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冰 作品

第66章 软饭男的下堂妻(4)


  而社会改革的第一步,往往都是启迪民智。只有将人民的思想解放开来,才能让百姓认清现状,坚定改革的决心和反抗的斗志。

  而做到这一步,便是要借助文学社的报刊宣传了。

  于是,宁墨给自己取了个逍遥山人的笔名,开始撰写一些杂文、批评散文,投到文学社创办的报刊上,为了不让宁承发现,宁墨还有意与原主的笔迹有所不同。

  虽然宁墨身份是一个娇小姐,对社会现实的体察不可能那么详细,为了让文字更加真实可信,宁墨还特地每天去街市上观察,让丫鬟仆人每天将最新的消息都给她讲讲。

  再加上上一世语文149分的加成,宁墨甚至觉得,好像写文章,比做实验还简单嘛。

  等星原文学社收到这篇逍遥山人的投稿时,只觉得十分新奇。文章标题只有短短的两个字,《追逝》。

  故事也很简单。讲了一家贫苦的佃农,靠夫妻俩累死累活种植稻谷卖钱为生,家里还有一个年老体弱的老娘,和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佃农去集市上卖佃谷,因为谷价太低抱怨了两句,这下子又还不上佃租了。

  哪知道被收谷子的商人听到,直说以后都不收他家的谷子。佃农只得失魂落魄地挑着沉甸甸的谷子回家。家里的孩子还等着这次卖了谷子,爹能有闲钱给他们买点零嘴,哪知道谷子一点儿也没卖出去。

  佃农的妻子听到佃农的抱怨,一言不发。只在傍晚的时候离家了一趟。

  结果后来同村的人捎信来,让佃农赶紧挑谷子去卖,商人又松口说收他的了。佃农又急忙喜滋滋地挑

  了谷子出门。

  故事的结局也很简单,佃农去卖谷子了还没回来,三个孩子排排坐在家门口,等着爹回来带点零嘴儿,病弱的老娘撑着残躯在生火煮着不见米粒儿的稀粥。

  只有那个沉默寡言的女人,回家收拾妥当了家务,挨个摸了摸孩子的脸,就再也没回来。琇書蛧

  文学社的几人看到这个故事也是赞叹不已,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却娓娓道来,可见作者的文笔功底十分深厚。

  尤其是结尾,虽未明言,但标题中的追逝,又怎会让人不明白女人的结局。虽是讲逝,整个故事却无一字和逝有关。结尾孩子们的期待和希望,更体现不出追之一字。

  但细细品味,又觉得似乎所有人生百味,尽在这标题之中了。

  几人都被这篇小文章惊艳了一把,一致决定将这篇文章作为报纸的重点首要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