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高人(第2页)

 来历不明的道士口若悬河,信手拈来几句似是而非的玄妙之言,竟如魔咒般轻易迷惑人心,令听者深信不疑。

 转瞬间,大量银两便落入其囊中,而那骗术背后,又有多少无辜之人已然成为其敛财的牺牲品。

 回想起婆婆刚刚那一番话,凌瑾韵心中暗自感叹,那个所谓的道士,果然是个狡猾之徒,竟敢在人们虔诚前往寺庙祈福的路上设下陷阱,诱骗他们陷入骗局。

 如此毫无底线、丧尽天良的行为,难道他就真的不怕因果循环,遭致天谴吗

 若非她凌瑾韵细心察觉到秦砚辞所服用药物的异常,及时替换掉其中误诊的药材,恐怕纵使再连续冲上一百次喜,秦砚辞的身体也难以恢复好转。

 毕竟,医道讲究的是对症下药,只有用对了药,病情才可能逐步得到改善。

 王莲娟平日里素来勤俭持家,绝非挥金如土之人,这次为了儿子秦砚辞的病情,不惜拿出二两银子求医问药,足见其舐犊情深。

 然而,此刻看着她对被骗之事浑然不觉的模样,凌瑾韵不禁心头一紧。

 “娘,您想啊,或许正是因为先前那位郎中医术欠佳,对砚辞的病情判断失误,导致他一直服食与病症不符的药物,病情自然难见起色。现在我们改用了正确的药方,他的身体才开始逐渐好转,这正是对症下药的道理啊。”

 凌瑾韵柔声细语,边说边轻轻握住了婆婆的手。

 “至于那个道士所说的种种,其实谁都能信口开河编造一番。谁知道他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也许只是披着道士外衣的江湖骗子,靠着满口胡言乱语专挑善良百姓下手,骗取他们的血汗钱呢。”

 凌瑾韵直言不讳,字句间流露出对骗子的深深鄙夷。

 “可是……”王莲娟欲言又止,显然心中仍有疑虑。

 凌瑾韵见状,立刻接话道:“娘,您知道我为何如此担忧吗?我是怕您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轻易被那些巧舌如簧的骗子迷惑,白白损失财物不说,还可能耽误了砚辞的病情。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如果仅凭听信道士的一面之词,那这世上岂不是人人遇事便去询问道士,而无需付出任何实际努力了?”

 她的话语恳切而理智,旨在唤醒婆婆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王莲娟听罢,虽然内心仍有些许困惑,但不得不承认儿媳的话并非无稽之谈。

 如今秦砚辞的病情确实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迹象,纠结于过往已无太大意义。

 思虑再三,她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凌瑾韵的观点,决定今后不再轻易听信此类江湖术士的谗言。

 王莲娟坐在窗边,脑海中反复回荡着凌瑾韵刚才的话语。

 她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那是对儿媳深深的欣赏。

 “瑾韵,你同砚辞在某些方面还真是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