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首秀应对宰相难题(第2页)



    晚上,回家吃过晚饭,就动笔写了起来。脑子转得快,手下运笔也快,一口气儿就把文章写完了,足足三十页。当他放下毛笔伸个懒腰,站起来往外看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亮。此时才感觉困得难受,就闭上眼睛往床上一躺,合衣睡了半个时辰,被娘叫起来胡乱吃了点早饭,就收起稿子坐上了杨震的马车。



    上班之后,杨光华刚刚坐下,袁不凡就扭转头问:“怎么样,文章提纲拉好了吗?如果不介意,把提纲让我看一下?多一双眼睛也许能多一点思路吧。”



    杨光华站起来说:“谢谢袁大人,我已经写完了。”



    袁布凡一听,似乎倒吸了一口凉气,愣愣的问道:“啥?写完了?”



    “嗯,写完了。”



    “宰相给你的时间是三天呢,你一天就写完了?”



    杨光华说:“是,但是我还没修改。我改完了,您再帮我把把关吧”。



    袁布凡说:“你改好之后,我就不看了。宰相特别交代了,他要看你原汁原味的稿子。先改吧。你修改好了给我,我去交给宰相”。



    于是杨光华就用了一上午的时间,修改了两遍。下午一上班,杨光华就把修改好的稿子,交给了袁布凡。袁布凡接过稿子,数了一下页数,定定的看着杨光华说了一句,“你这可真是神速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写文章这么快的呢”。



    杨光华也笑着说,“啥神速,不龟速就不错了。我是昨天夜里写的,一夜没睡”。



    袁布凡伸了伸大拇指说,“好,好样的,怪不得皇上都说你是才子呢。这样我就直接给宰相送去了”。



    杨光华对自己的文章还是有相当高的自信度的,只不过这是他职业生涯的首秀,又是宰相命题作文,文章的观点跟宰相不太相同,所以宰相能不能看得中他心里没底。袁布凡的称赞,他虽然听着好听也很高兴,但是总觉得袁布凡是刻意的吹捧。



    袁布凡去给宰相送下稿子,很快就回来了。只说了一句:“宰相一看你这么快就完成了,很高兴,宰相看完了会专门跟你谈的”。



    下午过半的时候,宰相的秘书吴卫过来,叫他到宰相办公室。杨光华就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章惇的办公桌前,行过礼,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等着章惇发话。章惇依旧没给他让座,一甩手,把那篇稿子抛在他的面前,脸色严肃地看着他说:“你写文章的速度挺快呀。那你先谈谈,对我给你出的这个文章主题是怎么看的”?



    杨光华回答道:“我理解宰相的意思,是想论证一下熙宁变法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地位,同时要阐述清楚,当朝运用熙宁变法成果的意义,以引起皇上对熙宁变法成果运用的重视,以便于推动熙宁变法在当朝的运用和发扬光大。”



    章惇端坐着,听着杨光华阐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直到杨光华没了声音,才问道:“完了?”



    “汇报完了”,杨光华说。



    章惇又问:“那你写的内容还记得吗”?



    杨光华说:“记得啊,都记得”。



    章惇接着说:“好啊,好记性。但你的文章写的什么呢?你能不能说一下你这样写是什么意图?我仔细拜读了一下你的文章,怎么感觉跟我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呀,嗯”?



    杨光华解释说:“宰相说的是。我的观点,跟您的观点确实有距离。我是这样想的:熙宁变法的成果非常丰富,意义非常重大,这个我已经在文章里充分阐发了。这些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可以借鉴,有些成果也可以拿过来运用。实际上熙宁变法之后,特别是先帝在位,许多方面都是按照熙宁变法的路线走的。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现在我们应该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形势和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对熙宁变法成果如何运用,而不能照抄照搬。我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就是体现这样一种观点”。



    听完这话,章惇的脸色开始变暗,显然,已经来气了,感觉象是夏日暴风雨的前奏。杨光华并不怯,而是仰脸看着他,等着暴风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