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351章 乾隆三征准噶尔,刘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第2页)

 “准噶尔汗国会打到北京城,灭掉你所谓的大清。”

 “等着吧,你的乾隆皇帝很快会和你相见的。”

 话音落下,阿睦尔撒纳对周围的部下们吩咐道:

 “杀了他们,一个清国人都不留。”

 【阿睦尔撒纳叛乱的意志无比坚决,他屠杀了伊犁城之中所有的清人,无论是汉人、满人还是蒙古人,宣布重建准噶尔汗国。】

 画面一转,已经是大清皇宫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皇帝的脸上带着明显的怒火。

 “这个该死的阿睦尔撒纳,朕没有亏待他,他竟然就这么回报朕!”

 “传旨下去,立刻组织兵马,平定准噶尔。”

 【第一次灭亡准噶尔的战争极大地提升了乾隆皇帝的威望,第二次镇压叛乱的大军很快组织起来。】

 【乾隆皇帝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他一方面启用大清蒙古名将,驸马策零作为主将,另外一方面则重新分封了准噶尔四大可汗,极力拉拢那些还在摇摆的准噶尔贵族们。】

 【与此同时,乾隆皇帝下令释放了南疆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希望能凭此来牵制阿睦尔撒纳,弱化南疆的叛乱势力。】

 【阿睦尔撒纳方面,这位心怀异志的准噶尔大汗很快就发现他高估了自己的威望,许多准噶尔贵族并没有在他起兵后立刻前来归附,反而只是和阿睦尔撒纳虚与委蛇。】

 【不仅如此,大量准噶尔的台吉、宰桑们相互攻伐,战乱不断,导致瘟疫横行,人畜大量死亡。】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睦尔撒纳无力组织起大军和清军决战,只能一边利用骑兵的机动性骚扰清军,一边派遣使者和大清议和。】

 【驸马策零出现了误判,两次以为阿睦尔撒纳真的要投降了,延误了进军时间,在兵力占据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却迟迟没有结束战争。】

 画面中,乾隆皇帝勃然大怒,眼神之中闪烁着寒芒,冷冷开口:

 “这些该死的准噶尔人,朕已经给了他们那么多的恩赐和地位,他们宁愿选择阿睦尔撒纳和自立,都不愿意选择朕!”

 “这一次,朕不会再给他们机会了。”

 “传朕的旨意,让成衮扎布去换掉策零,重新调集精锐,进攻伊犁。”

 画面一转,新的清军主力攻破了一座准噶尔人的城池。

 清军主将,定边将军成衮扎布面无表情地开口:

 “把城里所有高于车轮的准噶尔人都杀了,妇女和女童作为战利品,男童一律充当奴隶。”

 在成衮扎布的身边,副将兆惠微微有些吃惊,道:

 “大将军,真要屠城?”

 成衮扎布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平静地开口:

 “这是陛下的命令。准噶尔人已经和大清作战了近百年,这样的民族不可能再臣服我们了。”

 兆惠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明白了乾隆皇帝的意思。

 既然大家都已经是死敌了,那就只能斩草除根!

 兆惠点了点头,表情严肃地开口:

 “我会亲自监督这件事情。”

 画面中,无数准噶尔人横七竖八地倒在了清军的屠刀之下。

 妇女和儿童哭泣着,在清军的监督下缓缓进入了战俘营。

 【被彻底激怒的乾隆皇帝,决心将准噶尔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之中。】

 【在北疆所有的城镇之中,准噶尔成年男子全部被屠杀,所有和准噶尔文明有关的事物全部被摧毁,准噶尔语言和文字也被禁止使用。】

 【清军主力很快攻入伊犁城之中,阿睦尔撒纳被迫逃往西方的哈萨克汗国。】

 【北疆平定之后,南疆的大小和卓又趁机掀起叛乱,打算建立一个回部王国。】

 【清军第三次出征,以同样雷霆万钧之势扫平了南疆大小和卓的叛乱,同时也屠杀了南疆的准噶尔人。】

 【根据某些历史书的记载,在乾隆皇帝三次平定准噶尔的战争中,近百万准噶尔人被屠杀殆尽,剩余的女人、孩子也逐渐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

 【曾经主宰了漠西和西域的蒙古分支准噶尔族,就这么彻底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从此以后,新疆形成了北疆各族杂居,南疆以畏兀儿人为主的居住形态。】

 【乾隆皇帝又在伊犁设置了驻伊犁将军,设立诸多郡县,委任知府县令等官员,彻底掌控了整个新疆,将这片土地真正、完全地收回了大清手中。】

 【这是华夏自大唐以后再度收回了新疆,也是有史以来华夏第一次以委任流官的方式治理西域。】

 【乾隆皇帝做到了汉武帝和唐太宗都没有做到的事情,纵然他和大清都极富争议,但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他对华夏文明做出的贡献。】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君臣们也不由议论纷纷。

