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以工代赈(第2页)

 李世民:“……………”

 “以工代赈?什么意思?”

 “以工代赈就是指州府投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让灾民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而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

 听到这,李世民大为欢喜,立马继续问道:

 “小牧,你仔细说说,这以工代赈怎么实施?”

 “陛下,斗胆问一句,你是不是囤积了大量的军械,粮草用来准备攻打东突厥?”

 李世民:“……………”

 “东突厥屡次犯边,还羞辱过太上皇与朕,不灭东突厥,誓不罢休。”

 “陛下,这就简单了,把准备攻打东突厥的粮草,钱财拿出来,咱们修路。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张牧话还没说完,李世民就打断说道:

 “不行,攻打东突厥是朕毕生的愿望,绝不能放弃。”

 张牧:“………………”

 “陛下,你听我把话说完。我们把这些粮草,钱财拿出来修路,修长安到北边边境线的路,修水泥路。这样一来,不仅能通过修路改善以后运送粮草到边境线上的时间,通过灾民参加修路发放劳务报酬实现赈济。还能让长安地界的百姓不讨厌灾民,虽然灾民的到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可是如果能把他们搭桥修路,他们也能得实惠。”

 李世民:“………………”

 “小牧,你的意思是修路是为了以后攻打东突厥做准备?”

 “不然呢?陛下,你是带兵之人,你可知道为何平日里粮草充足,一旦打仗就粮草不足?”

 “这简单,平日里军队驻扎在地方,粮草地方供应。可是打仗不一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需要征调民夫不远千里的运送粮草,这一路人吃马喂的都是钱粮。一车粮食从地方运到前线,直接能被吃一半。万一遇到阴天下雨,道路难行时节,可能直接给吃完。当年刘邦起事,不就是因为这个吗?而且等他们返程,还要吃粮。这也就是说,战时吃的粮比平时多三倍。”

 “陛下,这不就结了。我们修水泥路,水泥路知道吧?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种路。阴天下雨也不怕,平坦如晴日。等攻打东突厥时,运送粮草,岂不是容易的多?再一个,就算不修路,灾民没饭吃,陛下你难道眼睁睁的看着?为了攻打东突厥,眼睁睁的看着灾民饿死?”

 听到张牧这话,李世民愣住了。

 自从和张牧做生意,自己富裕起来,就没少为攻打东突厥做准备。

 刚刚过去的渭水之盟可是时时刻刻在提醒自己,东突厥必须除去。

 以前穷,没法子,只能忍气吞声。现在有钱啊,自己手下的一帮老将还没老透,必须一鼓作气拿下东突厥。

 “小牧,如果朕把为攻打东突厥准备的钱粮拿出来交给你赈济灾民,你多长时间能把灾民安置好?”

 张牧:“……………”

 “一年,给我一年的时间,我就可以把这些灾民安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