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留 作品

第384章 如此维护


                 在时不虞看来,郑隆既有文官的气节,又有武将的强硬,是最适合做兵部尚书的人。

  她对郑尚书素来有几分敬佩,起身在堂外相迎。

  郑隆看到她站在廊下有些意外,上回见面她有句话说得很对:国师的地位决定了她的身份不低,除了少数几个人,对着谁她都不必低头。

  却没想到,她会出门相迎。

  郑隆的脚步略略加快了些,走上前先朝成均喻点了下头,之后朝时不虞拱拱手:“让姑娘久等了。”

  “离约定的时间还早,是郑尚书提前到了。”时不虞回了礼,伸手相请,两人并肩往里走。

  落座奉茶后,郑隆笑道:“京城这两日真是热闹得很。”

  “确实是好大一场热闹,不知郑尚书看得可畅快?”

  郑隆轻轻摇头:“感慨更多一些,若是有得选择,谁愿意自己效忠的君主如此昏庸不堪。尤其是有那般英明神武的启宗在前,更将他贬入尘埃。”

  时不虞就喜欢和郑尚书这样说话不藏着掖着的人说话,她当即问:“那不知,计安在郑尚书眼中是什么样的人。”

  郑隆也真就敢说:“于读书人来说,科举取仕不说是世间最公平的方式,但也称得上相对公平。就算天赋绝佳,也必须是真正埋头苦读过,为之千辛万苦过,才能一路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考中进士。我不赞叹安皇子被点了探花郎,却想称赞他一路坚持下来的心智。”

  郑隆笑了笑:“多少读书人是全族供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算这样也不一定能走到最后。而安皇子却绝不可能只读书就够了,多少事在分他的心,他却仍旧能考中进士,无法想象这些年他吃了多少苦头。正因为读书人都知道这其中的千难万难,所以文人对他颇为服气。再加上之前在京城打下的好名声,坊间对安皇子的评价极高。”

  时不虞笑了笑,坊间风向从不曾脱离她的掌控。

  郑隆也笑,继续道:“原以为安皇子只是个文士,没想到今日的战报给了我们好大一个惊喜。许容文不算是个能开疆扩土的大将,固守的本事还是有的。要不是太师举荐了他前去当主帅,大佑失去的国土可能不止这些。可安皇子一到就夺回了两城,这绝不是用一句打了蒴满一个措手不及可以解释的,如果只是这个原因,最多夺回一城。”

  郑隆看向对面微笑着点头的姑娘:“当年的启宗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却不知安皇子能有几分先祖风骨。”

  “郑尚书这么说就有失公允了。计安今年才二十一岁,启宗得着这个评价的时候可不是这个年纪,要比,当然是同等岁数下比出来的才公平。”

  时不虞轻轻旋转着杯盖:“而且,启宗那时候虽然也是群狼环伺,却自小就被当成太子教导,还被母族倾尽一切护着。计安有什么?”

  时不虞轻笑一声,眼里却没有笑意:“他只有一个执拗疯狂的丽妃,以及被丽妃威胁不得不支持他的邹家。担心被外祖辖制,他十三岁开始就暗中自己训练人手,不再全部依仗邹维。知道做大事需要大量银钱支持,早早就开始做买卖,铺子都开到了丹巴国和扎木国边境。可就算如此被分心,他仍能高中进士,启宗可中进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