种过来人的口吻劝小辈要节约,要勤俭,不要攀比,不要超前消费,不要在意面子,还是会跟他们说人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能为了时下的快乐就挥霍掉未来的资本。
 

    但是皇家比任何人家都在意家族传承,一旦家业不能传承,就意味着国破家亡。
 

    所以弘晖看儿子生龙活虎地扒拉晚就陷入了沉思。
 

    此时圆明园九州清晏里面,雍正看着躺在地上的二哈,问它“今儿是大鸡腿,不吃吗”
 

    “汪。”
 

    “奇了怪了,你居然有不吃肉的时候。”雍正心里冒出一个可怕的想法,他立即跟苏培盛说“让猫狗房的太监过来。”
 

    没一会猫狗房的太监排
 

    着队提着灯笼从桥上来到了寝宫前面。随后进去就看到二哈躺在地毯上。
 

    雍正说“看看二哈怎么样了”
 

    几个太监举着蜡烛检查,二哈乖乖的没有闹,任凭太监把它搬来搬去的检查。雍正在回忆最近一阵子二哈的表现,二哈往年就喜欢啃家具,只要它能啃,什么屏风门槛桌子腿都没逃过它的狗嘴,内务府里面修补家具的人最近很受重用,没少给雍正的寝宫修补家具。可如今二哈似乎不爱啃了,也没听见嫔妃们骂二哈这傻狗又祸害东西了。
 

    这几个太监检查后跟雍正说“二哈这是老了。”
 

    雍正叹息一声,二哈的衰老是缓慢的,让人很容易忽略过去。
 

    太监也给了解决办法“做些肉丸肉糜喂下去,平日带着它出去走走就行。”这不是病了,所以也没开药。
 

    雍正就很伤心,第二天罕见地询问起自己的陵寝修建进度。
 

    实际上他的陵墓还没营建,他继位后开始给自己选万年福地,但是景陵附近没什么好地方,有地下水不说,沙土中带着石头,这种土壤修建陵墓很容易出意外,因此在选陵大臣的寻找下,选在了易州太平峪,就是保定易县。
 

    但是雍正本人抠门,选好了地方,考虑到要花钱,他想日后再修建,因此还没动工。
 

    十三阿哥问“皇上是否让现在动工”
 

    雍正在省钱和安置爱宠之间最后选择了省钱,他说“先不修,如今国库没多余的钱,还要补上亏空,内务府也不宽裕,再说吧。”
 

    他说的这个补亏空,是雍正元年时候查各处的亏空,责令官员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