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505章 李如柏道破辽东军情,武则天教导长平武周战略


                 画面中,苍老的朱翊钧又一次地出现了。

  他阴沉着脸,开口道:

  “两年前朕说要征讨努尔哈赤,尔等就是推三阻四。”

  “现在好了,努尔哈赤都要打到沈阳城下了!”

  “尔等还有什么好说的?”

  几名大臣面面相觑。

  过了一会,他们纷纷醒悟过来,疯狂甩锅。

  “此乃蓟辽总督的责任,还请陛下免去蓟辽总督!”

  “此乃辽东总兵的责任,必须要将辽东总兵问责!”

  “此乃沈阳知府的责任,要把沈阳知府给下狱问罪!”

  几名大学士当着朱翊钧的面就开始了相互攻讦。

  上面提到的这几个人,分别属于几个不同的党派。

  故而,每一名大学士都选择了攻讦其他党派,维护自己党派的人。

  朱翊钧听得心烦意乱,怒吼道:

  “现在是说这些废话的时候吗?”

  “立刻给朕调集兵马,朕要灭了努尔哈赤,再来一次犁庭扫穴,彻底平定辽东!”

  朱翊钧的话说完之后,在场的几名大臣只能连连称是。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后金都已经打上门来了,确实是不打不行了。

  顿了顿,有人道:

  “不知陛下打算用谁作为主将呢?”

  这个问题,还真把朱翊钧给问住了。

  李成梁?早两年死了。

  李如松?这个中了鞑靼的埋伏,死的比李成梁还早。

  麻贵?三年前也已经告老还乡了。

  还能选谁?

  朱翊钧陷入沉吟。

  首先,不能再用武将领兵,免得打赢之后,辽东又出现第二个李成梁,尾大不掉。

  用文官领兵的话,那就必须得用一个上过战场的。

  邢阶?

  三年前死了。

  万世德?

  这个死得更早,十几年前都死了。

  朱翊钧突然发现,当年经历过援朝抗倭的那一代主将们,要么就已经老了,要么就已经死了。

  最终,一个人选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朱翊钧吐出一口气,缓缓道:

  “让兵部左侍郎杨镐来打这一仗吧。”

  很快,杨镐就出现在了朱翊钧的面前。

  和朝鲜抗倭时相比,杨镐明显也衰老了许多,但整个人还是颇有精神。

  “臣杨镐见过陛下。”

  朱翊钧道:

  “杨镐,努尔哈赤领兵劫掠抚顺等地,朕已经打算出兵将其彻底剿灭。”

  “你是打过抗倭战争的,比较有经验,这一次就由你来担任辽东经略吧。”

  经略其实就是主帅,当年石星、邢阶也属于辽东经略。

  仗虽然是李如松、麻贵、刘綎等人打的,但真正的主帅只能是石星和邢阶。

  听完朱翊钧的命令后,杨镐表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陛下,臣以为,努尔哈赤贼众势大,非二十万人不能抵挡。”

  【作为兵部左侍郎的杨镐,对如今大明边军废弛的情况自然是颇为了解,也曾经多次上奏希望朝廷能增加兵饷军备,均被朱翊钧无视。】

  听完杨镐的话之后,朱翊钧顿时就不高兴了。

  “这是什么话?当年朕破倭寇,只不过需要十万兵马。”

  “努尔哈赤区区女真蛮子,也要二十万人?你莫不是在和朕开玩笑!”

  杨镐一听朱翊钧的语气,顿时就有些怂了。

  但这一次毕竟他是主帅,是得负责的!

  所以杨镐也是据理力争。

  “陛下,辽东军备废弛,将士们也缺乏粮饷,这种情况下真的打不了仗啊……”

  听着杨镐的絮絮叨叨,朱翊钧只感觉青筋直跳,忍不住一拍桌子。

  “够了!朕给你两百万两,再帮你从大明全国调集军队,其余的你自己想办法解决。”

  说完,朱翊钧拂袖而去。

  杨镐呆滞片刻,转头看向旁边的几位大学士。

  “诸位阁老,这调集军饷和武器还有精锐的问题……”

  几名大学士一哄而散。

  “哎呀呀,老夫忙得很,兵部自行决定便是。”

  “有时间再议,再议!”

  杨镐心事重重,长吁短叹地回到家中。

  他的夫人见状,便问道:

  “老爷,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杨镐叹了一口气,道:

  “努尔哈赤领建州女真犯边,陛下让我作为经略,从全国征调大军讨平努尔哈赤。”

  杨夫人闻言,不由吃了一惊。

  “就大明现在这个情况,还怎么能打仗?”

  作为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女性,杨夫人自然不会去参与什么政事。

  但她和杨镐成婚几十年,又曾经跟随杨镐在各地屯边治兵,对大明军队的状况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杨镐揉了揉太阳穴,苦笑道: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谁敢和陛下说?”

