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范仲淹的当面指责(第2页)

 无奈皇恩浩荡,我身为朝廷命官,不能抗旨不尊。只好把事情全权托付给其他同僚,我简单收拾了下行李,片刻不敢耽搁,一路快马加鞭的赶回了京城。领了告身官服之后,马上就来军器监上任,却被告知之前的最高管事,咱们军器监少监竟然三天两天的不来,本官在此坐了一上午,想着不要冤枉了好人,再等等看,没想到啊,果然如此。

 若是本官不来,郝少监,你是不是一直都不用来?!在其位谋其政。郝少监,你年纪轻轻,可不要白白辜负了朝廷和官家的厚爱!哼,本官这里要有个说法,不然,咱们就不是在自己衙门打嘴仗了,我要到官家面前去问问,这就是他破格提拔的青年才俊么?这就是把本官急召来的重要部门么?!”

 一通话说完,不光是郝仁有些哑口无言,就连一旁的韩琦和张方平也是有些慌乱。

 赶紧的出声劝阻范仲淹,军器监的事情,自家人关起门来处理,千万不要闹大,捅到官家面前,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也给整个军器监抹黑。

 如今军器监初创,可不能经受这样的的事情。

 好说歹说,韩琦和张方平才算是稳住了范仲淹,

 郝仁也是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反驳,若是换成其他人,郝仁早就冷嘲热讽的怼回去了,

 他现在在官家赵祯和王曾面前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这闹到官家那,自己也不见得会吃亏。

 而且换成别人,自己多多少少能找到攻击对方的点,毕竟人无完人,在大宋官场混迹的,真要细算起来,谁身上没点污点呢?

 可对方是谁啊,范仲淹啊,他的这一番话,自己还真没法反驳!

 对方可是说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啊。

 换成别人,还会当成只会夸夸其谈空想之人的大放厥词,偏偏对方确确实实的是在完美的践行着这样的话。

 范仲淹在后世被尊称为范文正公,也正是因为他死后的谥号为“文正”,才拔高了这个谥号的含金量,

 “死当谥文正”成了后世文臣的最高成就。

 司马光对于这一谥号大加赞美,认为“道德博闻曰文”、“靖恭其位曰正”,“文正”这一谥号代表着对一个人文化修养、道德境界的最高认可。

 司马光对历史文化的解读还很是权威,还曾编写了《资治通鉴》这一历史巨着。他都这么说了,这一说法也算是盖棺定论了。

 虽然后来司马光死后的谥号也是“文正”,但真正拔高这个谥号在文人心中高度的,还是范仲淹。

 面对如此一个道德品质高尚,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的人提出的质问,

 郝仁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什么好的理由反驳对方。

 尤其是从道德品质或者其他污点方面找角度。

 一时间竟呆立当场了,心里头只有一个想法:谁他妈的把他调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