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冰 作品

第786章 愿以残烬换青山(46)(第2页)

  而这些,在二十多分钟的时间里,他都没有看到。

  先前来的那些想报考的学生,大多都是在本专业继续学习的,因此进了实验室都如鱼得水,有的甚至还质疑博士生的操作存在一定问题。

  这些在于老看来,都是认真求学的表现。宁墨这样不做自然就不会错,但也拒绝了更多的可能...

  他目光沉了沉,叫了宁墨一声,示意她跟着他出去。

  到了隔壁的办公室,于老端过茶杯,喝了一口,不紧不慢地在办公室里踱着步子。

  “小宁啊,你先给我讲讲,在实验室里的参观了一圈的感受吧?”

  实验室宁墨并不陌生,在各个位面中她也接触了大大小小的实验室,材料实验室中的设备也操作了不少。

  虽然每个位面都会有些不同,但在前些日子的恶补中,宁墨也已经将那些差异了解的差不多

  了。

  被问到感受之后,宁墨略一思索,直率地回答道:

  “实话不瞒您说,我的第一感受是...有钱...”

  一听到宁墨的这个回答,于老虽然还没摇头,但心里已经又开始叹气了。

  小姑娘啊,我这可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实验室,每个项目的意义都重大,但你只看到了有钱?

  实在不知道回答啥,说点场面话也行啊!

  宁墨接着说道:

  “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设备,还有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都是性能最好的最新代设备。学生们用的也都是1g都价值不菲的实验材料,足以看出您的实验室资金充足。”

  于老终于忍不住打断了她。

  “小宁,你说的没错,但是这重要吗?”

  宁墨认真地点了点头,看向于老很是郑重地回道:

  “这很重要。资金和设备是科研的第一步。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能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研究。良好的设备无疑是项目成功的另一重保障。这都是在科研人员能力之外的影响因素。”

  于老不做评论,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接着说。”

  “而在这第一印象之外,根据大家的实验操作和流程,我只能初步判断这是制作纳米材料的实验,通过组织表征和面向服役条件的性能测试,进一步测试材料的性能。”

  于老继续喝了一口茶,孩子是个好孩子,就是——

  “可是这些信息,你只要开口问一问,就能知道了。如果是想通过观察体现推理的话,未免过于浪费时间。”

  “的确,如果我随时问问题的话,一样能够得到解答。但是他们的实验操作存在一定的问题,过程当中没有考虑到粒子运动将会对性能产生的干扰影响,因此...”

  “那如果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没有意义,为何不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因为我不认为存在瑕疵的实验是没有意义的。不管是证实还是证伪,哪怕是存在疏漏有一定的偏差,从科学意义上,它也仍然具有实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