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土伯的点金术 作品

第137章 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

    朴厚资本由刘洛军出任总经理,只是他现在身在石头城,这里的事情由他任命了一个副手负责。



    那副手原本安排了汇报会,结果被江延年拒绝了,让他们直接向刘洛军汇报就行,越过刘洛军跨级汇报不妥当。



    还是楚晚宁理解江延年。



    她专门找来公司的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刘倩帮助讲解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



    刘倩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硕博都在米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别获得了化学博士和金融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她首先介绍了光伏电池的发展历程,然后说道:



    “现在光伏电池正从传统铝背场电池向背钝电池过渡。传统铝背场电池理论光电转换率20%左右,现在干到17~18%,逼近效率天花板;而背钝电池理论可到245%,国内的晶澳、中电光伏、天合光能在前年取得了技术突破,光电转换率均超过20%,并在去年建成了生产线并小批量生产。



    粤省还有家爱旭科技,业内人士透露其创始人陈光曾展示过一种管式电池,其光电转换率可超过24%。”



    “哦,这个厉害!”江延年插嘴道。



    “只可惜还停留在实验室。”



    “纵横投资不是新增了50亿的研发资金吗?给他些资金帮忙他研发。你们朴厚帮助他们融资快速实现产业化。”江延年吩咐楚晚宁。



    这楚晚宁充当了江延年临时秘书的作用。从今天一整天的表现来看,江延年用的蛮顺手的。



    “好的,我马上安排。”



    刘倩继续介绍道:“在其它技术上还有1990年日本三洋公司开发的异质结(hjc)电池,hjt 电池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理论极限效率高达 285,但生产成本过高。



    现在业界又提出一种新工艺。



    就是把钛矿电池做成半透明的薄膜,把它叠在晶硅电池上,上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可利用高能量的紫外和蓝绿可见光,而底层硅太阳能电池可以有效地利用钙钛矿材料无法吸收的红外光。



    通过叠层方式组合这些高效的单电池,可以突破传统纯硅光伏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进一步提升硅光伏电池的效率。



    这种电池的光电转换率可达35%。



    理论上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是钙钛矿电池,被看作是第3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它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最高可以达到45,但由于稳定性差,在空气中极易发生相转变,因此一直难以量产。



    国内几所大学象西工大和一些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都在研究这课题。



    影响光伏推广的还有个逆变器。它的作用就是把光伏板发出来的直流电转变成可上网的交流电。里面关键的设备是igbt芯片。



    igbt是现代电力电子器件中的主导型器件,被誉为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



    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大到高铁、新能源车,小到电焊机都必须用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