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139章 大明智多星王振,赵匡胤趁机洗白

    朱棣大惊,噗通一声直接跪地。



    “父皇饶命!”



    群臣也傻眼了,纷纷开口求情。



    “陛下,何至于此啊!”



    “太子只不过是一时失言,还请陛下息怒。”



    朱高炽也麻了,立刻起身给朱棣求情。



    “皇爷爷,爹他只是无心之言,还请皇爷爷不要放在心上!”



    “若是皇爷爷要责罚,就责罚孙臣吧!”



    一时间,大殿全是给朱棣求情的声音。



    朱元璋哼了一声,看着跪地瑟瑟发抖的朱棣。



    “知道错了?”



    朱棣点头如捣蒜。



    “知道了,真知道了!”



    朱元璋嗯了一声,从内侍手中接过一条棍子。



    朱棣定睛一看,发现竟然是一条……狼牙棒?



    朱棣忍不住大叫起来。



    “父皇,朱高炽才是朱祁镇的爷爷,您要揍,不如就揍他出气吧!”



    朱元璋嘿嘿一笑。



    “你这臭小子,朕今天就教一教你,什么叫子不言父之过!”



    ……



    片刻之后,朱元璋心满意足地回到皇位之上。



    朱棣四肢呈大字型瘫在地上,默然无言地看着头顶的天花板,身体时不时抽搐一下。



    别看父皇老了,打起人来,是真疼啊!



    朱高炽悄悄放下了捂住眼睛的手掌,看了朱棣一眼,随后松了一口气。



    爹没死,还好还好。



    突然,朱高炽的内心之中又有一股隐约的遗憾。



    要是爹死了,我岂不是……



    打住打住,不能再乱想了!



    朱高炽狠狠地捏了自己一下,中止了这个大逆不道的想法。



    朱元璋打了朱棣一顿,气也消散了。



    “传旨吧,让北方各地整顿军备。”



    “锦衣卫立刻动用所有资源,不惜一切代价搜集瓦剌、鞑靼诸部首领的情报。”



    “等蓝玉归来,明年出征蒙古!”



    群臣齐声领命,一个个都是斗志昂扬。



    没办法,视频里,那是一看一个曾孙、玄孙。



    为了这些曾孙、玄孙们不跟随朱祁镇这脑坏的死在土木堡。



    洪武朝的老祖宗,这一次是真要豁出去,怎么也得干死这些瓦剌鞑靼了!



    金幕之中,画面切换,已经到了麻古口。



    此地正在激战中。



    瓦剌骑兵一次又一次对麻古口发动进攻。



    但在明军都指挥使郭氂的指挥下,明军箭矢犹如雨点一般落下,火枪间歇齐射,给瓦剌军队造成了大量伤亡。



    也先酒在麻古口以西五里地左右的山头上,悠然地看着这一幕。



    一名瓦剌首领忍不住了,沉声道:



    “太师,我们这就是在送命,不能继续下去了!”



    也先斜了一眼这名首领。



    “你在教本太师做事?”



    首领脖子下意识地一缩,显然有些恐惧,但还是咬着牙开口。



    “太师,我们部族一万骑兵,如今已经损失了两千多人。”



    “若是太师还想要继续攻打麻古口,请更换另外一个部族上阵吧!”



    也先哈哈大笑,大手一挥。



    “抓起来!”



    这名首领立刻被也先亲卫按住。



    首领又惊又怒,大吼道:



    “太师,你这是做什么?”



    也先身体微微前倾,盯着这名首领。



    “阿鲁达,你小子一直以来都对本太师的命令阳奉阴违,每一次打仗都贪生怕死,你以为本太师不知道?”



    “今天本来是给你一次活命的机会,既然你自己不想抓住,那你就别活了!”



    “杀了!”



    还不等阿鲁达开口申辩,刀光已然滑落。



    人头落地,滚了几圈,正好落在也先脚下。



    也先一脚将阿鲁达的脑袋踢开,对着不远处一名年轻人招了招手。



    “安赤,你过来。”



    年轻人有些畏惧地走到也先面前。



    也先摸了摸他的脑袋,笑道:



    “你父亲那个蠢货已经死了,从今天开始,他的部族由你来统领,如何?”



    安赤闻言,顿时激动得脸都涨红了,噗通一声就归了下来。



    “阿尔泰部,今后必定唯太师之命是从!”



    也先哈哈大笑,拍了拍安赤的天灵盖。



    “去吧,带着你的部众,给本太师再攻两个时辰!”



    安赤刚刚离开,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太师,明军那边派来了使者,说是希望跟您和谈!”



    也先脸上笑意不断。



    “哦,王振那个没脑子的东西又来了?”



    “回太师的话,这一次的人据说是奉了明朝皇帝朱祁镇的命令,自称天使!”



    “天使?”也先哈哈大笑,脸上满是不屑的神情。



    “好好好,本太师就见一见这个所谓的天使吧!”



