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456章 冯保想要当第二个王振刘瑾,秦始皇道破灭亡大明之人(第2页)

  “哦,很多人都在说,大宋这是官逼民反啊。”

  “不知道你这个大宋宰相是什么看法啊?”

  赵普一头冷汗,和几名宰相对视一眼,随后干笑道:

  “陛下,臣等以为一定是某些贪官污吏公器私用,坏了陛下和大宋的威名,必须要严加惩治。”

  赵匡胤嗯了一声,笑容越发和煦。

  “那是自然。朕记得朕给你们这些丞相每年的俸禄可是不少的,你们几年的俸禄就能在大宋买一套大宅子了,足够丰厚了吧?”

  见赵普等人点头后,赵匡胤又淡淡道:

  “所以朕想,作为大宋宰相的你们,应该不会让自己或者族人参与到这种事情之中去吧?”

  “还是说,朕也应该要在大宋之中实行一下一条鞭法,顺便重新丈量一下土地呢?”

  赵匡胤的话声调并不高,但是听在这些大宋宰相的耳中,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赵普有些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道:

  “请陛下放心,臣和几位宰相商议一下,回去一定要严加惩治地方上兼并百姓土地的行为。”

  “最多一年时间,臣等一定会把这种风气给扭转过来!”

  赵匡胤嗯了一声,淡淡道:

  “国朝固然是皇族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朕既然已经把皇权分润出去了,那有些事情就应该适可而止。”

  “不然,朕不学张居正,将来也一定会有人学张居正的,懂么?”

  赵普等几名宰相表情严肃,异口同声。

  “请陛下放心,臣等一定完成任务。”

  赵德芳看着这一幕,心中细细品味,似乎明白了什么。

  父皇这是在做交易啊。

  交易的结果,是赵普等士大夫领袖答应约束士大夫们疯狂吞并土地的行为。

  作为回报,父皇答应暂时不实行一条鞭法这个会让士大夫们伤筋动骨的法律。

  这应该就是父皇以前说过的一句话。

  政治,就是相互妥协!

  赵德芳暗暗点头,感觉自己对于帝王之道的领悟又更上一层楼。

  大清世界。

  弘历满头大汗地走进来,对着康熙恭敬行礼。

  “见过皇祖。”

  康熙饶有兴致地看着弘历,笑道:

  “你这是做什么去了?”

  弘历露出灿烂的笑容:

  “回皇祖的话,今天是阿玛让人教导孙臣马术呢。”

  康熙嗯了一声,点头道:

  “这个很好。大清是从马上得天下的,作为帝王就必须要通晓马术,将来对你的施政很有好处。”

  “坐下来看看吧。”

  说着,康熙特地倒放了一下,让弘历看完了朱翊钧对张居正的整个反攻倒算。

  “弘历,说说你的感想。”

  弘历表情颇为复杂,正打算说些什么,却被一旁的胤禛打断。

  “说实话!”

  弘历张了张嘴,又沉默了一会,才道:

  “若是没有金幕的话,恐怕孙臣和朱翊钧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区别。”

  胤禛闻言,顿时大为不满,提高了声调。

  “你这是什么意思,朱翊钧十岁就死了爹,你弘历可是有阿玛教的!”

  弘历脸色涨红,但又不敢说话。

  康熙呵呵笑了起来。

  “你阿玛的皇阿玛就在这里,想说什么你就直说!”

  弘历鼓起勇气,对着胤禛道:

  “阿玛,不是孩儿故意诋毁您。”

  “可您想一想,您之前对孩儿的教育,不正是和张居正、李太后对朱翊钧的教育一模一样么?”

  胤禛大怒,喝道:

  “你在说些什么东西?我怎么可能和他们一样?”

  “是一样,老四。”康熙淡淡开口。

  别人说这个话就算了,自家父皇也说这种话,胤禛表情顿时变得极为复杂。

  “皇阿玛,儿臣……”

  康熙指了指金幕中意气风发的朱翊钧,道:

  “他接受的教育,就是弘历接受的教育。”

  “万历就是大明的乾隆,乾隆就是大清的万历!”

  “你可以不同意朕的看法,但你总得同意金幕作者的看法吧?”

  胤禛哑口无言。

  作为历史上留下过浓重痕迹的雍正皇帝,胤禛稍微冷静下来一点,就明白自家父皇说的确实是对的。

  乾隆和万历接受的教育,本质是一模一样的。

  乾隆上了盘点,万历也上了盘点。

  乾隆继承了盛世,却留下了一个注定衰落的大清。

  万历,何尝又不是如此?

  一想到这里,胤禛突然一身冷汗。

  子不教,父之过!

  这……

  为什么会是这样子?

  胤禛的心态遭受了极大的冲击,喃喃自语。

  “可是,不都说严师出高徒吗……”

  康熙哼了一声,道:

  “朕问你,以前朕给你们请的老师够严吗?”

