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芽 作品

第129章 两个丫头(第2页)

    老太太心里依旧不甘,沈家最赚钱的铺子和庄子都到了宋氏的手里。



    “放心吧,老太太,这个钱孙子还住得起,就当是我孝顺母亲了。”



    看到老太太生气,沈彦邦有些微微的窃喜。



    “那可说好了,这钱你自个掏,以后也别上我这里来哭着要银子。”



    宋氏笑道:“这孩子孝心是一等一的,我自己掏钱给两个姑娘发月例也行。”



    自然行了,老太太心里想,这宋氏手里光嫁妆银子就花不完的话。



    宋氏见老太太还是一副守财奴的样子,心里不禁觉得好笑,如今这掌家权都不知道能不能守住了,还惦记着帮沈家节约银子呢。



    李蓁蓁自从出言不逊把柳姨娘气走,这会儿再也没有说话。



    老太太看她乖乖的站着,心疼道:“好孩子,你先回去吧,刚刚那个疯妇的话你不必介意。”



    李蓁蓁就退出去了,她临走之前看了看沈彦邦,见沈彦邦没有注意自己,心里不禁有些失落。



    刚刚柳姨娘的嗓门这么大,宋氏母子肯定听到了。但是看宋氏和沈彦邦避之不提的样子,定然是没有把自己当沈家媳妇的打算。



    老太太见李蓁蓁已经出去了,才张口问宋氏:“蓁娘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宋氏无奈:“蓁娘又怎么了?”



    “邦哥儿也该娶媳妇了,蓁娘是个好孩子。”



    “还请老太太不要把我和李姑娘牵扯到一起,我一个男儿无所谓,只是怕坏了李姑娘名声。”



    “怎么着,看不上她?沈大爷就这么高贵?”老太太阴阳怪气道:“不是我自夸,我这个侄孙女儿可是个好姑娘,她在咱们府里住了这么久,大家都当她是未来的大奶奶。如今你说你和她没有关系,让外人怎么看?”



    “我本来就和李姑娘没有关系。”



    “你还当你是沈家的继承人呢?如今有了西哥儿,你什么都不是,我把蓁娘嫁给你,还怕她委屈呢。”



    “既然老太太怕李姑娘委屈,那定然要好好给李姑娘佳婿才是。邦哥儿不才,怕委屈了李姑娘。”宋氏见祖孙俩又有剑拔弩张的气势,忙开口道。



    “你们走吧,我这会儿头疼。 ”



    母子俩从老太太屋里出来,宋氏对沈彦邦道:“这李家姑娘倒真是个好的,如果……”



    “母亲,不要说这种话了,孩儿真的怕影响到李姑娘的声誉。咱们如今的情况,我只想出去闯荡一番,没有成亲的心思。”



    宋氏点点头。遇到这种事情,沈彦邦怕是心里窝着一肚子的气,只想做出点什么证明自己,的确没有这种旖旎的心思。



    两个人走着走着,就见沈清和匆匆忙忙过来了。



    “母亲,哥哥。”清和站定,问道:“可还好啊?”



    “咱们回去说。”宋氏笑呵呵的给了清和一个安抚的眼神。



    清和放下心来,和母亲哥哥一起回了正院。



    沈彦邦把带回来的两个姑娘叫进来,和沈清和说了她们的事。



    宋氏笑道:“黎大人的意思是让她们跟着咱们娘俩儿,你觉得哪个跟着你合适?”



    沈清和看了看两个姑娘,一模一样的打扮,虽然不相似却让人分不清楚的容貌,对着一个个子稍微高点的姑娘道:“姐姐就是擅长各种功夫的?”



    那女子笑着点头。



    “那就让这个姐姐跟着我吧。”



    沈清和也不客气,母亲让她选,她就果断选了出来。



    “这个擅长医理的姐姐跟着母亲吧。”



    和黎卓远那厮的打算一样,沈彦邦心道。又不禁好奇,问沈清和:“你怎么知道谁擅长功夫谁擅长医理?”



    “如果我没有猜错,另一个姐姐功夫也不错,比寻常人已经是高出一截,只不过在医理药理上懂得更多些。”



    那个女子也笑着点头。



    “你倒是说说怎么发现的?”



    “功夫好的人,眼睛都很有神。两个姐姐都神采奕奕,不同于闺中弱女子。只是这个姐姐看起来更有神采。”



    “好了,既然选了,那你就带回去。只是两个姑娘还没有名字,她们说让我们起名 。”



    沈清和笑道:“我的人我倒没有想出好听的名字,但是母亲的我已经想到了 。”



    “叫什么?”宋氏问道。



    那个女子不禁也有了兴致,也想知道沈清和给自己取什么名字。



    “母亲的丫头叫红袖,姐姐以后也是母亲的心腹,不如跟着红袖姐姐走,叫绿腰。”



    “不得放肆,怎么能给这位姑娘起这样名字。”



    “回夫人,我很喜欢。”那女子盈盈下拜。



    “名字不过是个代号,我跟着黎大人到处奔走,也有过很多名字。”



    “罢了,那就叫这个吧,等你想走的时候,再恢复从前的名字吧。”



    绿腰一笑,没有解释。她知道说了没有人会信,但是她真的很期待这种安静温暖的生活。



    “那我带着这个姐姐回去了?”清和道。



    “走吧,她们的身世不要让别人知道,谁都不行。”



    “我知道的母亲。”



    回去的路上,趁着没有别人,沈清和问这个女子:“姐姐武艺高强,能不能教教我?”



    那女子诧异:“姑娘没有必要学这个。受苦不说,好伤身子。”



    “就是想学点自保的手段。”



    “这个没有问题的。”



    回了自己屋里,清和把那女子叫来和屋里的丫头婆子见了面。



    “姐姐不如就叫玉兰好了,简单好记。”



    玉兰忙行礼谢恩。



    陈嬷嬷等玉兰出去了,才问清和道:“姑娘从哪里带回来的丫头,看起来年龄可不算小了,怕是不好调教了。”



    “我哥哥给我的,我看她举止倒是规矩,不大用费心。”



    “可是姑娘……”



    “陈嬷嬷放心吧,我有数。”



    陈嬷嬷是皇后的人,虽说一直照顾清和,清和还是对她多有提防,不敢全托一片心。



    玉簪反而让清和更放心些,想到这里,清和就琢磨着,以后让玉簪先带带她就是了。说是玉簪代替,按照玉兰的心眼儿,怕是玉簪这个师傅不过是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