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芽 作品

第228章 魂兮归来

退亲之后,肖老夫人就病了。

 大夫来看了之后,说老夫人忧思过甚,导致身子难以为继,要好生将养。

 老夫人急道:“只管给我开药,我的身子抗的住。大夫忙道:“这可使不得,夫人如今的身子,扛不住太霸道的药。”

 说着不过开些温补的方子就走了。

 老夫人生病的消息没有人知道,但是清和想到家里还有一根老参,觉得老夫人可能能用到,就写信给母亲,想让母亲把参送来。宋氏干脆把自己收藏的其他药也带了过来,一并探望老夫人。

 老夫人见到宋氏,还要强撑着起来,宋氏忙道:“老夫人不必如此,我是来探望您的,若是您因为我来又要把我当客人待,累亏了身子,我倒成了罪人。”

 老夫人拉着宋氏的手:“多亏了你家。我儿就是让大郎救出来的,如今清和丫头又在这里帮忙,你又来送老参,沈家的恩情,肖家无法偿还了。”

 “您说的是什么话,肖伯爷是为了咱们所有百姓守国门才牺牲的,如今肖家有事,我们尽一些微薄之力是应该的。”

 “我只恨我身子不好。”

 宋氏道:“老夫人,您一定要好好养身子。蓉蓉再好,到底年轻,没有经过事,还需要您扶持,哥儿更小呢,这个家需要您。”

 宋氏这么一说,老夫人的精神气提了一提。

 宋氏接着道:“肖将军还有几天就能到家了,您这几天好好休息,事情都给蓉蓉还有清和丫头做,到时候您要主持大局呢。”

 老夫人点点头:“那还要再麻烦清和几天。”

 宋氏笑道:“等大郎回来,我让他过来帮忙,他是将军部下,过来帮忙也是名正言顺。”

 “那自然好。”老夫人听了,又落下泪来。

 老年丧子,正是伤怀,宋氏也不再多劝,越劝越伤感,只是又嘱咐清和多干活,别偷懒,就走了。

 又过了几日,沈彦邦的西北大军已经在城外驻扎。肖蓉蓉知道父亲快回来了,就有些稳不住心神。

 清和见她精神不济,以为是肖庭要回来了,心里不好受,只能让她把家里需要准备的东西都捋一遍,分散一下心神。

 折腾,肖蓉蓉拉住清和,道:“你陪我说说话。”

 清和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两个人有一搭无一搭的说着。肖蓉蓉突然道:“我父亲马上就要回来了,你说百姓们会怎么想他?”

 清和道:“自然是大英雄,为了咱们战死沙场。”

 “他们会不会觉得父亲没有本事……”

 “当然不会。”清和忙打断她:“你太焦虑了。”

 “我只是怕他受委屈,如今回来了,看到大家误会他,他死也不能瞑目。清和,我想去接父亲。”

 清和一愣,她以为自己听错了,肖蓉蓉作为女眷,这种时候是不能出门的。

 “是的,你没有听错,我想去城外接他。我怕他找不到回家的路。”

 清和道:“你和老夫人说一句,只要老夫人同意了,我帮你想办法。”

 老夫人很豁达:“若是我身子骨好,我也想去接我儿回来。既然如此,你们去吧,只要别被发现。”

 清和把玉兰叫来。这段时间玉兰很老实,再也没敢和黎卓远联系。今天清和对她道:“你去联系一下黎大人,说想要他帮一个忙。”

 玉兰不敢怠慢,领命去了。

 时日,天光乍亮,西北大军拔营动身。

 这会儿肖家的后门也悄悄打开,几匹马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清和和肖蓉蓉都穿了一身素色衣服,头上只戴着银簪。肖蓉蓉外面还套了一件麻衣,头上一朵白色珍珠花。

 玉兰也跟着,几个人翻身上马,打马去城门口走去。几个人走的东城门。东城门因为迎着太阳,所以比其他城门开的要早一刻钟,几匹马到了城门口,城门正好打开。

 应该是黎卓远提前疏通好了关系,守门的士兵见到打马的行人也没有上前询问。几个人从官道拐了个弯,朝着北门的方向就去了。

 马上就要到了城门口,肖蓉蓉的身子有些发飘。沈清和喊道:“蓉蓉姐,拉紧缰绳。”肖蓉蓉这才定住神,在马背上坐稳了身子。

 到了城门口,大军还没有过来,几个人勒住马,在城门口守着。

 这会儿城外的百姓已经陆陆续续来了很多,大部分百姓都穿着白衣,自觉的在官道两旁站定。

 过了一会儿,就有人马的身影从远处走来,官道升腾起一阵烟尘。

 肖蓉蓉举目望过去,见烟尘中走来一队人马。翻滚的烟尘之上,隐隐约约能看到飘扬的白幡。

 虽说离得远,她也能看到那些兵士都穿着银甲,长枪上的红缨也换成了白色,战马上也扎了白色的大花,垂在马的胸口,随着走路一摇一摆。

 队伍最前头是一匹黑色的战马,战马上坐着一个身穿银甲,头戴银盔的白衣小将。小将身后是一辆四匹马拉的马车,马车上面放了一个棺椁。

 肖蓉蓉看到棺椁,就有些撑不住了。她翻身下马,跪在地上,嘴里喃喃道:“女儿来接爹爹了,女儿来接爹爹了,爹爹魂兮归来。”

 说完叩头下去。

 清和主仆也下了马,站在路边等着队伍过来。

 等到队伍走的近了些,清和能看到,前头的小将军正是自己的哥哥。

 沈彦邦这会儿脸上还残留着有几道血痕,虽说没有血污,那狰狞的伤口能看出当时的战况。

 沈彦邦手里握着长枪,枪头似乎还泛着血光。

 清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哥哥,刚刚变得有些陌生了。

 队伍走到城门口,沈彦邦一挥手,队伍停了下来。

 沈彦邦喝道:“全体待命,等待开城门。”

 肖蓉蓉看到拉着父亲的马车近在咫尺,哭着要扑向那辆马车。清和忙拉住她:“不可。”

 随着城门打开,三皇子亲自带着走出城门:“我奉父皇之命,前来迎接肖将军。”

 就有人在城门外设下祭坛,三皇子净手焚香,又行了一个大礼,才让开路来,让队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