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181章 邺城之战,直接让历朝皇帝都无语了!

    朱高炽赶忙开口道:



    “皇爷爷,爹他不是前几天刚刚出征蒙古了吗?”



    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



    就在前几天,朱棣和蓝玉率领着一支大军,浩浩荡荡地北伐去了。



    这一次北伐的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消灭鞑靼,第二个是消灭瓦剌。



    蓝玉率领的右路军自大宁出发,负责鞑靼方向。



    朱棣率领的左路军从山西大同出发,负责瓦剌方向。



    朱元璋哼了一声,看着朱高炽道:



    “既然你爹不在,那就由你来说说你的想法吧。”



    朱高炽:“……”



    朱高炽思考了一会,非常认真地开口道:



    “皇爷爷,孙臣觉得,对于华夏的老百姓来说,和平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朱元璋嗯了一声,道:



    “那你觉得,要如何才能获得和平呢?”



    朱高炽道:



    “孙臣觉得,应该要对内休养生息,对外止兵戈休战,这样老百姓自然就能获得和平了。”



    朱元璋呵呵一笑,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对这个答案的点评。



    “愚蠢!”



    朱高炽顿时呆滞。



    朱元璋抚着胡须,淡然道: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你只要弱小了,敌人就会来侵犯你。看了这么多期盘点视频,难道心里还没点数吗?”



    “真正的和平,从来都不是靠忍让获得的,而是靠强大的武力!”



    “就好像如今的大明,谁来敢侵犯大明?他们不敢,是因为大明和朕喜欢不动兵戈吗?”



    “不,是因为他们知道朕的大明无比强悍,只要敢侵犯大明,大明的大军分分钟就会把他们给踏平了!”



    朱高炽目瞪口呆,心中的想法显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喃喃自语。



    “强大,才有和平?”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着朱高炽语重心长地开口。



    “你的庙号是仁宗,足以证明你确实不喜欢打仗。”



    “但军队这种东西,从来都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不喜欢打仗可以,但一定要对军队多加训练,要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不然,就会像盘点视频之中的土木堡之变一样,大明本来才是更强的一方,却被瓦剌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难道你还想要让你的孙辈,你的后人因为你所谓的不动兵戈,承受土木堡之变那样的苦难吗?”



    “朱高炽,皇帝可以仁慈,但也必须在关键时刻提得动刀,打得了仗!”



    听着朱元璋的当头棒喝,朱高炽浑身发抖。



    “多谢皇爷爷教诲,孙臣明白了。”



    朱元璋看着朱高炽的表情,微微点头。



    “总算还是孺子可教,对了,你体重多少了?”



    朱高炽表情顿时变得尴尬。



    “这个……前两日测量过了,应该是两百九十三斤。”



    朱元璋大怒,一拍桌案。



    “怎么才减了这么点?朕警告你,若是不能保持在两百斤以下,将来这个大明太子你就不要当了!”



    朱高炽傻眼了。



    别人不能当太子,那都是因为能力不行,德行不彰。



    我朱高炽,不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因为过于肥胖而当不上皇太子的吧?



    这要是流传下去,岂不是成为了千古笑料?



    朱高炽一想到这里,顿时整个人都绷紧了。



    胖就算了,天天被人嘲笑也就算了。



    但被子孙后代生生世世嘲笑,那可不行!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果断做出决定。



    从今天开始,每天至少要把饭量减少……一成!



    不,两成!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感慨一声。



    “没想到,朕曾经亲眼目睹过的战争惨烈情形,竟然这么快又在大唐出现了。”



    当年隋末大乱,李世民跟随李渊起兵,打遍了长江以北,见识过无数战争导致的惨剧。



    这也让李世民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让大唐变得强大起来。



    只有强大的大唐,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群臣看着金幕之中的景象,表情也都非常复杂。



    这场巨大的叛乱,关系到的可不仅仅是普通的老百姓。



    连长安和洛阳这种大唐最大的城池都被叛军占据了,在场这些贞观群臣的孙辈们,必然也卷入了这场浩劫之中。



    甚至,可能死的比普通老百姓还要惨!



    叛军入城,最喜欢抢的就是那些有钱的大臣,最喜欢睡的也是大臣家里的那些大家闺秀!



    魏征表情严肃,正色道:



    “陛下,还请一定要严厉控制番将,绝对不能允许让这种事情再发生了。”



    群臣纷纷赞同,附和者极众。



    就连李承乾和李泰两人,也是异口同声,一口一个“非我族类”。



    大家是真被安禄山和安庆绪这对父子搞出心理阴影来了。



    李世民沉吟不语。



    李世民是非常清楚什么叫做“层层加码”的。



    一旦李世民点头通过这个政策,哪怕李世民规定的政策是“番人不得成为一方主将”,下面的官员们也会层层加码。



    最终的结果就是,番人将官在大唐军中会被无比歧视。



    别说当主将了,恐怕连一个最小的裨将都捞不到!



    可要是不给番人一点好处,那人家又凭什么承认李世民这个天可汗,凭什么给大唐卖力呢?



