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616章 张俊抢功导致惨败,岳飞质问苍天,司马懿洛阳危机

过了好一会,宰相兼军机大臣沈义伦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

 “这位赵构陛下,真真是害死我们了!”

 俗话说得好,子不言父过,臣不言君过。

 但这一次赵构实在是太坑了,让这些士大夫们也受不了。

 就差一点点。

 若是没有赵德芳和杨业在关键时刻的仗义执言,整个宋朝士大夫阶层今天就要被破防暴走的赵匡胤给狠狠收拾一顿了。

 作为开国皇帝,赵匡胤温和归温和,可收拾起人来也是从来没有任何手软的。

 曾经的大宋首相赵普,风光八面。

 还不是被赵匡胤说收拾就收拾了?

 帝王无情,这是铁律。

 问题是,大宋士大夫好好的当官,结果却因为金幕赵构,天降横祸。

 坑,实在是太坑了。

 沈义伦心有余悸地看了一眼金幕,心中暗自祈祷。

 赵构啊赵构,你可别再整出什么乱子来了。

 我们这些你祖宗的臣子们,求你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岳飞进入皇宫,面见赵构。

 气氛是非常尴尬的。

 赵构此刻看着岳飞,也挺心虚。

 整个北伐的事情经过,至此也真相大白了。

 岳飞从始至终都是忠心耿耿。

 而且,就差一点点收复汴京。

 整个事情,全都是赵构和秦桧的错。

 岳飞可以说正气凛然,毫无差错。

 甚至在南归的时候,还给大宋带回了数十万军民。

 因为要掩护这数十万军民撤退,岳家军还付出了几千人的死伤。

 岳飞面无表情地看着赵构,沉声道:

 “陛下,还请准臣告老辞官,归乡耕田。”

 经过这件事情后,岳飞对赵构也是彻底死心了。

 他已经彻底看透了赵构只图苟安的懦弱心态,知道此生再也无法北伐中原。

 有鉴于此,岳飞也不想再在赵构手底下受气。

 辞官回家颐养天年,挺好。

 至少岳飞自己对得起赵构,对得起大宋。

 他,问心无愧!

 赵构闻言,心中越发尴尬。

 一个心怀鬼胎之人,面对着满身正气的岳飞,怎么可能不自惭形秽?

 赵构正色道:

 “爱卿怎么能说这种话?”

 “如今金国野心勃勃窥视江南,朕还需要依仗卿的才能,将来继续北伐,收复中原呢。”

 岳飞平静地看着赵构。

 这一次,岳飞连敷衍都懒得敷衍赵构了。

 赵构脸颊抽搐了一下,又违心说了一番安抚之语,然后道:

 “好了,卿家一路奔波疲惫,等回到鄂州之后好生安歇吧。”

 【岳飞求去不得,只能无奈地返回鄂州。】

 【对赵构而言,这一次北伐虽然并未收复任何土地,但他也确认了金国无法继续威胁到自己半壁江山统治的事实。】

 【故而赵构不但没有任何不高兴,反而沾沾自喜。】

 画面中,赵构得意洋洋地对着秦桧等人开口道:

 “朕若亲提一军,明赏罚以激励士卒,必定能擒拿兀术!”

 秦桧闻言,心中也是无语。

 就赵构这鸟样,还亲自领兵?

 要是赵构真这么做了,兀术怕是要笑开花了。

 以赵构的本事,估计见到兀术帅旗的那一刻就要望风而逃。

 不,不对。

 赵构应该不可能见到兀术帅旗。

 兀术最多进军到距离赵构百里之地,赵构就得急急忙忙逃到海上了。

 就是赵构吹牛的此刻,临安府钱塘江的码头上还停着一百艘大船,随时等待着接应赵构出海逃命呢。

 秦桧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陛下明见万里,兀术区区鞑虏,自然能一股成擒!”

