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高俅登上太尉宝座(第2页)



    这句话刚出口,蔡京的一对牛眼,立即转过来盯着杨光华,脸上一片困惑和茫然,还有点气恼。



    张商英也是觉得莫名其妙,两眼在皇上、蔡京脸上来回扫射。



    只有徽宗,听了杨光华这句话非常高兴,立即站了起来,用他经典的姿势,右手握拳打在左手掌心,“叭”的一声:“好,我看光华这个意见好,我也是这么想的。就这么定了。”



    蔡京也立即站起来说:“皇上,臣还有话。”



    徽宗摆了摆手:“你不要说了,你那个刘景升,刚才光华就说了嘛,他懂军事吗?懂打仗吗?他打过仗吗?他在军队上待过吗?并且我已经了解了,他做代理枢密使期间毫无作为,连东南沿海发生海盗事件,他都不知道怎么去平定;高俅搞军事训练,他不但不支持,还总是掣肘,在后面说风凉话。这样的人,你能让他掌握全国军队的最高权力吗?你能让他主管国家的军队吗?你是宰相,在这种大事上,一是要跟皇上保持高度一致,第二不能光考虑自己的事。”



    蔡京一听这话,本来心里是窝了一肚子火,心里非常难受。可是他毕竟是蔡京啊,能屈能伸,善变油滑、迎合媚上是他最大的特点,因此他咬了咬牙,咽下一口有点辣味的唾沫,脸上挤出一堆笑意,双手抱拳,举过头顶,半跪下去,瓮声瓮气地说道:“皇上教导的是,谢皇上!老臣尊皇上命。”



    说罢,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不再吭声了。



    此时,张商英问道:“皇上,吏部管编制,我想请问,这个比枢密院还要高的机构叫什么名?没有名可不行啊,名不正则言不顺嘛。”



    徽宗被张商英问愣了,只好用眼色向杨光华求助。



    杨光华回以领会的眼色,说道:“刚才我没说全,也没说完。这个机构嘛,我研究过春秋以来,历朝历代的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最好叫殿帅府,因为是统帅全国军队的嘛,殿帅府的最高长官呢,称太尉为好。”



    “好!”徽宗已经是情不自禁了,几乎是喊着说出这个好字的。接着又说:“好哇,这事儿啊,就这样定下来了。名正言顺嘛,有了机构名、官名,就可以运作了。蔡京、张商英,你们帮着枢密院操作这事,光华你负责监督落实。”



    “遵旨!”三人齐声应道。



    送走了蔡京和张商英,徽宗立即在御书房的地上,又小步快走起来,一边走一边哼起了他研究了半个多月的霓裳羽衣曲。显然他非常高兴,非常得意。走了半天,突然停下脚步,跺了下脚,说,“嗨!漏掉事了!”



    杨光华忙靠近徽宗,轻声问道:“皇上,你是说?”



    徽宗右手轻轻拍打着太阳穴,很是懊恼地说:“刚才他们两个在这里,忘了一个事啊。让高俅负这个责,当这个最高军事长官,给他定个几品啊?”



    杨光华就说:“这种事,您定了让下面办就行,不必凡事都跟他们商量。不能再跟章惇时代那样,什么都由宰相说了算。”



    通过今天这事,光华看出,徽宗的权威意识明显增强了,同时,任性的特点也越来越突出了。



    徽宗听了光华的话,长出了一口气,回到座位上坐下,问:“那你考虑过吗?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