    就在李世民心中苦恼不已的时候,一个声音响起。



    “父皇,儿臣觉得,或许不必如此过激。”



    李世民抬头看去,有些意外。



    是李治。



    “为善,你说说你的想法。”



    李治明显有些紧张,因为此刻大臣之中,许多人正对李治怒目而视。



    大家现在团结一心对番人喊打喊杀,眼看陛下就要接受了。



    你这晋王,居然跳出来反对?



    其心可诛啊!



    李治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开口道:



    “父皇,儿臣是觉得,即便是在安禄山的叛乱之中,也同样有许多番人将领为大唐而战的。”



    “像高句丽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突骑施人哥舒翰,还有突厥人仆固怀恩等等,不都非常坚决的抵抗安禄山,站在朝廷这一边吗?”



    “朝中诸位大人,若是仅仅因为安禄山一个番人败类,就把所有的番人种族一棍子打死,岂不是违背了父皇心怀天下的初衷?”



    “父皇说过,天可汗是草原的天可汗。大唐皇帝既然是天可汗,就应该以天可汗的姿态来对待番人。”



    “顺从大唐统治的,赏。不顺从者,杀!”



    “这才是真正能让草原诸多番人种族心服口服的统治方式,不知父皇以为如何?”



    李世民又一次的意外了。



    这还是历史上那个擅自杀害投诚大唐数十名西突厥高层贵族的李治吗?



    李治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非常诚恳地开口。



    “儿臣也知道,儿臣在盘点视频之中犯了错误。”



    “但先贤有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李世民点了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



    “为善啊,你能有这样的想法,朕很高兴。”



    说完,李世民转头看向李承乾和李泰,将这两人呵斥了一番。



    “尔等两个,说话的时候要过过脑子,不要听风就是雨的。”



    “大唐的皇帝和草原的天可汗,这是每一个坐在龙椅之上的人必须要关注的身份。”



    “哪一个身份做不好,都不会有强悍的大唐!”



    “要向为善多学习,碰到事情要从大局去考虑。”



    李承乾和李泰两人只能唯唯诺诺,心中极其无语。



    本来想着,随大流说话,不说有功至少也是无过吧?



    现在倒好了,还是被父皇给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还是让李治这小子捡了便宜!



    李承乾和李泰心中都有些恍惚。



    难道李治这小子真的如盘点视频之中所言,强悍到这种程度?



    李世民目光看向了长孙无忌。



    “诸位卿家,尔等觉得为善的话如何?”



    长孙无忌心中顿时涌起几分无奈。



    陛下,您刚刚对三位皇子说的话,我们又不是瞎子,难道还不知道您的态度?



    长孙无忌立刻斩钉截铁地开口道:



    “晋王殿下所言极是,咱们还是不能因小失大,因为一个安禄山而将所有的番人将领排挤在外。”



    李绩看了一眼长孙无忌,表情古怪。



    这个长孙无忌,真不愧是陛下的头号贴心人啊。



    李绩大义凛然地开口。



    “晋王殿下之言,振聋发聩,让老臣深感之前认知不足。”



    “确实番人之中也有不少忠于大唐的,不可一概而论。”



    众人一看,好嘛,文官武将的头号大佬都这么表态了,那还能咋办?



    于是众人自然也是一片附和之声了。



    另外一个世界之中,汉武帝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陷入沉默之中。



    良久,汉武帝才开口道:



    “百姓的生活,当真因为战争而变成如此艰苦吗?”



    大汉众臣闻言,许多人欲言又止。



    其实,不仅仅是大唐苦,现在的大汉也很苦!



    汉武帝为了出征匈奴,大量的国家资源都供应到了战争方面。



    这也导致,大汉国家之中的老百姓,生活水平远远不如文景之治时期。



    大汉老百姓也不是不识大体,都知道打跑了匈奴,大家才能过上真正的和平。



    问题在于,汉武帝发动战争实在是过于频繁了!



    匈奴确实是被打得退出了漠南草原,然而汉武帝依旧没有就此止步。



    大汉如今依旧在不停对漠北、西域等地发动战争。



    这种纯粹的开疆拓土,实际上只对汉武帝一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有帮助。



    而大汉的老百姓,在支持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之后,生活水平已经下滑到了一个非常困窘的地步。



    太子刘据硬着头皮,开口道:



    “父皇,从儿臣掌握的情况来看,如今的大汉,或许需要一定程度的休养生息了。”



    刘据说话时,有些担心地看了一眼卫青和霍去病。



    霍去病正想开口,被卫青狠狠地瞪了一眼。



    霍去病翻了个白眼,闭上嘴巴。



    对霍去病来说,他的心中只想着打仗。



    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其他的事情,压根就不在霍去病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位冠军侯,就是一个最纯粹的武人。



    脑子里,除了打仗还是打仗!



