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木 作品

178.我的心跟你一起死了!

    铁公鸡老板终于大方一次, 那可不得使劲搬吗。
 

    至于老板的黑脸呃,以后再说。
 

    等老皇帝赶过去的时候,地砖都被这群牲口抠出来了一块。
 

    才短短两刻钟啊
 

    老皇帝大叫一声“你们”
 

    拿着地砖的那个武官装作没事一样, 把砖往身后藏了藏。
 

    大将军硬是从箱子里把石帖经挖出来,抱在怀里,然后才转身行礼“参见陛下”
 

    其他武官也默默抱紧自己的战利品“陛下, 你说好随便我们拿的”
 

    老皇帝“滚滚滚滚”
 

    “好嘞”
 

    武官们迅速跑走。
 

    有人跑着跑着, 下阶时掉了好几块宝石, 又迅速跑回来,艰难地将宝石塞回怀里。
 

    老皇帝“”
 

    看不下去了。
 

    转身,想眼不见为净, 一扭头就看到那空了好多地方, 地面上还缺了一块地砖的内库。
 

    “”
 

    天统大帝的面部肌肉狠狠抽搐了一下。
 

    许小混蛋的火上浇油虽迟但到。
 

    好羡慕啊
 

    他语气艳羡我怎么不是武官呢
 

    就你这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 还想当武官
 

    老皇帝冷酷地合上内库门。发出无情地嘲讽就是把机会放你面前, 你这点力气,能搬几斤黄金
 

    啊许烟杪的心声冒出一句在老皇帝此刻看来莫名其妙的心声这、这人谁啊朱白鹿怪耳熟来着怎么突然
 

    接下来就没有心声了。
 

    老皇帝皱了皱眉,迅速回到辇上“去公厨”
 

    臭小子不会是出事了吧
 

    *
 

    许烟杪没有出事,他只是很震惊“啊辩论”
 

    在他面前, 是被朝廷从山东提学佥事喊进京,本来要就任大理寺少卿的朱白鹿。
 

    之所以说本来,是因为老皇帝好像又有别的想法,正在摇摆不定, 所以他虽到了京师,今日也上朝, 汇报了山东相关事务,却还不算京官。
 

    这人此刻神色认真地看着许烟杪“是的,在下于山东便已听闻许神通, 阁下如此年轻便能被任命为科举主考官,学识与才干已远近驰名,在下早已对君之文采心向往之,此番难得沐浴圣恩,调来京师,在下虽愚钝,却也想借此机会向侍中讨教讨教。”
 

    啊但是我不会啊
 

    许烟杪不太好意思,连忙开口“哪里哪里,阁下过奖了,讨教不敢当,至于辩论,也不敢当。某能担任主考官是皇恩浩荡,但某自身文采实在平平,论学问更是不足挂齿,与阁下辩论只怕会蒙羞出丑。如果阁下不嫌弃,不如说一说原本的辩题,我们就此好好探讨一番”
 

    而对方似乎没有看出来许烟杪的不好意思,反而又是板板正正地作揖“侍中你实在太谦虚了,能当上主考官又怎会文采平平呢。会试主考官位置之重要,天下皆知。尤其是主考官所出题目,关系到考生的成败和前程,所出之题必须经过反复推敲、仔细审定,确保题意明确、范围适中、难易合理。文采不够,如何能将题目出好”
 

    这和文采没有关系吧
 

    许烟杪茫然了一下。
 

    任谁提前准备考题,都能准备好而且,我还能和兵部尚书商议,我古文不行,但是兵部尚书罪过罪过,现在应该喊左丞相了。
 

    我古文不行,但是左丞相很可以啊
 

    在隔壁政事堂吃饭的左丞相黎黔微微笑了起来。对这份夸奖很是受用。
 

    而同在公厨用餐的梁瑞,由于听到朱白鹿的话,思考着要怎么去提醒许烟杪
 

    许郎,这人是在故意拿科举主考官这个事来架着你,非要你和他辩论啊
 

    你已经说得很诚恳了,他朱白鹿能从地方调到京城,看着也不是个棒槌,不至于看不出来你是真的不行,不是谦虚。
 

    他没有识趣地岔开话题,还在不依不饶,足见成份。
 

    梁瑞面上泛起嘲弄的表情。
 

    为了名声,这些人真是不管不顾了。也不想想,如果真能踩着许烟杪高升,京官千一百八十八员,还轮得到你们这些外来的
 

    *
 

    面对朱白鹿对自己一口一个推崇,许烟杪头都大了。
 

    我要怎么拒绝才显得比较得体啊
 

    要不,还是和他辩论一下吧看他真的很想辩论一场的样子。
 

    这个念头升起,许烟杪就把系统关了。
 

    既然要辩论,那肯定得认认真真辩论,学识不行,那是才华问题。但如果辩论不认真,而且还翻系统作弊,那就是人品问题了。
 

    “好,那我们且辩论一番,互通有无。场地就”
 

    许烟杪正要说一个比较私密的地方,好方便双方交流学问。
 

    朱白鹿眼底精光浮现,面颊上亦是涌起一层兴奋的红“劳烦许郎赐教了”
 

    许烟杪愣了一下“啊不是”
 

    对方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打断了他的话。
 

    但是声音却压低不少,仿佛一心一意为许烟杪着想,免得旁人听到“许郎乃当世英才,稍后辩论,得见许郎高论,必然受教良多但在下也知许郎品性高洁,不欲令在下于大庭广众出丑,既然如此,约在童大儒的书院中可好今日童大儒不讲学,又是学子休假之时,在下早已打听好了,院中无人。寻常士子又不会来妖儒所在,恰恰适合我与阁下高谈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