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虾1号 作品

第347章 生存之法,大自然的教课(第2页)

 


    “我们没有办法参与其中,只能站在这里远远地观看,不论它们的结果如何。”
 


    南方颇为冷漠地说道。
 


    小悠诧异地抬头看向南方,没有说话,随后也是再次看向场内。
 


    “哈!!!”
 


    猫鼬斩先是朝着饭匙蛇低吼一声,随即立马扑向了眼前的猎物。
 


    霎时间,饭匙蛇突然睁开双眼,就在猫鼬斩即将扑到自己身上的那一刻,它立马摆动自己的刀锋长尾,上面带着紫色寒光,狠狠地刺向了猫鼬斩的后背。
 


    毒尾!
 


    饭匙蛇好像算准了猫鼬斩的突袭,毒尾的时机抓的恰到好处。如果猫鼬斩不及时闪避开来,锋利的刀尖必定会扎它个透心凉。
 


    这让南方觉得,饭匙蛇之前的虚弱好像都是它故意装出来,好勾引猫鼬斩的出现一样。
 


    事实也确实如此。
 


    纵横整个橙华森林的饭匙蛇,早就对这只同样是霸主一方的猫鼬斩极其的不顺眼。
 


    它们对于互相的实力和性格都有着一定的了解。
 


    两者交手数次,互有胜负。
 


    但想要彻底击杀对方,还是相当的困难。
 


    这一天,猫鼬斩在觅食的时候远远地就闻到了一个熟悉而又讨厌的味道。随后就发现了正躲在一个洞穴中休息的饭匙蛇。
 


    猫鼬斩二话不说,立马顺着方向,就要去寻找自己的这位‘老朋友’。
 


    饭匙蛇也不是吃素的,在猫鼬斩刚刚靠近的时候,同样也是发现了它。
 


    于是,一场宿命之战就此展开。
 


    它们互相怒气叠满,势要于此次彻底清除对方。
 


    而这次,饭匙蛇因为一个失误,被猫鼬斩差点划透了肚皮而受了重伤。
 


    不过,饭匙蛇也是个狠角。
 


    利用这个伤势,打算来个诱敌深入。
 


    事情也正如它想象般那样进展。
 


    但老练的猫鼬斩怎会如它所愿。
 


    只见猫鼬斩借力在空中翻滚一圈儿,险而又险地躲过了毒尾攻击。
 


    饭匙蛇趁势追击,张开血盆大口,就要将猫鼬斩给拦腰刺穿。
 


    猫鼬斩丝毫不惧,竟然主动伸出自己的左手,直接迎上了饭匙蛇的毒牙。
 


    “噗呲!”
 


    鲜血飞溅。
 


    猫鼬斩不顾疼痛,右手蓄力,转身一爪!更是直接轰在了饭匙蛇的脑袋上。
 


    撕裂爪!
 


    饭匙蛇头脑有些晕眩,但还是没有松口,更加死死地咬住猫鼬斩的左臂,调动全身剧毒,不要钱似的疯狂朝着猫鼬斩的体内注入。
 


    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
 


    ‘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猫鼬斩深知这个道理。
 


    它的右爪闪烁出暗黑色的幽光。
 


    暗袭要害!
 


    猫鼬斩正中目标,凶狠地朝着饭匙蛇的腹部,也就是它的心脏部位,一爪又一爪的猛击。
 


    尽管已经血肉模糊,饭匙蛇还是不肯放口。
 


    它在赌,谁先将谁耗死,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这只饭匙蛇,要结束了。”
 


    南方在一旁说道。
 


    小悠看着南方有些不解。
 


    身后的两位女士,在看到如此血腥的一幕之后,已经早早退后躲到了安全位置,一眼都不想再看见。
 


    “这只猫鼬斩的特性应该是免疫。”
 


    “不然的话,在如此巨量的毒素之下,猫鼬斩早该凉透了。”
 


    “饭匙蛇不应该不知道这一点。”
 


    “也许,这只是它最后的不甘与挣扎吧。”
 


    话音刚落,只见原本同样死死缠绕着猫鼬斩的饭匙蛇的身体渐渐脱力,最后更是直接瘫软滑落到了地面之上。
 


    它的眼睛逐渐失去了颜色变得黯淡无光。
 


    咬住猫鼬斩左臂的巨口也是慢慢松开,无力地跌了下去。
 


    这场宿命对决,最终在这种搏命的状态下,分出了胜负。
 


    猫鼬斩舔了舔自己的手臂上伤口,再次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南方与小悠。
 


    以胜利者的姿态,拖着饭匙蛇的尸体,消失在了两人的视线中。
 


    “那只饭匙蛇最后会怎么样?”
 


    小悠的声音有些颤抖。
 


    “可能,会尸骨无存吧。”
 


    南方并没有避讳。
 


    这是这些初出茅庐的新人训练家们,必须经历的一课。
 


    南方并不是性格冷漠,作为半个医师的他,早已见过了无数这种场景。
 


    宝可梦们也是生物,它们也有着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归宿。
 


    它们也会如同这世间万物,有着走向消逝的那一天。
 


    自然之法,物竞天择。
 


    优胜劣汰,只为自己能寻得一方安逸。
 


    几人再次启程,只不过氛围多少有了些许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