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356章 三战缅甸,难道这次要赢?

扶苏思考了片刻,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反驳的理由。

 “所以,法家才是正解?”

 听着扶苏的疑惑,秦始皇不容置疑地开口道:

 “法家,才能将整个国家的力量集中于帝王一身,才能办好真正的大事!”

 “这是其他任何诸子百家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扶苏沉吟片刻,道:

 “但父皇您也看到了,后世的史家都把咱们大秦称呼为‘暴秦’。”

 秦始皇哼了一声,面前的冕旒微微颤动。

 “这些蠢材,无非就是酸儒之后,能懂什么东西?”

 “哼,说朕焚书坑儒?”

 “若是酸儒们当真活在朕这个时代,朕别说是坑儒了,朕直接把他们全族都坑了,又如何?”

 扶苏有些惊讶地看着秦始皇,不知道自家父皇的反应为何会这么大。

 秦始皇看到扶苏的表情之后,很快回过神来,咳嗽一声。

 “朕确实是见不得蠢材,见到这些蠢材朕的心里就生气!”

 就在此时,金幕之中,一条弹幕缓缓飘过。

 【汉高祖刘邦:@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你这孙子不行啊,怎么当个皇帝却被人如此随意的欺瞒,犹如一个伶人小丑一般?】

 【光武帝刘秀:老祖宗说得对,朕也觉得颇为离谱,都已经是第二次战争了,皇帝竟然还对前线的战事一无所知,军队之中就没有一个能忠于皇帝的人了?】

 【魏武帝曹操:所以要孤说啊,还得是亲征好,任何问题都不可能瞒得过主帅。】

 【吴大帝孙权:你的亲征,指的是号称百万大军却在赤壁被孤火烧连营吗?】

 【魏武帝曹操:@吴大帝孙权,你要不要孤去找张辽过来好好和你聊一聊逍遥津故事啊?】

 大清世界之中,又是一个清晨来临,康熙皇帝坐在皇位上,本该神清气爽,但脸上却是阴云密布。

 “果然还是输了,呵呵呵。”

 在场的大清群臣鸦雀无声。

 许多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已经成为太子的胤禛身上。

 胤禛的表情也是颇为尴尬,打了一个哈哈。

 “父皇,弘历这小子确实是在灭掉准噶尔之后有些自满了,儿臣回去之后一定会好好教导他。”

 “不必了。”康熙皇帝面无表情地开口,“你教不好这个臭小子,那还是让朕来教吧。”

 “来人啊,把弘历那个臭小子叫进来!”

 片刻之后,一名十岁的少年,带着几分拘谨,迈步越过了大殿之中的群臣,恭恭敬敬地朝着康熙皇帝行礼。

 “弘历见过皇爷爷。”

 康熙嗯了一声,表情平静地对着弘历开口:

 “赐座。”

 一旁的太监们很快搬来一张椅子,放在了康熙皇帝的御阶之下。

 弘历有些茫然,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老爹胤禛。

 胤禛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弘历。

 这个臭小子,让你爹在皇阿玛面前丢脸丢大了!

 弘历身体颤抖了一下,越发茫然了。

 胤禛低喝道:

 “还愣在那里做什么,皇阿玛让你坐,你就坐!”

 弘历无奈,只能战战兢兢地坐了下来。

 康熙皇帝伸手一指金幕:

 “看。”

 弘历点了点头,看向金幕。

 金幕之中,乾隆皇帝正在大发雷霆。

 “蠢材,都是一群蠢材。”

 “缅甸,不过蕞尔小国,竟然能让大清天兵接连失利,若是被其他藩属臣民知道,他们会怎么看待大清!”

 “告诉明瑞,这一次朕不管他用什么手段,必须要将缅甸给灭了,以儆效尤!”

 看着金幕中的乾隆皇帝,弘历有些疑惑。

 这家伙谁啊?

 怎么还穿着大清龙袍,头戴大清皇冠?

 对于金幕本身,弘历倒不是特别惊讶。

 毕竟这件堪称神迹的事物,早就已经成为了京城乃至整个大清这段时间以来最火热的话题。

 康熙皇帝眼角余光一直注意着弘历的神态,见状平静开口:

 “弘历,这是你。”

 “啊?”弘历傻眼了。

 我?

 我是大清皇帝?

 作为胤禛事实上的次子,弘历当然也不是没有想过等将来老爹继位,自己会成为大清皇太子乃至皇帝的种种事迹。

 但这件事情真的出现在眼前时,还是让弘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惊愕的情绪。

 以及些许窃喜。

 康熙皇帝嗯了一声,继续开口:

 “这几天金幕之中,播放的都是你的丰功伟绩。”

 弘历闻言,少年的脸庞上顿时唰一下涨红了。

 丰功伟绩!

 我就知道,若是将来我成为了大清皇帝,一定能带大清开创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盛世。

 只是,爹脸上的表情为什么不太好看?

