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惊动官家(第2页)



    见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王曾也是满意的开怀大笑。虽然此时自己也有私心,自己刚回京师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根基未稳,不想看到朝堂动荡。但自己也确实起了爱才之心,不想因为此事刚刚回京任御史的庞籍受罢免,而且今天见到了土豆,更加坚定了他保住庞籍的心思。



    若土豆之事真的成了,他王曾何尝没有一份举荐之功呢?大家都有各自的利益谋划。大家互不影响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这朝堂之上,那便是同路人了。



    想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就要起身回府。



    不过临走前还是小心的嘱咐了一句,“此时事关重大,确实不宜惊动更多的人,按照你的想法,李相公和吕相公那就不先通报了。不过官家去年刚刚亲政,正事年轻有为锐意进取的时候,若是真到了成熟的时候才通知官家,时候被官家知晓必当怪罪。不如事先给官家通报一下,让官家心里有个底,就算不成,官家也不会怪罪。此事你就别管了,老夫回去写个私密札子递给官家说明此事。时候不早了,老夫回去了。”



    说完也不犹豫,起身大踏步的往外走。



    庞籍立刻起身跟随,相送到府外,才看着王曾一行离开。



    庞籍然不住的摇了摇头,“得,这举荐之功,又多了一个人!”



    不过王曾身为相公,也不会分啥功劳,顶多是讨官家欢心就是了,不过此事若成,到时候只怕会得罪了李迪吕夷简二位相公了。



    管他呢,抱住王相公这条大腿就行,至于李迪,因为范讽一事早就得罪了,吕夷简那边在慢慢解释吧。



    这朝堂之事,哪能面面俱到谁都能不得罪呢?



    想通了一切的庞籍回到院子内继续伺候土豆苗去了,这可是他的宝贝了。



    而回到府内的王曾,立刻到书房写了一封给皇帝的密信。



    然后唤来一个人,叮嘱道:“把这份札子送到宫里,交给官家身边的押班,让他务必转交到官家手里。”



    王曾亲自写给官家的札子,没有什么波折,很轻松的就放在了大宋官家赵祯的案头,听说是王增递进来的,赵祯还是认真的拿起来看了看。



    札子上的字不多,很快就看完了。大宋赵官家的脸色却变幻的厉害,一会皱眉,一会欣喜。



    然后拿起札子站起来又来回的走个不停。



    刚刚二十五岁的赵祯还没有太多的稳重,一边急匆匆的来回踱步,一边又忍不住看了看札子上的内容。



    惊喜,忐忑,各种情绪交织出现在这个年轻的帝国皇帝脸上,隐隐的对上面的内容有所期待,却又不敢真的相信上面所写的事情!



    略显稚嫩的脸上过了许久才重新变得坚毅起来。



    像是做了什么决定一般,对着身旁躬身站着的太监吩咐道:“张押班,帮我更衣!去通知王曾王相公,一起去庞籍府中探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