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南下(第2页)

 “老张,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那些破事?你看看人家的闺女,都瘦成啥样了?就你这大身板压上去,还能有命在吗?”

 张牧:“……………”

 “滚犊子,你天天就这点事了,是吧?你没看到他们已经快饿死了吗?”

 “老张,这也不行啊。口粮都给他们,我们吃什么?”

 “现在已经到了江南,离苏州府也就一日路程。我们留下一日的口粮,余下的,全拿出来。”

 等程处默他们把粮食拿出来,一帮难民赶紧生火做饭。

 还没等大米彻底舒开身,就迫不及待的捞出来往嘴里送。

 等众人吃完饭,这才有了精气神。

 人就是这样,当在死亡线上徘徊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活下去,然后才是感谢地话。

 比如后世经常看到天水救人的英雄被淹,就是这道理。

 敢跳水救人的,都是会水之人。如果两个人配合好,一个会水的,完全可以带着另外一个人浮出水面。

 之所以会发生救人者被淹,就是因为落水之人慌了神,一心想把触之可及之物踩在自己脚下,自己浮上来。这是人之常情,本能反应,和素质没关系。

 吃饱喝足后的难民,这才围着张牧一通的感谢。

 等众人静下来,张牧拉着一帮难民席地而坐后,冲一个年纪颇大的老者问道:

 “大爷,州府可曾开仓放粮赈灾?”

 听到张牧这么问,跟随张牧一同前来的江南造船厂逃难到长安城的于得志就知道张牧还是不相信自己。

 在长安,自己已经明确表示,苏州府没有开仓放粮。现在还问,其心昭然若揭。

 “开仓放粮?官人怕不是在做梦。自去岁大水到来,州府就不曾下发过一粒粮食。据小道消息说,州府也没粮,所有粮仓都是空空如也。”

 张牧:“……………”

 听到老者这话,张牧转头看了看于得志,然后赞赏的点了点头。

 “老大爷,你放心,从现在开始,你们不会有任何一人饿死,我说的,天王老子来了都改变不了。”

 “官人,没用,一点用都没有。老汉我不傻,从你一来我就知道,你不是一般人。纵然你是钦差大臣也没用,纵然你清正廉明也于事无补。江南没有粮,你又如之奈何?如果你带着大量的粮食过来,尚且可以救我们于水火。可是你们只是单人单马过来,别说救我们,就是你们自己的口粮从何而来都是难题。”

 张牧:“……………”

 没粮?江南能没有粮食?

 鱼米之乡,产粮圣地能没有粮食?

 “大爷,你把心放肚子里。我既然敢说不饿死人,就一定有我的办法。我不但不会让你们饿死,我还要重振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敢问官人贵姓?”

 “县伯张牧。”

 “原来是张县伯,张县伯,如若你能救我们于水火,重振江南鱼米之乡。老头子我不但带着族人给你立生词,而且我荣氏一族所有姑娘你都才睡,免费的小酒让你天天醉。”

 张牧:“……………”

 “立生祠就算了,小酒也不用,只不过姑娘吗?你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