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503章 大明党派之争,福王就藩,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东林党在刚刚建立的时候,由于多为在朝堂不得志之人,势力颇为弱小。】

  【但随着他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朝廷之中也有许多人加入其中。】

  【此时的大明朝廷之中,除去新生的东林党外,还有浙党、楚党、齐党、晋党……】

  【各种以地域、姻亲、利益关系而诞生的党派盘根错节,相互攻讦。】

  【臣子之间不再以国家利益为重,而是“非我一党其心必异”,竭尽全力庇护和帮助自家党派成员,不惜一切代价打压其他党派的成员。】

  朱翊钧坐在御书房之中,呵呵地冷笑起来。

  “好,乱起来好啊。”

  “这些个混账东西,以前不是喜欢团结一致的反对朕吗?”

  “朕现在就在宫里看着你们狗咬狗,看你们将来还有没有时间找朕的麻烦,哈哈哈!”

  朱翊钧笑了片刻,顺手拿起一份奏折。

  奏折上的内容显露在金幕画面之中。

  “……皇子朱常洵,已获封福王数年,理当就藩。还请陛下下旨,着福王殿下早日就藩。”

  朱翊钧的脸色顿时一下子就变得阴冷了下去。

  “混账!这些该死的家伙,就不能给朕一点点开心的时间吗?”

  “朕已经让常洵把太子的位置让出来了,只不过是让常洵在京师陪一陪朕,这都要被他们置喙吗?”

  朱翊钧怒气冲冲地提起朱笔,在上面批示。

  “混账之言,离间朕父子感情,着锦衣卫调查!”

  【朱翊钧或许忘了一点,那就是逆反心理并非他独享,而是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

  【当朱翊钧对臣子们进行了多年的无视和压制后,臣子们也同样会抓住任何一个机会进行反击。】

  【福王朱常洵获得册封却迟迟不就藩,太子朱常洛在皇宫内处境艰难,这又一次引起了文官集团的担忧。】

  【朱常洵脾气性格酷似朱翊钧,这正是文官集团的死穴,没有人希望下一个皇帝还和朱翊钧一样。】

  画面中,一名太监正在禀报:

  “陛下,去年的矿税……”

  朱翊钧打断了太监的话。

  “去年矿税所有剩余的银两,全部赐予福王。”

  “啊?”太监愣了一下,很快领命。

  想了想,太监又道:

  “福王府建造已经花费了二十万两,将近其他藩王预算十倍,是否需要控制?”

  朱翊钧摆了摆手,道:

  “二十万两算什么?给朕好好的造,不管多少钱,一定要造得让福王满意!”

  【最终,福王朱常洵在洛阳的藩王府邸总造价达到了二十七万两白银,超出了其他所有皇子藩王府邸造价总和的三倍还多。】

  【不仅如此,朱常洵大婚的花费为三十万两白银,同样远超太子朱常洛。】

  【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在万历四十年,群臣对福王朱常洵迟迟不就藩的忍耐也到了极限。】

  画面中,此时的大明首辅叶向高对着朱翊钧沉声道:

  “陛下,还请让福王尽早就藩,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朱翊钧摆了摆手。

  “好,等明年春天就让常洵就藩。”

  【然而,到了万历四十一年夏天,朱常洵依旧没有就藩,这引起了朝堂群臣更大的不满。】

  叶向高有些愤怒地站在朱翊钧的面前,开口道:

  “若陛下执意不让福王就藩,那老臣只能乞骸骨告老,免受无数同僚诘难。”

  说完,叶向高直接把辞职的奏折高高举起。

  朱翊钧陷入默然。

  登基四十年,朱翊钧如今已经是一个五十岁的老者了。

  他似乎也开始失去了一些叛逆的心思,缓缓地叹了一口气。

  “朕会和郑贵妃商量一下。”

  叶向高皱了皱眉,心中颇为不满。

  堂堂皇帝让皇子就藩,怎么还需要询问一个妃子?

  但叶向高也知道,郑贵妃受宠多年,又是福王的亲生母亲,在后宫势力庞大,确实难以得罪。

  “请陛下早日决断,内阁会立刻拟旨。”

  朱翊钧去找到了郑贵妃。

  将近四十岁的郑贵妃依旧显得颇为妩媚端庄,闻言不由皱起眉头,道:

  “陛下,不是说好让常洵孩儿能一直陪伴妾身的嘛。”

  面对郑贵妃的撒娇耍赖,朱翊钧叹了一口气。

  “已经十一年了,时间够久了。”

  “也该去就藩了,再闹下去,朕也压不住那些大臣了。”

  郑贵妃忙道:

  “陛下,您可是大明的主宰,这天底下哪里有您办不到的事情?”

