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337章 军机处详解震惊朱元璋,朕怎么就没有雍正这种儿子?(第2页)

 【为了改变这一点,康熙皇帝设立了类似于明朝内阁的“南书房”,通过从南书房发号施令的方式绕过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皇权。】

 【雍正皇帝所做所为,就是在南书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增强皇权。】

 大明世界之中,朱棣看到这里,不由疑惑道:

 “这什么南书房,军机处之类的,不就是另外换了皮的内阁吗?”

 “大明的内阁也没有显着加强皇权啊。”

 朱元璋的心中其实也有着相同的疑惑。

 在看过朱祁镇那一篇盘点视频后,朱元璋就发现了内阁制度的毛病,那就是容易尾大不掉!

 以大明内阁来说,皇帝一开始只是把内阁当工具,但等时间久了,内阁自然而然地掌控了权力,反而慢慢架空了皇帝。

 皇帝们发现情况不妙,不得已之下只能用宦官争权,搞出了司礼监这种怪胎,最后形成了司礼监和内阁并立的局面。

 这种局面下,皇权固然是安稳了,但司礼监这个怪胎又为祸不断出了各种宦官阉贼,王振就是其中最好的写照。

 盘点视频虽只盘点了大明朱祁镇一个皇帝,可朱元璋不用想也知道,朱祁镇之后的历代大明皇帝肯定也是一个鸟样。

 惯性这种东西,在一个国家的制度上尤其体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哪个王朝,只要开国制度确立,后代想要改革就是千难万难,几乎不可能!

 范仲淹、王安石,乃至更早之前的吴起、邹忌等等,哪个变法不是以失败告终?

 最成功的秦国商鞅变法,那也是秦国被战国时代霸主魏国压制得几乎亡国,不改就必死无疑,这种压力下才能成功。

 雍正从康熙手中接过的虽然是一个烂摊子,但比起商鞅变法之前的大秦来说,还是要好非常多的。

 雍正是怎么搞定的呢?

 朱元璋越想,心中就越是疑惑。

 金幕中继续展示了下去。

 【吸取了明朝内阁的经验,军机处并非常设衙门,它没有固定的衙署,只是临时用了距离皇帝寝宫比较近的几间房屋。】

 【此外,负责面见皇帝接受旨意的军机大臣,以及负责协助军机大臣的军机章京也都由各个部门进行抽调。】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军机大臣还是军机章京全部是兼职,各自的官职、爵位等工作关系依旧保留在原先单位。】

 【简而言之,军机处只是一个由各部门借调人员组成的临时办公机构,并非常设机构。】

 “咦?”朱元璋看到这里,目光突然一亮,“还能这样?”

 这位洪武大帝显然明白了什么,一拍大腿。

 “妙啊!”

 临时办公机构和常设机构,之间的差距是非常、非常大的。

 常设机构拥有固定的编制,人员,权力等东西,但临时办公机构就不需要这些。

 皇帝想有几个军机大臣就有几个,皇帝想什么时候裁撤掉军机处就能裁撤,因为它只是一个临时机构啊。

 内阁作为常设机构,如果皇帝想要裁撤,内阁当然可以找出一百条理由去反对。

 比如说,你撤了内阁,内阁里面的大学士怎么安置?

 去六部当尚书?那六部尚书愿意吗?

 当侍郎甚至更低级的官?且不说六部侍郎愿意不愿意,我堂堂内阁大学士干得好好的也没毛病,你皇帝凭什么让我降职去当六部侍郎,甚至去当什么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总而言之,能用来和皇帝扯皮的东西太多,皇帝想要解散内阁就很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军机处作为一个临时机构,就完全不同。

 朕要解散军机处了!你们各自不都在六部、各种衙门有官职么,那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又不是不给你们官当,也没给你们降职啊。

 一个临时机构朕想解散就解散,有什么不对?

 朱棣突然皱眉道:

 “等等,如果没有内阁的话,谁来帮皇帝进行批阅?”

 “总不可能满清的皇帝各个都要一天工作八个时辰吧?”

 金幕之中的接连一番话浮现出来。

 【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军机处和明朝内阁不同,军机大臣每日都带着奏折面见皇帝,君臣当场商议出结果,随后由军机处直接将结果发往负责此事的部门。】

 朱棣愣了一下,随后也一拍大腿。

 “懂了,还能这样!”

 明朝的内阁,是内阁大臣先自己看奏折,然后把意见写在一个小票上,跟随奏折送给皇帝,再由皇帝批示。

 也就是“票拟”制度。

 这样一来就造成一个问题,内阁大臣可以故意拖着某些奏折,迟迟不票拟,不交到皇帝那里去。

 简单地说,就是你想办什么事,内阁同意了可能也不一定办得成,但内阁不同意就肯定办不成!

 这样一来,内阁就悄无声息地从皇权中窃取到了独属于自己的权力。

 但军机处就不一样,所有的奏折都必须军机大臣和皇帝一起商议并作出决定,军机大臣就没办法像明朝内阁大学士们一样暗中截留奏折,没有了明朝内阁的“拒绝权”,也就没办法从皇权之中窃取权力了。

 朱高炽有些不理解地开口道:

 “父亲,这皇帝和军机大臣一起办差,难道就能缩短皇帝的办公时间?”

 回答的人不是朱棣,而是面带微笑的朱元璋。

 “当然能。假如某个地方受灾,朕不需要通读全文,只要让军机大臣当朕的面把这奏折之中真正值得关注的信息提炼出来,读给朕听就行。”

 “像受灾人数、田地、房屋具体的数量多少,朕一听完就知道该怎么办,直接批阅即可。”

 朱高炽顿时恍然。

 “所以军机大臣就等于是一个用来过滤信息的道具,直接把奏折中最核心的信息告知皇帝,等候皇帝处理就行。”

 朱元璋哈哈笑道:

 “对,而且是当着皇帝的面提炼的信息,皇帝只需要稍微扫一下奏折就能知道军机大臣是不是在撒谎,所以军机大臣是根本不敢撒谎的。”

 “这个雍正皇帝,简直就是一个天才,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难怪,难怪金幕明明说的是他儿子,却先讲了他!”

 “唉,朕的儿子要是有雍正这么出色的政务能力就好了。”

 说完,朱元璋恨铁不成钢地瞪了朱棣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