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403章 刘欣的杀招,即将身败名裂的王莽该如何应对?

【刘欣立刻批准了王莽的辞官请求,并给了王莽一笔赏赐,让他回封地养老。】

 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载着王莽一家,离开了长安城。

 王莽忍不住回头,从车窗中看着渐渐远去的长安,表情极其复杂。

 在王莽身边,他的二儿子王获忿忿不平,开口道:

 “父亲根本就没有犯错,却被陛下排挤到这种地步,这陛下简直就是一个昏君!”

 王莽瞪了王获一眼,厉声道:

 “臣子怎么能随意评述主君,给我闭嘴!”

 王获极为不服,顶嘴道:

 “难道孩儿说错了?父亲一心为国,毫无私心,陛下却因为私心而逼迫父亲辞职,他就是个昏君!”

 王莽大怒,举起手来,就要给王获一巴掌。

 但最终,这一巴掌并没有打下去。

 车厢之中,只有车轮滚动的声音回荡。

 王莽妻子坐在一旁,劝说道:

 “夫君,获儿还没有成年呢,你莫要对他如此苛责,谁还没年轻过呢?”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夫君一样少年稳重的,获儿,过来向你爹道个不是。”

 王莽放下手掌,叹息一声。

 “不管陛下怎么样,老夫终究无愧于心便是。”

 王获见王莽没有惩罚自己,胆子反而变大了一些,又开口道:

 “父亲,要孩儿说,先皇突然死去的事情,疑点颇多。”

 “不如咱们回到封地之后,再想办法让长安城中的王家子弟配合老太后查明此事。”

 “到时,直接推翻了这个昏君,另立明君,咱们王家依旧还是大汉说一不二的……”

 啪!

 王莽忍无可忍,一巴掌扇在王获的脸上,打断了他的话。

 王获惊慌失措,缩到了马车车厢的角落。

 王莽死死地盯着这个二儿子,良久之后才开口道:

 “此事若是你敢向其他人提起,老夫就杀了你这个不孝子!”

 教训完王获,王莽平静下来,重新转头看向长安城。

 马蹄嘚嘚,长安城终究还是消失在了他视线之中。

 这一刻,王莽心中的宏图壮志似乎也随之消失了。

 突然,路旁传来了乞求的声音。

 “车里的官爷,行行好,我们一家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

 王莽愣了一下,转头看去,发现有一家衣衫褴褛的三口子,正跪在路旁。

 “停车。”

 王莽走下马车,扶起三人,闻声询问:

 “尔等是哪里人士,为何在长安城外乞讨?”

 三口之中的丈夫颤声道:

 “我等原本是河东蒲阪人士,前不久家中土地被人强占,前往县衙求告无门,只能一路乞食前来长安。”

 王获在旁边听着,忍不住开口道:

 “难道你们就不能去找上官继续告发吗?”

 那丈夫苦笑一声,开口道:

 “这位小公子有所不知,县令大人就是知府大人的门生,您说知府大人能理会我们么?”

 “更何况以我们的身份,连知府衙门都进不去!”

 王莽听完,不由默然。

 大汉取士有多种,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察举制,俗称“举孝廉”。

 所谓孝廉,就是孝顺廉洁。

 所有的地方官都拥有举孝廉的名额,朝廷会派人下来考察。

 这里面能灵活操作的地方就很多了。

 地方官一般举荐的,都是当地的大族子弟。

 这样能够交好当地大族,在这些大族的配合下就能更容易治理地方。

 也可以举荐其他官员的子弟,我举荐你儿子,你儿子将来再举荐我孙子,如此代代相互举荐,形成一个个利益共同体。

 面前这一家人碰到的情况,便是这种利益共同体在河东的体现。

 谁会为了几个蕞尔小民的几亩田地,破坏掉这种关系到自家子孙后代将来的利益关系?

 至于朝廷派下来的考察官员,本身也是举荐出身居多,自然乐得卖个人情。

 今天我给你王家一个面子,将来你王家子弟当官出仕了,在其他事情上还我这个人情。

 至于这种人情交易导致官员才不配位让国家发生损失……

 反正大汉是皇帝陛下的,跟我们这些臣子有什么关系?

 臣子们家族获得人情,将来有人帮忙,子孙好办事好升官就行了呗。

 就连王莽本人,也是举孝廉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和寡母寡嫂居住,抚养侄儿长大,这是大孝。

 身处王家这种顶级权贵家族,却生活清贫,这是大廉。

 有了这种名声,王莽才能在三十八岁的年纪就成为光禄大夫,并接任大司马。

 但王莽这些年读的圣贤书,还有他内心之中的理念,面对这刺痛人心的事实时,依旧让他感到一阵阵的羞愧。

 王莽招了招手,让管家拿来一些食物和衣服,交给对方。

 “好好活着。”

 这一家人感激涕零,对着王莽连连磕头,目送王莽坐着马车离去。

 不曾想,王莽的马车前进了没几里,路旁竟然又出现了许多流民。

 和之前那一家人一样,这些流民同样也是瘦骨嶙峋、衣裳破旧、面有菜色,跪在路边对每一辆马车苦苦乞求。

 王莽坐在马车之中,注视着这些流民,表情凝重。

 “怎么会这么多……”

 “长安附近,不应该有这么多流民的。”

 “那些该死的地方官,竟然欺瞒朝廷到这种地步了吗?”