  朱翊钧哼了一声,突然想起了今天在御书房看到的奏折。

  那是一封历数过去十年来,在大明各地因为矿税而爆发的大小起义。

  这些起义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往往能波及一个行省,小的也能影响至少一县、一府之地。

  【朱翊钧突然发现,自己征收了这么多年的矿税,是真的让大明变得遍地烽火了。】

  【而矿税只有两个受益者,一个是朱翊钧本人,另外一个就是福王朱常洵。】

  朱翊钧看着面前的郑贵妃,缓缓道:

  “这些年,为了补偿朱常洵,朕已经做了很多对不起天下人、对不起常洛的事情了。”

  “爱妃,朕知道你心里不满意,但常洛确实比常洵更适合继承大统,也更被天下群臣喜爱。”

  “你,不要闹了。”

  郑贵妃闻言,俏脸顿时变得无比苍白。

  这位被朱翊钧宠爱了几十年的贵妃,她的心中有什么东西砰一下破碎了。

  过了片刻,郑贵妃咬着牙,开口道:

  “陛下,要让常洵去就藩也行,妾身有几个条件。”

  “朝廷这边至少要赐田地四万顷给常洵,也好让他将来能有点田产!”

  朱翊钧想了想,答应下来。

  “朕会让内阁商议此事。”

  内阁接到朱翊钧的旨意,直接炸锅了。

  叶向高一拍桌子,勃然大怒。

  “简直胡闹!”

  “如今全国土地只有五百万顷,一次将四万顷划拨给福王,朝廷就直接损失了整个天下百分之一的土地,这怎么行?”

  定了定神,叶向高咬牙道:

  “两万顷,绝对不能再多了!”

  【但紧接着,郑贵妃又提出了更多的条件。】

  一,籍没张居正的财业,尚存官的拨归福王府。

  二,从扬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种杂税拨归福王府。

  三,四川盐井的四成收益划归福府。

  四,请淮盐一千三百引。

  对此,朱翊钧也是一概答应。

  【就在众人都觉得郑贵妃应该满意的时候,这位贵妃竟然又提出了一项要求。】

  郑贵妃对着朱翊钧道:

  “陛下,明年就是太后大寿了。”

  “常洵可是太后的孙儿,就让常洵先等到太后大寿之后,再起身就藩,也显得常洵的一片孝心。”

  朱翊钧哑然片刻,面对郑贵妃的撒娇,还是答应下来。

  这下子,文官们的反应更加的激烈了。

  叶向高看着面前由司礼监送来的,宣布朱常洵明年大寿之后才就藩的奏折,表情非常平静地将这奏折推了回去。

  “去告诉司礼监诸位公公和陛下,这封奏折,内阁封还了。”

  太监大吃一惊。

  “叶阁老,你……”

  叶向高面无表情地开口。

  “你耳聋了?回去告诉司礼监和陛下,内阁封还这份旨意,不会对外颁发。”

  “若是陛下想要颁发,尽管用中旨便是。”

  【内阁虽然有封还圣旨的权力,但从内阁制度正式确立起,封还皇帝旨意的次数就少之又少。】

  【叶向高极为罕见地动用了这种权力,便是在向朱翊钧和郑贵妃传达大明整个文官集团的态度。】

  【这下子,就连深居宫中多年李太后都看不下去了。】

  白发苍苍的李太后,指着朱翊钧破口大骂。

  “这天下到底是朱家的还是郑家的?”

  “区区一个不是太子的孙儿,对老妇来说有甚么要紧的?”

  “太子常洛你不管,天天去看朱常洵那个痴肥如猪的东西做什么?”

  “让那个猪孙子马上滚出京城,老妇不想看到他!”

  这番大骂,让郑贵妃冷汗淋漓,跪在地上一句话都不敢说。

  朱翊钧也是低着头,没有说话。

  【然而,即便是李太后发火了,朱翊钧也依旧对郑贵妃的话听信盲从,并没有让朱常洵去就藩。】

  【李太后一气之下,很快卧床不起,最终去世。】

  【李太后去世之后,朝臣们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

  京城,叶府。

  叶向高环视一圈在场的几名大明重臣。

  这些重臣,分别是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晋党……

  所有大明政坛党派的当今领袖,全部聚集在此。

  叶向高深吸一口气,平静开口:

  “诸位,太后死了,皇宫里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庇护太子殿下了。”

  另外一名大明重臣微微冷笑。

  “若是福王继续留在皇宫里,梃击案的重演是迟早的事情。”

  又有一名大明重臣缓缓道:

  “没了太后,太子身边又都是郑贵妃的人,恐怕都不需要什么梃击,只要一碗毒药就能让太子死得悄无声息,毫无破绽。”

  叶向高沉声道:

  “不能再忍让了,诸位。福王是绝对不能继续留在京师的,必须要即刻就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