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年轻,真好

 清明节到了。

 田凤雁回了趟向阳乡,准备给父亲上个坟,也看望一下妈妈侯大丫。

 田凤雁离婚之时,妈妈也曾劝她不要离婚,但妈妈的劝说,和其他田家人带有功利性的劝说有所不同,妈妈是真的怕田凤雁离婚以后无法生活。

 田妈妈是最典型的四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村妇女,一辈子三从四德,父亲连个正经名字都没给她起过,大丫大丫的叫着,后来上户口,就直接写上了大丫。

 田妈妈一生卑微,一辈子看男人脸色行事。

 小时候被父亲管着,结婚的时候被丈夫管着,丈夫死后儿子管着,从来不敢抬头正眼看人、说话从来不敢大声,更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的意愿。

 到了田大柱家,大兄弟媳妇林淑芹直接撂了脸子,话里话外提及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让田凤雁把冯岐山被治安处罚时要回去的那1000块钱还给他们;

 第二件事,让田凤雁弥补她们被冯岐山鸭厂拒收鸭子的损失。

 田凤雁都被兄弟媳妇的脑洞给气乐了。

 “林淑芹,你搞清楚了,那1000块钱,是八年前你女儿住院时,你管我借的,不是我管你借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家往鸭厂卖鸭子,如果损失管我要,那么往年挣的钱是不是也得给我分啊!”

 大兄弟媳妇被怼得哑口无言。

 田大柱气哼哼道:“没理辩三分,当时你已经打算和冯岐山离婚了,还逼着娘家兄弟还钱,不就是想和娘家绝交吗?你这样的二姐我可要不起。让你进来,是看在妈的面子上。现在,妈也看了,坟也上了,就不留你吃饭了,走吧。”

 田凤雁撇撇嘴,田大柱之所以让她进门,不是看在她妈的面子,而在看在她没空手、拿了礼物上门的面子上。

 田凤雁拆开方便面箱子,自来熟的去厨房煮了一袋半,还配了一根淀粉肠,给田妈妈端上来:“妈,您不是一直想吃方便面吗?我给您买了一箱,看着您吃完我再走。”

 有一次 ,田大柱的孩子吃方便面剩了些汤,田妈妈闻着那叫一个香,喝汤都喝得甜嘴巴舌的,田凤雁这才笃定妈妈爱吃,拎了一箱过来。

 之所以直接煮熟了,是因为田凤雁知道,她一走,这些吃食就会被田大柱分给自家的狼崽子吃,田妈妈还是喝汤的命。

 看着田妈妈吃完面,田凤雁又拿了一大袋药,有治感冒的、消炎的、退烧的、养胃的,还有救心丸和丹参滴丸,上一世,田妈妈就是在睡梦中睡死去了,田凤雁一直怀疑是心脏病。

 最后,又拿出了一件暗红色的大衫给妈妈穿上。

 田凤雁与冯岐山的心理隔阂之一,就是冯岐山给他自己亲妈花八九十买了这种红色大衫,却没舍得给岳母买。

 两个老人住在一个屯子,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害得田凤雁一直直不起腰来。

 现在终于买了,也算是圆了她和她妈妈的遗憾。

 看出来了,田妈妈很喜欢。

 门外响起了车喇叭声音,是何树华和他战友来接她了,田凤雁走了。

 田凤雁一离开,林淑芹就把吃食给锁起来了,并让婆婆脱下新衣服,田妈妈磨蹭着脱了二十分钟都没脱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