  “但凡老夫今天和陛下说,眼下大明至少需要五年的防御和练兵才有办法跟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对抗,那老夫今天怕是都回不来了。”

  杨夫人一听也慌了,连声道:

  “老爷,要不然你就和陛下说一下,辞去这个经略的职位,回家养老吧。”

  杨镐摇了摇头,缓缓道:

  “我若是出马,好歹也还能有一些胜算。换成其他人,那大明恐怕就……嘿嘿。”

  “总之,事在人为吧。”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大明陆续调兵遣将,从各地调遣了许多精锐前往辽东。】

  【随着各地明军陆续抵达辽东,努尔哈赤得知情报后主动放弃了已经攻占的抚顺等地,缩回了都城赫图阿拉,集结主力准备进行决战。】

  【最终,明军在辽东前线召集了总计十二万兵马,分别驻守在开原、沈阳、威宁营、宽甸堡四地。】

  沈阳城中,杨镐正在和李如柏见面。

  自从李如松多年前在和鞑靼人的战争中死去后,二弟李如柏就成为了李家的话事人。

  此时的李如柏也已经两鬓斑白,不复之前朝鲜战争时年富力强的模样。

  杨镐感慨道:

  “当年朝鲜平倭,老夫最喜欢的就是如梅将军,三年前听说他离开人世,实在是让老夫惋惜。”

  李如柏闻言,表情也是有些黯然,叹息道:

  “六弟也和下官说过,他这辈子最开心的,就是跟杨镐大人在朝鲜痛杀倭寇的时光。”

  两人闲聊了几句,杨镐表情严肃地进入了正题。

  “李总兵,老夫只想问你一句话,这一仗咱们究竟胜算如何?”

  李成梁虽然被罢免了,但他的儿子们这些年依旧还在辽东镇守。

  李家虽然没了当年那种大权在握,但对辽东的情况依旧是极其熟悉的。

  李如柏闻言,迟疑了一下。

  杨镐等了一会,催促道:

  “李总兵,此事事关你我身家性命!”

  “若是你还想着说那些套话,将来战场上出了事,咱俩谁也跑不了!”

  听着杨镐的话,李如柏叹了一口气。

  “杨大人,我就实话和你说吧。如今的努尔哈赤,恐怕比当年的完颜阿骨打还要更难应付!”

  杨镐多少是有了心理准备,闻言并没有露出特别异样的表情。

  “继续说。”

  李如柏继续开口道:

  “当年完颜阿骨打起兵和辽国展开大战的时候,麾下的兵马也不过八千多人。”

  “可现在的努尔哈赤,能用的兵马就将近七万人!”

  “建州女真已经完全被努尔哈赤整合了,海西女真也只剩下开原附近的叶赫部。”

  “至于野人女真,原本就是一盘散沙,也有不少人被努尔哈赤招募。”

  “咱们面对的并不仅仅是建州女真,而是几乎整个女真三部!”

  “女真三部世世代代都居住在东北地区,这里的气候、地形他们都异常熟悉,无论天时和地利,大明都没有任何优势。”

  “至于人和……唉,大人您是兵部左侍郎,大明边军什么情况,难道还需要下官和您多说么?”

  杨镐闻言,也不由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杨镐缓缓开口。

  “本官会向朝廷继续上奏折,争取获得更多的粮饷和装备,给将士们更多的练兵时间。”

  “剩下的,就尽人事听天命吧。”

  李如柏点了点头,道:

  “也只能如此了。”

  大秦世界。

  秦始皇的船队,正在缓缓驶过一处大河。

  大河两旁,诸多大小湖泊、沼泽星罗棋布。

  早晨,雾气遍布,天空有云彩缭绕。

  阳光照射下来,波光粼粼,如梦似幻。

  “这里就是大泽啊……”

  扶苏看着旁边的这一幕,不禁心旷神怡。

  秦始皇哈哈一笑,道:

  “对,这里就是大泽。楚国的那座郢都,就在大泽的西边。”

  “呵呵,当年楚国立国时,这座大泽比如今还要辽阔十倍,据说那时候就连咱们脚下这艘大船,都能从大泽上任意通行。”

  扶苏闻言,不由颇为吃惊。

  “那还能叫大泽么,简直就是一处内陆的海域了。”

  秦始皇嗯了一声,道:

  “但这种地方,各种烟瘴、毒虫猛兽也多,是真正的不毛之地。”

  “当年楚国先祖能从这种情况下起家,最终成为七大战国之一,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虽然有个形容联姻的成语叫做“秦晋之好”,但事实上,楚国才是诸侯国之中和秦国联姻最多的国家。

  至少有十位以上的楚国公主嫁到秦国,其中不乏如芈太后(芈月)一样生育下一代秦王的女子。

  感慨了一阵之后,秦始皇主动将话题拉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