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芽 作品

第222章 来犯

夏天到了,西北的夏天也比平日的萧瑟之中多了几分温柔。

 一般这个时候已经下过几场雨,草木疯长,是西北一年之中最好的日子。而这个时候也是西北大军最轻松的时候。

 夏天匈奴那边牧草丰茂,牛羊长的壮,有足够的水源和饮食,一般情况下那边不会贸然侵犯中原,所以西北大军压力会比较小。

 但是今年偏偏不同。

 前线来报,说西北匈奴来犯,忠勇伯肖庭带着一万步兵和五千骑兵前去应战,留下肖家长子肖向荣和沈彦邦在营盘驻守。

 肖向荣放心不下父亲,前去找他:“父亲,如今彦邦也算是历练出来了,不如让他在后方守着,我和父亲一起上战场。”

 肖庭摇摇头:“今天西北可以说是风调雨顺,匈奴没有理由这时候来犯,所以这次必然要打一个硬仗。”

 “那我更该和父亲一起去!”肖向荣忙道。

 肖庭叹了口气:“我虽说是一军之帅,可是也有自己的一点点私心。你如今也不小了,打你十几岁就跟着我上战场,如今也有十年了。”

 “所以孩儿更该和父亲一起上,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原来的时候,我也算是年轻气盛,从来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可是现在不行了,大约我是真的年纪上来了,我现在有些后悔了。”后悔不该把长子带到西北大营。

 “我们肖家时代武将,若不来战场,又去哪里呢?”肖向荣听明白了父亲的顾虑。

 “孩子,咱们肖家不能后继无人啊!”

 见父亲句句话说的都不吉利,肖向荣更不肯留在大营中:“不如孩儿做个先锋,替父亲探探路。”

 正说着话,沈彦邦也过来了。

 肖庭很欣赏他,见他过来,就招呼他进来:“就算你不来,我也要让人叫你呢。这几天外头一直不安分,这几天必有一战,你如今也熟悉的差不多了,这个后方就留给你守着。”

 沈彦邦道:“彦邦过来,正是要说这个事呢。彦邦自从来了大营,一直没有真正实战的机会,这次彦邦自请做个先锋,带队深入!”

 肖庭忙道:“你到底来的时间不够,对这里的地形和环境都不够了解,你也不要先着急,依着我的意思,至少要在这里呆够两年,才能够在这大漠戈壁来去自如。”

 沈彦邦急道:“那到什么时候了?总不能弟兄们都去前头冲锋,我独自在后头做缩头乌龟!我要和大家一起上。”

 肖庭点头:“这段时间你也一直和大家一起操练,表现的不错,我也很欣赏你,只是这次不同以往,这件事处处都透露着诡异,我不但不让你上,肖向荣我都不让他上,所以你放心了吗?没有别的意思。”

 “我自然知道肖将军是为了我好,可是我也愿意出这份力。”

 “我先打这个头阵,若是打的好,就让你上怎么样?”

 “好!我等着将军凯旋!”说自己有了上战场的机会,沈彦邦很是高兴。他倒不是好斗好武之人,只是自己侯府后辈,如今身在军营,需要一个机会,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沈彦邦有心求前程,肖庭很是欣赏,他不怕自己的手下有野心,就怕甘心混吃等死。

 “再等等,到秋天的时候,匈奴那边的饥荒就开始了,到时候若再有什么大的阵仗,我就带着你去,怎么样?”

 沈彦邦知道肖庭这么说,就是不肯带自己去了,只能道:“将军有用得着我的地方,随时吩咐就是。”

 肖庭拍拍沈彦邦的肩膀,沈彦邦来到西北,这半年身子骨明显比原来更强健了,真真是个练武打仗的好料子。

 第二天,又有一小队匈奴骑兵来犯,他们就是打游击战,也不贸贸然攻打城池,但是城外的百姓就遭罪了。

 他们来了之后就是烧杀抢掠,如今西北还是有些田地的,都是一些盐碱地养出来的,虽然比不上中原腹地生产力强,但是这里的郡县不收赋税,老百姓们种的粮食都自己收着,所以还是能自给自足的。城外的百姓还种着夏收的粮食,这会儿正是收获的时候,那些骑兵纵马奔驰,抢东西就算了,连地里的庄稼都糟蹋了,这就相当于断了老百姓的命根子。

 我连连冒犯,若是这个时候西北大军还没有动静,那就太窝囊了。

 这天一早,肖庭就点了两队人马,出城迎战。

 可惜这次蛮子偏偏也学会了那狡猾的战术,见西北大军出来了,马上做鸟兽散,纵马跑到戈壁深处了,等到大军撤回去,这些人又来了。

 就这样出去迎战几次,连军队中的兵士都有些不耐烦了,觉得应该实打实的打一场,给宵小们一些颜色!

 肖庭也下令处理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兵士,无奈大家群情激愤,若是不出去打一场回来,怕是大家都要闹意见了。

 所以几番挑衅之后,肖庭带着人马迎战去了。

 沈彦邦见连肖向荣都不去,也不好嚷嚷着去了,只能等着肖庭回来。

 这一等就等到了下午也没有音讯。一般情况下,夏天时候打仗很少。就算是匈奴来犯,也不过是挑衅一下,抢点儿东西就走。因为匈奴这个时候并不缺吃的,他们不愿意折损人马消耗粮草和西北大军打仗。

 而西北大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他们撵出去,双方交战的时候不多,一般半天的功夫队伍就回来了。

 一直等到天色发黑出去的那一堆人嘛还是没有出来。肖向荣有些坐不住了,就在他要去点兵出去的时候,探子回来报信了:“回小将军,整个队伍都不见了。但是队伍的马匹都在那里。我看到一队匈奴兵过去把马匹抢走了。”

 就算是像匈奴人这样马背上的民族马屁也是很重要的,更不要说从中原腹地过来的西北大军,一匹马值千金,每一匹马都很珍贵。

 “那队伍去哪里了?知道吗?你是怎么侦查的?总不至于连足迹都看不到吧。”

 “回小将军真的很邪门儿。那些战马所在的地方,还能看到马匹的足迹,旁边也有人的脚印儿。但是那脚印就在附近有,周围却没有看到人的脚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