 说着,王莽就要走下马车。

 他身旁的王夫人迟疑了一下,突然拉住王莽,轻声开口:

 “夫君,这些流民太多了,咱们就算把带的东西全部发下去,也救不了这么多人。”

 看着王夫人为难的表情,听着她恳切的话语,王莽沉默了。

 好一会之后,他木然开口:

 “继续前进吧。”

 马车行驶起来,家将们警惕地握住腰间长剑,盯着流民们的一举一动。

 流民们并没有做什么,只是一边麻木的恳求,一边看着王莽的马车离去。

 马车之中又安静了很久。

 终于,王莽发出了一声叹息。

 “夫人,你说好好的昭宣之治,才没过几十年,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你说,是不是我这个大司马做得不好,才会让大汉如此民不聊生?”

 王夫人吓了一跳,赶忙温言安慰。

 “夫君这说的是什么话?你才刚刚上任大司马不到一年就……”

 “纵然有过错,也是之前那些大司马的过错。”

 王莽看了一眼王夫人,面无表情地开口:

 “之前四任大司马,都是我最尊重的伯父和叔父,也都是好人。”

 王夫人愣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马车就这么驶过成群的流民,渐渐东去。

 直到日暮时分,沉默了一整天的王莽才自言自语地开口。

 “我知道了。”

 “大司马……救不了大汉。”

 “对,是这样的。”

 “一定是这样的!”

 看到这里,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啧了一声。

 “这个王莽,看来是有了不臣之心啊。”

 “呵呵,难怪会被评选入这个败家子系列的盘点视频之中。”

 扶苏惊疑不定,开口道:

 “父皇的意思,莫非是觉得王莽会篡位?”

 秦始皇点了点头,淡然道:

 “过去的历代盘点视频主角,无一例外都是一国之君。”

 “那王莽自然也得是!”

 “就是不知道这王莽是如何成为皇帝的,是篡位,还是等到天下大乱……”

 说到这里,秦始皇想了想,自己回答了自己。

 “嗯,应该是篡位。”

 扶苏越发惊讶:

 “父皇为何笃定他是篡位?”

 “儿臣觉得,这大汉流民四起,恐怕大规模的内乱就在眼前啊。”

 秦始皇看了一眼扶苏,有些不满:

 “都看了这么久了,你难道连个答案都想不出来?”

 扶苏沉吟半晌,心中一动,试探性地开口:

 “因为……这王莽没有实力争霸天下?”

 秦始皇露出满意的笑容。

 “对,因为他太蠢了。”

 “像这种人若是去争夺天下,会被人活活玩死的。”

 说着,秦始皇看了一眼坐在大殿角落的大秦汉侯刘季。

 刘季并没有去看金幕,而是盯着大殿门外的天空发呆。

 秦始皇心中不觉浮现出八个字。

 盛世庸才,乱世英雄!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又伸出手,拍了一下摆放在御案上的王莽头颅。

 “原来你这家伙,早在离开长安的时候就已经心生异志了,哼。”

 丞相宋弘沉吟片刻,道:

 “臣倒是觉得,王莽此时才生出篡位的心思,似乎有点晚了。”

 刘秀摇头道:

 “不晚。大秦建立之后就迅速被大汉取代,立国两百年的大汉早就成为天下人心中的正统。”

 “王莽当时可是被天下人称为道德楷模,他一开始心中确实也未必就有篡位的心思。”

 耿弇冷笑一声,道:

 “这王莽就是被哀帝打压了,故而想要向大汉复仇罢了。”

 “还说什么大司马救不了大汉,一脸正气凛然的模样,真是令人作呕!”

 邓禹注视着金幕,叹了一口气。

 “但话又说回来了,哀帝确实是……”

 “若是哀帝能振作一些,让大汉中兴,也就没有后来的那些事情了。”

 刘秀嗯了一声,没有继续开口说话。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王莽在回到了新都封地之后,经历了短暂的意志消沉,很快重新振作了起来。】

 【王家此时四分五裂,实力大不如前。】

 【但王莽凭借着之前几十年积攒的巨大声望,以及两任恩师都是大儒,再加之短暂的任期并没有被人看出他的真面目,依旧在大汉朝士林之中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

 画面中,许多人慕名而来,拜访王莽。

 其中不乏白发苍苍的各地名士。

 王莽也如之前三十多年的人生一般,对这些名士们谦逊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