 朝中如今都是秦桧党羽,自然是纷纷赞同,各种阿谀奉承,马屁如潮,让赵构无比享受。

 很快赵构屏退左右,只留下秦桧一人。

 “爱卿啊,如今北伐事了,之前朕和你商量的两件大事,也该到继续推进的时候了。”

 第一件,自然就是和金国苟和。

 这也是赵构当皇帝这十几年来,始终如一在做的事情。

 就算是后世的舔狗追女神,和赵构狂舔金国的嘴脸比起来,都要甘拜下风。

 至于第二件事情,那就是剥夺前线诸多大将的兵权,将所有兵权重新收回朝廷控制。

 秦桧闻言,赶忙点头道:

 “陛下,眼下正好是绝佳良机啊。”

 “只要以议和为由,陆续将岳飞、韩世忠等人调回朝廷,再派遣各地忠心朝廷之人按照大宋旧制接手军队,大事可成矣!”

 赵构闻言,脸上也是露出笑容。

 其实收回兵权这件事情赵构早就已经心心念念想要去做了,之所以一直不做,主要还是赵构觉得时机不到。

 之前赵构担心,要是收回岳飞韩世忠等兵权,会让南宋军队战斗力大降,阻挡不住金军南下进攻。

 金军南下,那可是灭国危机。

 和灭国危机比起来,让岳飞、韩世忠等边军大将暂时拥兵自重,对赵构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两害相权取其轻嘛。

 但此战过后,情况完全不同。

 南宋的北伐,打得金国只有招架之功,没有反击之力。

 在这种情况下,撤掉岳飞、韩世忠等人,纵然会折损南宋军队的战斗力,但剩余的战斗力也足够让赵构保住这半壁江山了。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皇位。

 赵构的想法很简单,能保住皇位,能拥有和平就行。

 至于什么收复领土,赵构是无所谓的。

 半壁江山,赵构更加无所谓。

 能当皇帝,能享受就行。

 江山子民这种东西,多了还嫌烦呢。

 只要这江山和子民们的资源能供养赵构的奢靡享受,足矣。

 赵构笑呵呵地对着秦桧开口道:

 “好好好,那这件事情就有劳爱卿去主持了。”

 秦桧闻言,立刻就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信,道:

 “陛下,此乃大金都元帅完颜兀术送来的信,请陛下过目。”

 赵构拿起信,镜头顺势拉近,一句话映入众人眼帘之中。

 “……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赵构愣了一下。

 “杀岳飞……”

 秦桧见赵构迟疑,赶忙劝谏道:

 “陛下,杀一岳飞而得永久和平,此乃大宋之福也!”

 赵构心中思绪斗争不断。

 坦白说,以赵构的心性,连亲爹娘,妻子女儿都不管不顾,怎么可能会在意岳飞一个臣子的死活?

 更何况岳飞已经那么多次触怒赵构,赵构也不是第一次对岳飞动杀机了。

 问题是,赵构现在还不确定,大宋究竟能不能离开岳飞。

 赵构都跟金国议和这么多次了,早就对金人言而无信的本性知之甚详。

 赵构迟疑良久,开口道:

 “此事可容后再议。”

 “先继续和金国接触吧。”

 秦桧见状,也不敢再劝。

 经历过一次罢相,秦桧深知赵构反复无常。

 一句话说得不中听,那秦桧丢掉宰相之位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了。

 金国中都,皇宫。

 兀术大踏步地走入大殿。

 年轻的皇帝完颜亶看着兀术,温言笑道:

 “卿家抵御江南,收复中原,有大功于社稷,辛苦了。”

 兀术闻言,不免有些尴尬。

 完颜亶此言虽然是在给兀术开脱,但在场的金国重臣哪个不知道兀术在中原被岳飞打得屁滚尿流?

 好在兀术混迹政坛也已经很多年了,脸皮修炼得够厚,当即道:

 “臣也是有陛下之英明领导,才能获得些许小小功绩。”

 等坐下来之后,金国丞相,如今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完颜宗干咳嗽一声,开口道:

 “兀术,听说江南那边打算议和?”