    片刻后,一名脸色苍白的明朝大臣,带着两名通译(翻译)站在了也先的面前。



    “本官乃大明内阁首辅曹鼐,奉大明皇帝陛下之命,前来和太师商谈两国和好之事。”



    也先笑眯眯地开口。



    “本太师要整个河套,还有甘肃,再加上大明奴儿干都司。”



    “哦对了,大明还必须开放九边所有要塞作为茶叶、盐巴的贸易点,以及每年给我们瓦剌奉上两百万岁币,只要白银不要铜钱。”



    曹鼐一听,直接傻眼了。



    这种条件,特么比宋朝的澶渊之盟还要丧权辱国十倍!



    要是真答应了,曹鼐必然会被载入史册,以“大明秦桧”的身份。



    曹鼐咬牙道:



    “太师,大明和蒙古之前也是一国,何必如此苦苦相逼?”



    “这条件实在太过苛刻,还请太师高抬贵手。”



    “这样吧,大明愿意……”



    也先直接打断了曹鼐的话。



    “本太师不管那个小皇帝愿意还是不愿意,他不愿意也得愿意!”



    “滚回去告诉他,要么答应本太师的条件,要么就继续打!”



    “哦,对了。”



    也先一挥手,一副棺材就被抬了上来。



    曹鼐一看,顿时头皮发麻。



    这棺材,难道是也先给曹鼐准备的?



    曹鼐战战兢兢,说话的声音都变调了。



    “太师,你这是……”



    也先呵呵一笑,温言道:



    “你放心吧,曹大学士,你还配不上本太师给你送棺材。”



    “这棺材里啊,是你们大明成国公朱勇的尸体。”



    “他是个勇士,本太师也很佩服他,就是死得惨了点。”



    “不过没关系,你回去之后找个大夫把他缝一下,也算是全须全尾的下葬了。”



    “对了,你要不要打开看看?”



    曹鼐脸色惨白,拼了命的摇头。



    曹鼐此人,那是正儿八经通过科举制度,一步步晋升到内阁首辅的读书人。



    平日里连兵器都没摸过,哪里见过这种阵仗?



    朱勇都死了好几天,尸体怕是都腐烂了。



    这要是一打开,怕是曹鼐当场晕在此地。



    看着曹鼐这般不堪模样,一旁的瓦剌将领们哄笑不止,脸上尽是鄙夷的表情。



    “内阁首辅?哈哈,笑死人了。”



    “听说这职位好像和咱们太师是一样的,看起来怎么跟一条被打断脊梁的老狗似的?”



    “早说了明人不过如此,那个凶神恶煞的朱棣早都死了几十年了,咱们早该南下,把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先祖们打下的土地重新夺回来啦!”



    也先闻言,也是忍不住大笑。



    “曹大学士,你还不带着朱勇的尸体滚蛋,莫非是想要本太师用这个头骨酒杯请你喝酒?”



    说着,也先拿出了那个崭新的头骨酒杯。



    “看到这上面的‘宋’字了?没错,这就是你们大明的大同守将宋瑛啦。”



    “想来你作为内阁首辅,和宋瑛也是故人,用他的头骨喝酒,必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



    曹鼐被唬得魂不附体,连连倒退。



    “太师,曹某这就告辞,告辞!”



    说完,曹鼐转身一溜烟地跑了。



    也先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捧腹大笑,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大明内阁首辅大学士,哈哈哈哈哈哈!”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目瞪口呆,半晌过后,突然激动地跳了起来,立刻发了一条弹幕。



    【宋太祖赵匡胤:他娘的,之前是谁说大宋靖康之耻为华夏五千年前所未有的耻辱?你们看看这个朱祁镇和曹鼐!】



    看着金幕上缓缓飘过的这条弹幕,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脸颊不断抽搐,恶狠狠地盯着朱棣。



    朱棣沉吟半晌,缓缓躺在地上,四肢伸开呈一个大字,闭目装死。



    朱元璋:“……”



    朱元璋又看向朱高炽!



    朱高炽想了想,非常诚恳地开口。



    “皇爷爷,孙臣这个体重,要是躺下去的话,站起来恐怕有点困难。”



    “要不,您干脆打孙臣一顿?”



    朱元璋揉了揉眼睛,突然不想说话了。



    金幕之中,弹幕还在不断飘过。



    【汉高祖刘邦:哎呀呀,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朱祁镇这小子,是有赵佶父子的几分风范了哈。】



    【汉武帝刘彻:老祖宗放心罢,现在匈奴休屠王的王太子都在朕的宫中养马呢,大汉的强盛,可不是这个所谓大明能相提并论的!】



    【光武帝刘秀:两位老祖宗所言极是,朕的子孙后代要是也有这般表现,朕直接掐死他算了。】



    【昭烈帝刘备:三位老祖宗所言极是,咱们大汉讲究的就是一个强悍,必须强!】



    【魏武帝曹操:刘大耳,你差不多得了。孤把你一路从徐州赶到荆州,最后又赶到益州。你一条丧家之犬,天天在祖宗们面前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