  胤禛面对自家父皇的提问,只能强行把散乱的思绪收拢起来,回答道:

  “皇阿玛当年请的老师都很严格。”

  康熙嗯了一声,道:

  “那为什么朕能教出雍正,你却只能教出乾隆呢?”

  胤禛的思绪一下子又乱掉了。

  康熙指了指自己。

  “因为朕,是一个宽仁的阿玛。”

  “任何事情,讲究的都是一个刚柔相济。”

  “老师既然已经严格了,那朕就不需要严格。”

  “你们在老师面前绷紧了学习,在朕这个阿玛的面前就应该放松,能喘口气。”

  “张弛有道,才是成材之路。”

  “胤禛,朕和你说了这么多次,难道还不能明白吗?”

  胤禛身体颤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今天,儿子弘历极为罕见的顶撞,再加上父亲康熙的斥责。

  两件事情加起来,给胤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难道一直以来,我都是错的?

  难道我的整个人生都是错的?

  难道……

  就在胤禛心态几乎要崩掉的时候,他听到了儿子弘历的声音。

  “皇祖,孙臣觉得您对阿玛过于苛责了。”

  胤禛愣了一下,有些吃惊地看着弘历。

  康熙亦是如此。

  “苛责?”

  弘历点了点头,认真地开口。

  “孙臣心中当然也会对阿玛的严厉有所埋怨,但孙臣从来没有怀疑过阿玛对孙臣的期待和爱护。”

  “而且,阿玛最近已经变了很多。孙臣功课没有那么多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马术等其他技艺,阿玛的态度也越发和蔼了。”

  弘历说到这里,看了一眼胤禛,认真地说道:

  “阿玛,之前在看完乾隆的盘点视频后,您打了我一顿,但也说了一句话。”

  “有错,就要改。改了,你还是阿玛的好孩子,还是大清将来的乾隆皇帝。”

  然后,弘历将视线转向康熙皇帝。

  “皇祖,您的宽仁是胜于阿玛的,那么您也一定会在阿玛该死之后原谅阿玛,让阿玛成为大清的雍正皇帝,对吗?”九九小说

  听到弘历的这番话,胤禛的心情复杂至极。

  作为一个父亲,胤禛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康熙白色的眉毛动了一下,嘴角笑容渐渐明晰。

  “弘历啊弘历,你果然不愧是能在史书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大清皇帝。”

  “嗯,你说得没错。你会是大清的乾隆皇帝,你的阿玛也会是大清将来的雍正皇帝!”

  弘历福至心灵,立刻跪在地上。

  “孙臣谢皇祖恩典!”

  胤禛怔了一下,这才跟随着弘历一起下跪。

  片刻后,胤禛和弘历两父子一前一后离开了御书房。

  突然,胤禛停下脚步,看向弘历。

  弘历顿时有些发慌,呐呐道:

  “阿玛,刚刚在皇祖面前不是孩儿故意要顶撞您的,是……”

  胤禛伸手拍了拍弘历的肩膀,打断了他的话。

  “你是一个好孩子,弘历。”

  “走吧,跟阿玛回去,今晚让下人们弄几个菜,咱们爷俩好好喝点。”

  “啊?”弘历震惊了。

  阿玛,竟然要我和他喝点?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冯保为了自己的权势,和张四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很快,张四维的盟友,吏部尚书王国光被罢免。】

  【冯保为了争夺权力,竟然擅自在朱翊钧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将自己的党羽梁梦龙任命为新的吏部尚书。】

  “什么?大伴他是疯了吗?”

  朱翊钧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气得破口大骂,脸都红了。

  “朕才是大明的皇帝,堂堂大明吏部尚书的任命竟然都不需要经过朕,他是想要造反了?”

  在场的司礼监大太监张鲸闻言,忙道:

  “陛下,不是奴婢故意说冯公公的坏话,但他平日里在司礼监也是颐气指使,奴婢等但凡多说一句都要被臭骂一通。”

  另外一位大太监张诚也道:

  “谁说不是呢?按道理司礼监都是同僚,可冯公公压根就把咱们这些司礼监公公当成奴才看了,那架子比谁都大。”

  朱翊钧怒极,一拍桌子。

  “张鲸,你不是秉笔太监吗?立刻给朕拟旨,免掉冯保的所有官职,让他滚去南京养老!”

  张鲸显然早有准备,立刻从怀中拿出一份草拟好的诏书。

  “陛下请过目,若是没什么问题,就请陛下用印。”

  朱翊钧扫了一眼,见诏书写的确实如自己心意一般,便拿起玉玺,重重盖了下去。

  盖下去的这一刻,朱翊钧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幕情形。

  冯保冲入大殿中,似笑非笑地看着皇位上的朱翊钧。

  “陛下这是在做什么?老奴在这里,陛下别胡闹了。”

  朱翊钧身体一震,猛然从幻想中挣脱出来,有些害怕地开口。

  “这诏书若是颁布出去,大伴进殿来找朕理论,朕怎么办?”

  朱翊钧,那是真怕冯保这个从小到大一直伴随在人生中的老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