 大秦世界之中,太子扶苏皱眉道:

 “这个乾隆皇帝,真是好重的杀心啊。”

 “近百万人,竟然说杀就杀了。”

 秦始皇表情很平静,开口道:

 “此法虽然酷烈,但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扶苏有些惊讶地看着秦始皇,道:

 “父皇,您当年统一六国的时候,也没有屠城啊。”

 秦始皇呵呵一笑,淡然道:

 “王贲水淹大梁城,是得到朕允许的。”

 在灭亡魏国的时候,秦国大将王贲挖开黄河,用黄河水将整座大梁城都淹没了。

 大梁是中原最繁华的城池之一,拥有数十万民众。

 城池被淹没之后,这些民众的结局可想而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根据记载,大梁城当时就成为了一座遍布尸体和瘟疫的废墟,洪水退去之后很多年才开始了缓慢的重建。

 扶苏表情顿时变得有些僵硬,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

 “父皇,儿臣不明白,在征服的过程中,一定要用这么残酷的手段吗?”

 秦始皇目光平静地看了一眼扶苏。

 “你不会以为咱们华夏的先民,是靠着仁慈、友善和博爱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吧?”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能存续下来的民族,一定都是充满了战争、杀戮、掠夺,最后才能扩张成长的。”

 扶苏的身体猛烈摇晃了一下,过了好一会才艰难地开口:

 “这就是文明发展壮大的本质吗?”

 秦始皇嗯了一声,平淡地开口:

 “是的,这就是文明扩张的本质。”

 “周天子分封一千诸侯,当时诸侯筑城,城里的是国人,城外的都是野人。”

 “野人就真的是茹毛饮血,手持木棒的蛮子吗?不是的。”

 “所谓的野人,里面有很多可能比周人还要文明,但他们是商人后裔,所以只能是野人。”

 “只有等诸侯们屠杀了这些野人的反抗,奴役了这些野人的后代,一步步的将他们同化完成之后,天下才彻底没有了野人,普天之下才真正都是华夏人。”

 “姜太公吕尚教化东夷莱夷,也是同样的道理。”

 “教化教化,不是用嘴巴去教化,而是要先用武器把异族打得跪在地上奄奄一息,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化,融入华夏。”

 秦始皇说到这里,情不自禁地抬头看了一眼就挂在一旁墙上的大秦疆域图,嘴角勾勒出一丝笑意。

 “看看当年周朝的领土,再看看如今大秦的领土,你会发现,咱们老祖宗的教化还是非常成功的。”

 扶苏无言以对。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心情大好。

 从刚刚完成的统计来看,这一战大汉击毙了万余名匈奴骑兵,俘虏了近万名匈奴俘虏,数十万头牛、羊、马等牲畜。

 而大汉方面的所有伤亡加起来,竟然还不到一千人!

 重要的是,此战过后,匈奴彻底失去了对河套地区的控制,大汉再也不需要担心来自关中北方近在咫尺的威胁了。

 刘邦笑呵呵地开口:

 “这就是热兵器的威力啊,所谓的冷兵器,在热兵器的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娘的,当年在白登要是有这种好东西,朕早把冒顿那个孙子打得屁滚尿流了。”

 听着刘邦骂骂咧咧地说话,刘恒脑海之中不由将刚刚看到的战争场景,和听说过的白登之战传闻在脑海中作了一个综合。

 白登山下,无数匈奴骑兵猛冲而来,被山上汉军数万支火枪同时发射,犹如稻草一般疯狂收割。

 那种场面,想想就激动人心啊。

 刘恒收回意识,对着刘邦试探性地询问:

 “父皇,接下来是要班师回长安了吗?”

 刘邦断然摇头。

 “回长安去干什么,朕还要渡过黄河,继续向北呢。”

 “三年的时间,说多不多,朕必须要尽早打到漠北去,干掉冒顿那个老小子。”

 刘恒有些意外:

 “父皇,您之前不是说不在意三年之约吗?”

 刘邦瞪了一眼刘恒。

 “秦末战乱损失了那么多的人口,大汉想要竞争第一名是肯定没有可能了。”

 “但朕不要脸面的吗?”

 “哼,赵匡胤那个老小子都已经将势力扩展到漠南,马上就要派兵征伐西域了。”

 “还有讨人厌的玄烨,他孙子都灭掉准噶尔,他能没有一点想法?”

 “朕绝对绝对,不能当这个倒数第一!”

 刘恒这才醒悟过来。

 但马上,刘恒心中又产生了浓重的疑惑。

 平时在群臣面前,也没感觉到父皇要脸啊。

 所以父皇究竟是要脸还是不要脸呢?

 刘恒陷入了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