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达 作品

第52章 赤心为君献大计(下)(第2页)



    徽宗又问:“那该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杨光华说:“要解决面临的问题,就要系统性的思考,不能单打一。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战略和长远的思考。皇上您看是不是这样,解决人的问题,无非是从两个方面解决,就是一抬一压,达到一强一弱。一抬和一强,就是抬升皇上的力量保证皇权得到加强;一压和一弱,就是压低宰相的力量弱化相权。人的问题无非就是职位和身份。皇上您得利用您皇上的权利提拔任命一批能够听皇上话的人。只要是您提拔的,您认定的基本上都会听你的。第二就是压缩宰相的人员空间。那朝廷各个衙门都有宰相的人怎么办呢?那就先把关键岗位上的人、有实际权利的人、跟宰相走得最近的人入手,以明升暗降的办法把他们调离关键岗位。比如说中书舍人这个地方本应是皇上,您的秘书部门,可是四个舍人,就有两个是完全听宰相话的;一个是墙头草,哪边风大哪边倒;只有一个是信皇上的,可眼下还不敢轻易说话。”。



    徽宗插问:“是曾肇吧”?



    “对,只有他一个是信皇上您的。”杨光华继续说“再就是吏部,是管人的,管官员提拔和任命的,可一把手却是章相的人。所以也得要把他和中书舍人这几个地方调整。先把这两个部门的人员调整好了。皇上能够令行禁止了,其他的问题再慢慢解决”。



    “第二步,那就要慢慢的削弱相权。一个办法是再配一个宰相,提拔起一个能听皇上话的人,来制衡章相,最起码强化一下皇上您这边的力量;第二个办法呢,就是物色几个敢说话、并且看不惯章相作派的人,比如右正言啊,御史啊,让他们去找宰相的问题。像曾肇记下的那一些,有很多是被枉杀的,也有的是被冤死的,还有的是被宰相逼供信逼出来的。俗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要皇上你决心削弱宰相的权力或者把这个绊脚石搬掉,那就不愁没有人来做,也不愁找不到他的毛病。这两大步走下来,就能够解决您所忧虑的这些重大问题,最起码能解决一大部分”。



    听到这里,徽宗心里亮堂了起来,似乎已经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心里也舒坦多了,甚至有点热血沸腾了,就“呼”地一下站了起来,用他那胖胖嫩嫩的手,拍在桌案上说了一声:“好啊!光华你就是有思想,还有办法。可见我当初要你做我的秘书,没有看错。嗯,就这么办,你回去把你想的给我写下来,悄悄的交给我。一定直接交给我哦。”。



    光华忙说:“谢谢皇上的高看,谢谢皇上的认可,我晚上回家去写,明天一早就交给您。皇上,小臣回去了。”



    徽宗恋恋不舍地看着杨光华,半晌,竟然站起来,挥手道:“哦,回吧回吧”!



    说罢,又从御座中转出来,走到杨光华近前。杨光华刚要迈步离开,一看皇帝又过来,就停住脚步,问道:“皇上,您还有示下吗?”



    徽宗竟然红了脸,有点羞涩地说“哦,我在想,我现在往下发什么那老家伙都给我堵回来,我怎么才能发出想发的东西?”



    “手诏,手诏啊。”杨光华笑了笑,轻轻回了一句,就行礼退出了垂拱殿。



    徽宗望着杨光华的背影,一拍自己的额头,自言自语道:“唉!怎么就没想到?手诏不用经过他们审核,不是就能发下圣旨和诏书去?杨光华呀,你可真是个珍稀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