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太后手诏化解危机(第2页)



    “嘿,皇哥哥”!



    徽宗被这尖细的叫声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原来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郑国公主。徽宗侧转身,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说:“不得调皮,躲在这里干嘛”?



    郑国公主说:“我要跟皇哥哥去看新状元呀!



    徽宗一听,脸上的严肃顿时换成了喜乐,说:“好呀好呀,你也看看你皇哥哥的眼光,点的状元咋样?可是,我可要把话说下,你皇哥哥我,可是要去主持大型宴会的,你又不能跟着去,这怎么办?”



    郑国公主说:“我才不屑跟你去呢,我自己去”!说罢,就带着她的丫鬟,一蹦一跳的向集英殿跑去。



    自打皇上带着梁师成去了慈德宫,章惇、陆佃和杨光华就站在那里,刘太林等六人一直跪着。没有皇上的旨意,谁都不敢说话,也不敢随便挪动,静静地等着皇上回来。各有各的心事,各有各的期盼。



    杨光华背对章惇和陆佃站着,两眼始终盯着慈德宫方向,期待着皇上尽快回来。他的脑子里还在回放着刚才太后对他说的那些话。他预感太后一定会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



    章惇呢,没想到这个小皇上竟然又去找太后决断。他无法预料,太后如果不接受这六人的请愿,会如何处理他们?刘太林会不会把幕后的人供出来?



    只有陆佃,抬头望着碧蓝的天空和悠闲的白云,不时挪动一下双脚,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觉得这些人实在无聊、完全是自讨没趣。



    正当那六人跪得双腿酸痛近乎难忍、章惇等得烦躁不安时,徽宗踏着轻松的步子回到了他们面前。徽宗刚刚站住,梁师成已双手端起太后手诏,递给章惇,“太后说,请宰相宣读太后手诏”。



    一听这话,章惇的肩头轻轻抖了一下,接过太后手诏,走到六人近前,宣道:“太后手诏”!



    跪着的六人,立即站了起来,垂手低头;陆佃和杨光华原地肃立,俯首静听。



    章惇宣诏:“奉天承运,太后诏曰:大宋京都报发表的杨光华所写报道,一字未提先帝,何来诅咒先帝?预测即位帝尊,有根有据,且符合事实,怎能以妄猜而论?以此为据,妄议杨光华所谓罪名,实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杨光华文章才华冠绝天下,殿试成绩遥遥领先,状元确为实至名归。杨光华德行不容诋毁、才学毋庸置疑。刘太林等人所为,实为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妄下断语。着御史台协同吏部查实,刘太林等六人若属听信传言、行事不慎,可予口头警示,免予处分;若为受他人指使或受人蛊惑,需追查幕后之人,连同此六人一起处分;若实属有意诬告陷害,当严惩严处绝不姑息!”



    当听到最后一句时,那六人几乎同时震颤了一下,最后边一瘦猴般的人瞬间脸都青了。



    此时,梁师成又插上一句:“太后还有口喻:“此事由宰相章惇处理”。



    章惇应道:“谢太后,章惇遵旨”。



    说罢,转身对着那六人说:“刘太林,你们六人先回家候着吧,调查期间各自在家静候,哪儿都不许去,好好配合调查,听明白了吗?”。



    那六人几乎全是颤着声音,一起说道:“明白了,谢皇上、太后”!然后向徽宗行礼,满脸沮丧地转身走了。走在最后面的瘦高个,在转身的一瞬间,脸上竟然挂着泪珠!



    徽宗昂首挺胸,只对杨光华使了个眼色,说了一声:“走,去集英殿”!



    到大殿门口,徽宗又回头说:“杨光华,要好好表现,给太后长脸哦”!



    杨光华的心情此时本就超好,一听皇上如此叮嘱,忙应道:“皇上放心,一定不辜负太后和皇上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