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徽宗有了新爱好(第2页)



    生活就像大自然的地理环境一样,有高峰就有低谷,一马平川的平原总会有尽头;走完了平川,就会有陡坡,也会有高原;生活又像海涛,在激情澎湃的时候,犹如海浪的浪峰;而浪峰下去,终归要化为荡漾着涟漪、放送着小夜曲的平阔海面。



    直到把端午礼品全部欣赏品鉴过一遍,一切才算恢复了平静,徽宗的生活又回到了庆典后、端午前那段时间的状态,只不过他那想要过问重大事件,处理重大问题的热情减退了不少。关注点和兴趣也有所变化,由原来的画画、写字、写诗作词,弹琴唱曲,增加了一项欣赏奇石、把玩奇石,从垂拱殿、大庆殿到福宁宫,只要徽宗能够长期呆着的地方,就都摆满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奇石和摆件儿。徽宗独自一人静悄悄地欣赏这些宝贝儿的时候,特别喜欢把那些菩提子儿啦,琥珀啦,珍珠啦串成的手链,挂在两个手腕上,最多的时候一个手腕能挂上十多串。而脖子上呢,他喜欢用小叶紫檀、黄杨等各种木材做成的大个串珠,比和尚挂得还要多,大套中、中套小,大中小粒儿的一戴一大串,还要到镜子跟前照着欣赏半天,有时会一边用手托着这些珠子,哗啦哗啦响着,一边绕有兴致的扭动身躯,跳起说不上名字的舞来,边跳边笑;有时跟杨戬和杨光华在一块,也会拿着这些奇珍异宝类的东西跟他们讨论半天。徽宗会一个一个的,按自己的理解,给他喜欢叫的两只“羊”解说这些东西的来历,功能作用优势等等,说的津津有味,唾沫横飞。



    有一天,徽宗突发奇想,让杨戬出去给他买小锤儿镯子锥子、刮刀等各种木工用具。



    杨戬甚是不解,就问:“皇上,咱们又不是木匠,买这些东西要做何用啊?买来若用不着,岂不是浪费呀?”



    徽宗笑眯眯的对着他和杨光华说,“这是秘密,朕不告诉你们。买来再说。”



    杨戬不知道去哪里买,又怕买不全,干脆就跑到一家木器店,让人家把全套木工用具装满一个大木箱,扔给人家能买三套木工用具的钱,背了回去。



    徽宗见什么用具都有,很是兴奋,就吩咐杨戬道:“去,把珍宝坊旁边那间房子收拾干净,把这些工具放到那里,再把朱缅奉献给朕的那三颗黄杨木,搬一根来。”



    房子收拾好了,徽宗又让找来做木工用的架子,桌子,凳子,然后把黄杨木和那些用具都摆在台子上,又让杨光华安排皇城司特别卫队,把守在门外,不让任何人靠近。杨戬带着人布置着,忙活着,心里满是疑惑,搞不清徽宗到底要干什么?其实杨光华已经看明白了。



    等把门关上,点亮了满屋的蜡烛之后,徽宗先拿起一把锯子,说:“小鸡鸡快来,跟我一块儿,把这块木头截断”,



    杨光华一看,就说,“皇上,您是天子,怎么能让您动手?怎么能劳驾您呢?您的手可是御手,不能受丝毫损伤的。你快歇着,让臣来。”



    杨光华按照徽宗的要求,跟杨戬吭哧吭哧,吭哧了半天,直到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才把黄杨木截成了几段。



    徽宗又说:“把这每一截都劈开,每截劈成四块。”



    杨光华心想:这黄杨木,价值连城。这样都劈成了小块块,实在可惜呀。可这是皇上的东西,皇上要你办,你就只能照办。于是两个人又继续由大分解到中,由中再分解成小块,最后都分解成了鸡蛋大小的方形黄杨木块。



    徽宗又说,“你们要想办法把它弄成圆的,你们要是不能办那就朕来。”



    没有办法,两个人只得继续工作,由方的,渐渐处理成了多边形,最后把楞、角都去掉,奋斗了两整天,两人的手掌都磨出了血泡,这才渐渐弄成了圆形、一个一个勉强算得上圆的木球。



    在两人埋头苦干的过程中,徽宗一会背着手围着他们转圈,一会又饶有兴趣地靠近他们盯着看。等木球成型了,他就拿着这些球,兴奋得像大公鸡孵了蛋一样那么稀罕,在房间里一边走动着,一边骄傲的说:“好啊好啊,朕也能做宝珠了。成功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