 兀术点头道:

 “是的,不过我觉得,还是要继续开战。”

 “只有用战争不断逼迫江南,才能迫使江南赵构那边做出更大的让步!”

 兀术毕竟还是要点脸的。

 在惨败的事实面前,他也不再吹嘘什么三个月灭亡南宋,而是改为以武力在谈判桌上获取更多利益。

 完颜宗干有些狐疑地看着兀术,道:

 “你确定用战争逼迫江南?”

 之前都已经被岳飞打得仓皇而逃了,现在还要和南宋开战,这不是找死吗?

 在场的其他金国大臣,不少也都对此提出质疑。

 当然,语气都比较委婉。

 兀术现在可是军方头号大佬,没有人敢当面揭短。

 可即便是这种委婉的语气,也让兀术的面子上非常过不去了。

 兀术大怒之下,直接拍了桌子。

 “之前我只不过是没有准备,才被岳飞偷袭得手罢了。”

 “这一次我们准备万全,再趁着冬季南下,绝对能横扫大江南北!”

 完颜宗干看着兀术的模样,也是大感头疼。

 但不管怎么说,两人都是一伙的,完颜宗干也不能拆兀术的台。

 完颜宗干缓缓道:

 “好吧,那你回去汴京准备一下,等到冬季,咱们就发兵南下。”

 【在岳飞北伐结束四个月后,当年十二月份,兀术率领十三个万夫长,总计九万多人南下。】

 【和几个月前那一次北伐相比,连遭打击的金军此次无论是兵员数量还是战斗力,明显缩水许多。】

 【但兀术为了自己的所谓尊严,依旧还是一意孤行,打算凭借着这一次南征岳飞不在的机会,一雪前耻。】

 临安府,行宫之中。

 “什么,兀术又领十万大军南下了?”

 赵构闻言,也是目瞪口呆,随后就是气急败坏,破口大骂。

 “这个兀术,朕早知道他言而无信,却没想到竟然无耻到这个地步!”

 赵构是真生气,也是真后悔。

 早知如此,几个月前就应该让岳飞穷追猛打,把兀术打到跑回中都去,一辈子都不敢觊觎江南!

 现在好了,才让岳飞撤军没半年,兀术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又来了!

 秦桧在一旁,也是颇为尴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几个月,秦桧又恢复了之前主和的本性,在朝堂中和党羽们上蹿下跳,一边打击主战派官员,一边继续下跪求和的老路。

 由此也出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奇葩情况,南宋明明在之前的战争中是无可争议的胜利方,但在议和过程中双方的地位竟然没有任何改变。

 金国使者依旧还是颐气指使,高高在上的语气和表情。

 南宋这边还是卑躬屈膝,一口一个“江南臣属”。

 但就是做到这种程度了,金国依旧还是发兵前来攻打。

 秦桧深吸一口气,道:

 “陛下,臣以为金贼确实是言而无信,咱们也得考虑以战促和才行。”

 能从秦桧口中说出“以战促和”四个字,足见兀术的反复无常已经连秦桧这种卑鄙小人都受不了。

 赵构对此也是连连点头,道:

 “是这个道理。”

 “嗯,现在大宋在淮西的兵力够吗?”

 兀术显然也是吃了亏,长了记性。

 几个月前的那次南征,兀术气势汹汹从汴京南下,目标直指岳飞镇守的湖北战区。

 这一次,兀术不敢了。

 转头去淮西了。

 为啥要去淮西?

 看一看眼下淮西的三路兵马就知道了。

 首先就是淮西宣抚使张俊,麾下八万多人。

 然后还有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麾下三万人。

 最后是淮北宣抚判官刘锜,麾下两万人。

 总计十三万多人。

 名义上和金军旗鼓相当,实际上数量还要超过金军四万人。

 三路兵马加起来,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战区。

 以这个数量来说,抵挡兀术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赵构能放心吗?

 放心不了!