 弘历偷偷地打量了一眼脸色难看的胤禛,心中疑惑不断。

 康熙似笑非笑地看了胤禛一眼。

 “老四,还不和你儿子介绍一下他的丰功伟绩?”

 胤禛深吸一口气,目光转移到弘历身上。

 老子站着,儿子坐着。

 这个臭小子……

 胤禛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开口:

 “你当了大清皇帝之后,打了两次缅甸,全输了。”

 “惨败。”

 “啊?”弘历傻眼了。

 缅甸,输了?

 这,这也能叫丰功伟绩?

 少年的脸变得越发通红,不敢置信地反问了一句。

 “输给了缅甸?”

 胤禛提高了声调,表情变得越发冷厉:

 “两次!”

 弘历:“……”

 这一刻,十岁的少年弘历有一种被人脱光了衣服,丢在大街上的强烈羞耻感。

 怎么会是这样?

 说好的丰功伟绩呢?

 康熙呵呵一笑,淡然道:

 “不用着急,这不是马上还有第三次嘛。”

 “说不定这第三次还能输了呢。”

 胤禛愣了一下,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弘历。

 臭小子,若是第三次还能输,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弘历听着自家爷爷和老爹的对话,整个人的脑海之中乱糟糟的。

 他的视线紧紧地盯着金幕,看着画面之中那支昂首挺胸的清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南方开去。

 【即便已经两次战败,但从乾隆皇帝到军机处,乃至新任云贵总督明瑞,对于缅甸依旧抱着极端轻视的心态。】

 明瑞站在乾隆皇帝的面前,恭敬开口:

 “陛下,奴才已经详细了解过情况了,前两次剿匪失败,乃是统帅无能,士兵也不够精锐。”

 “为今之计,只要陛下能给奴才两万到三万兵马,奴才一定能把缅甸王的首级带到陛下的面前!”

 乾隆呵呵大笑,心情非常畅快。

 “嗯,朕就知道,那些个汉人臣子就是不行,还得是正宗的满洲奴才才会办事!”

 “去吧明瑞,朕等你的好消息!”

 【为了一举获胜,乾隆皇帝从四川调来八千绿营兵,又抽调了三千满洲兵作为明瑞的亲卫,再加上云南和贵州本地的绿营兵,共计两万五千兵马。】

 【明瑞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他本人亲自率领,总计一万七千人,直取缅甸首都阿瓦城。】

 【参赞大臣额尔景额率领剩余的八千兵马作为北路军,自新街方向南下,从阿瓦城和明瑞会合。】

 大军浩浩荡荡,抵达了铁壁关。

 距离上一次的战争只不过几个月的时间,铁壁关外的树林之中还残存着许多被当时炮火摧毁的树桩。

 茂密的青草灌木已经完全生长出来,掩盖了大地上的一切痕迹。

 明瑞微抬下巴,哼了一声。

 “杨应琚这个蠢材,连仗都不会打,还当什么大学士,真是笑话!”

 “百无一用是书生,汉人书生,尤其是一群没骨头的废物!”

 听着明瑞的话,一旁的众多满洲将领纷纷笑了起来。

 “对,大将军说得太对了。”

 “咱们大满洲能夺取天下,说白了不就是这些汉人不会打仗,骨头还软嘛。”

 “哼,听说当年在扬州都杀了几十万人,这些汉人还不是屁也不敢放一个?”

 “嗯,我爹还让我读什么狗屁《诗经》,娘的,烦都烦死人了。读这些作甚?还不如去街上找几个汉人良家女子玩玩呢。”

 一时间,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明瑞所部刚刚出兵不久,清军内部就迎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坏消息。】

 【北路军统帅额尔景额因不习惯山区之中的气候,染病身亡,明瑞便任命其弟弟额尔登额作为北路军的新主将。】

 【随后,明瑞侦查得知缅军主力在蛮结设下大营,便领清军主力直扑蛮结。】

 画面之中,大批清军浩浩荡荡来到蛮结,在两侧的山上设下大营。

 明瑞登高望远,发现缅军一共设立了十六座营帐,首尾相顾,颇为严谨。

 明瑞身边的部下们也看到了这一幕,一时间都觉得有些棘手。

 “大人,这些猴子们也不是完全不通兵法,咱们若是这么直接打过去的话,要过很多关啊。”

 “大人,不如我们先在这里和猴子们对峙,等额尔登额率领北路军南下包抄他们的后路,再来一个前后夹攻,大局可定!”

 听着部下们的话,明瑞不由勃然大怒。

 “什么话,这是什么话!?”

 “堂堂大清天兵,竟然还要在这些猴子们设立的小小营寨面前畏缩不前?”

 “这要是传回去给陛下知道了,本官的脸面何在?”

 “立刻集结兵马,准备进攻!”

 呜呜的号角声,在山林之间回荡。

 大批清军很快集结起来,准备对面前的第一座缅军营地发动进攻。

 让人意外的是,对面的缅军营地中竟然也传出了集结的号角,同样也有大量缅军来到营帐之外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