    卫青开口道:



    “陛下,臣也觉得,北方边郡的民众,生活确实是因为连年战争而变得过于辛苦了。”



    “还请陛下给他们几年休养生息的时间,让大汉的百姓缓一缓吧。”



    卫青和霍去病不一样。



    卫青以前的生活是非常贫困的,还给公主当过养马的家奴。



    后来是因为姐姐卫子夫成为了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青才得以飞黄腾达,成为大汉君候,迎娶大汉公主,走上人生巅峰。



    卫青有过底层生活的贫困经历,他自然就能体谅底层的老百姓。



    而霍去病就不同,他的母亲卫少儿是皇后卫子夫的二妹,霍去病小的时候卫子夫就已经入宫得宠,在卫子夫的照拂下,霍去病的人生顺风顺水,少年时期就已经是汉武帝皇宫之中的亲卫。



    十八岁时更是在汉武帝的允许下,独立率领一支偏师跟随卫青出征,从此踏上了建立赫赫战功的道路。



    故而,缺乏底层体验的霍去病,对老百姓也就没有太多的感同身受和体恤之心。



    汉武帝听完卫青的话之后,默然片刻,道:



    “朕明白了。”



    “传令下去吧,对匈奴的战争,先暂停一段时间。”



    汉武帝话音落下,群臣顿时都松了一口气。



    “陛下仁慈!”



    “得陛下为皇帝,乃是大汉之幸。”



    不少大臣,也将赞许的目光投向刘据。



    若不是这位太子殿下仗义执言,恐怕陛下还不会做出这种决定。



    太子殿下,真是一个仁德之君啊。



    江充表情冰冷地看着这一幕。



    刘据不喜欢江充,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故而,江充此刻的心中,不免多出了几分紧迫感。



    但……



    江充目光移到卫青和霍去病身上时,不免多出几分无奈。



    太子刘据,乃是皇后卫子夫所生。



    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



    霍去病,是卫子夫妹妹的儿子。



    有这两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保护和支持,任何人都不可能撼动刘据的地位!



    江充深吸一口气,心中不由遗憾。



    之前出征草原的那场重病,怎么就没把霍去病给带走呢?



    只要霍去病死了,再等个十年八年,卫青也应该老死了。



    那时候,江充就能从容应对刘据!



    江充心中无奈,不由恨透了苏武。



    就是这个蠢才,竟然把霍去病给救下来了!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前线的混乱立刻就引起了节度使们的警惕,他们纷纷上奏章给长安方面。】



    【李亨也意识到了不对,于是他便派出了一个宦官鱼朝恩作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用以监督九路节度使作战。】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亨又弄出了一个幺蛾子。】



    画面中,李亨看着奏折,沉吟片刻,开口道:



    “诸位卿家,李光弼上奏章说,史思明最近在河北地依旧招兵买马,恐怕还是有不臣之心,尔等怎么看?”



    在李亨面前,宰相崔圆和宦官李辅国对视一眼,异口同声。



    “陛下,史思明乃是跟随安禄山的乱臣贼子,应该将其诛杀!”



    李亨露出满意表情,缓缓点头。



    “好好,尔等安排一下,就利用内应把史思明给做掉吧。”



    【李亨错误的估计了史思明对河北藩镇的掌控力,他派出的宦官乌承恩以及收买的河北叛将阿史那承庆两个人确实暗中活动,但却被史思明给发觉了。】



    画面一转,乌承恩和阿史那承庆两个人被五花大绑,跪在了史思明的面前。



    史思明愤怒地质问着。



    “我本有心投降朝廷,为何尔等还要苦苦相逼?”



    乌承恩连连求饶。



    阿史那承庆却自知难逃一死,当即冷笑道:



    “史思明,尔只不过是假装投降大唐,此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又何须做此言论,简直令人作呕!”



    “今日耶耶失败,你杀了耶耶也就是了!”



    史思明哈哈大笑。



    “没错,老子确实就是假意投降大唐。既然被那小皇帝给看破了,老子继续反了大唐又如何?”



    【史思明杀掉了乌承恩和阿史那承庆,在假意投降大唐半年之后,又一次地举起了反旗。】



    【李亨得知消息之后大惊,竟然又暗中派出使者联络史思明,希望用更多的好处稳住史思明。】



    【然而此刻史思明已经铁了心,双方之间更无缓和余地。】



    【便在此时,大唐九路节度使围攻邺城的战斗也爆发了。】



    画面中,在邺城郊外,大唐官军和叛军展开了激烈交锋。



    官军方面士气极盛,箭矢犹如雨点一般落入叛军的阵型之中,将叛军一片片的射倒。



    在战线的最前方,官军还在不断地冲击着叛军的防线,将叛军冲得摇摇欲坠。



    “杀!”



    一名大唐将军策马而来,犹如虎入羊群,直接将叛军杀得抱头逃窜。



    【十月,郭、鲁、季、崔等部先后北渡黄河,并李嗣业所部大败安庆绪亲领七万兵马,克卫州。旋又趁势追击,在邺城西南愁思冈击败安军,先后共斩其三万余人。】



    【整整损失了十万大军的安庆绪不得不逃回邺城之中,并派人向史思明求援。为了保住性命,安庆绪不惜将燕国皇位让给史思明。】



    【史思明得知消息之后,便率领步骑总计十三万兵马,赶赴邺城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