 三路兵马之中,官职最高,兵力最多的是张俊。

 可这张俊其实就是第二个刘光世,胆子稍微大那么一点点罢了。

 还有杨沂中,一直以来负责保护赵构安全,忠心是足够的,能力是肯定不够的。

 杨沂中但凡真的能打,赵构早就把这位忠心耿耿的将军派出去独立执掌一个战区,取代岳飞或者韩世忠了。

 除掉这两人,剩下来真正能打仗的也就是刘锜的八字军,那是正儿八经几个月前在顺昌府击败过兀术的。

 但刘锜的八字军才两万人,总不可能指望这两万人去和兀术号称十三万人的九万兵马对阵吧?

 赵构越想就越慌,忍不住叫道:

 “不行,还得是岳飞!”

 “快,传朕旨意,立刻让岳飞领兵前往淮西支援!”

 秦桧:“……”

 这一刻,秦桧也是非常无语的。

 陛下啊陛下,你前几天收到金国议和文书的时候,还口口声声说必杀岳飞,以成和议。

 现在好了,才几天时间,金人一来,岳飞又成你的臂膀支柱了?

 秦桧低眉顺眼,我忍。

 现在的秦桧讲究的就是一个字,陛下说啥我说啥。

 反正背锅、反复无常的是陛下,和我奉命办事的忠臣秦桧有什么关系?

 说来也巧,就在此时,岳飞的奏折也送到了。

 赵构看到奏折,大喜过望。

 “好啊,朕的岳爱卿肯定是知晓金人南下,想要主动领兵前来保护朕的安危了!”

 说着,赵构迫不及待地展开奏折。

 镜头随之拉近,将奏折上的文字展现出来:

 “……虏既举国来寇,巢穴必虚。若长驱京(汴京)、洛(洛阳),虏必疲于奔命,可以坐制齐弊。”

 赵构脸上的笑容顿时冻结,勃然大怒。

 “这个岳飞怎么搞的,天天没事就想着北伐,他就不能别惦记他那破北伐了吗?”

 【岳飞提出的计策,其实就是华夏历史上经典的“围魏救赵”。】

 【以当时的情况而言,岳飞这一计无疑是上策中的上策。】

 【但对一心只想着苟安,以自身安危作为最高优先级的赵构而言,这种让他可能会陷入危险中的上策,却是下策中的下策。】

 赵构立刻提笔,给岳飞回复:

 “……朕览卿二月四日奏,备悉卿意。然事有轻重,今江、浙驻跸,贼马尽在淮西,势所当先。”

 “卿当领兵先援江浙,再徐图北伐之事。宜从速。”

 鄂州。

 岳云有些担心地看着岳飞,道:

 “爹,您感染风寒,何必亲自作为先锋?”

 “不如让孩儿作为先锋就是。”

 岳飞重重咳嗽几句,用有些嘶哑的声音开口道:

 “为父的北伐的奏折,想来陛下是不会允准的。”

 “既然是要去淮西救援,那么为父亲自领兵,也好让陛下对为父少几分戒心。”

 岳飞并不是不知道赵构的忌惮。

 只是以岳飞的性格,既然明知道北伐“围魏救赵”才是最好的计策,那岳飞就不可能违心地去说什么支援淮西。

 可岳飞也懂赵构。

 赵构的性格肯定不会让岳飞北伐,肯定会让岳飞支援淮西。

 岳飞上奏,是尽臣子进谏的本分。

 准备支援淮西,是尽臣子听从君命的义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就是岳飞。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岳飞都是真正的忠臣。

 忠于大宋,忠于华夏,也忠于皇帝。

 不管别人怎么说,岳飞问心无愧!

 话音刚落,来自临安的诏书就送到了。

 岳飞非常淡定地看完了诏书,扫了一眼诏书上附带的金字牌,然后对岳云道:

 “陛下的旨意到了,立刻发兵淮西吧。”

 岳云忍不住道:

 “爹,上一次救援淮西就白跑一趟,这一次咱们还去啊?”

 岳家军自从驻扎鄂州之后,每次出战基本都有斩获战绩。

 唯一一次没有斩获战绩的,就是几年前那一次救援淮西,无功而返。

 岳云对此自然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