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烹饪(第2页)

 此时,与王莲娟关系亲密的邻居,笑眯眯地凑上前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是不是你家王婶的手艺又进步了?这味道,可是比过年时候的炖肉还要勾魂呢!”

 “听讲野猪肉本身带有一股子难以去除的腥味,你们是怎么把这肉弄到如此诱人,让人闻着就迈不动腿的?”

 另一位好奇的村民加入了讨论,眼里闪烁着探求的光芒。

 踏入家门,只见家中除了几个活泼乱跳的孩子和温柔贤惠的儿媳马氏、以及新进门的四儿媳凌瑾韵外,再无他人。

 王莲娟心知肚明,马氏的厨艺虽然能够保证家人的一日三餐,但要做出这样令人食指大动的佳肴,恐怕还欠些火候。

 因此,这等手艺,自然是出自那灵巧的凌瑾韵之手。

 记得昨晚,凌瑾韵固执地留下了常人视为鸡肋的猪头与内脏,信心满满地说能变废为宝,烹制出别具一格的美味,那时,王莲娟心里就有了一丝预感。

 她爽朗地笑了起来,声音里带着几分打趣与骄傲:“哪有那么夸张?不过是韵儿头在那儿鼓捣猪头和猪肠子,我原本还想扔了省事,可她说浪费太可惜,硬是要留下。孩子嘛,就喜欢这些新鲜玩意儿,我也就由着她去了。”

 话虽这么说,但言语间对这位新过门的四儿媳的满意与赞赏,却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而明媚。

 乡亲们也乐于见好,七嘴八舌地夸奖起来:“砚辞真是好福气,娶了个这么能干的媳妇回来,您这下半辈子可是有享不尽的口福咯!”

 然而,人群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喜欢找茬的声音:“秦大嫂,你给砚辞挑的这个能干的媳妇,可是让你们家那几个妯娌都黯然失色了啊!”

 王莲娟的笑容瞬间凝固,她深知,这话出自一向爱计较的沈氏之口,分明是想挑起家中的矛盾。

 不等王莲娟回应,性格直爽的沈氏已抢先一步,嗓音清亮地反击:“我们四弟妹能干,那是我们秦家的福分,自家人从来不去比较这些。婶子,我看你家儿子也快到娶妻生子的时候了,你准备什么时候给他找个像样的媳妇回来呢?”

 被直接点名的桂花婶,脸庞泛起一阵尴尬的红晕。

 她的独子狗蛋已届弱冠,却迟迟未婚,在这粮食紧俏的年代,哪家有余力置办彩礼、举办婚礼?

 又哪里像秦砚辞当年,因病急娶,只为延续生命的火种。

 桂花婶讪讪地离开人群,沈氏则轻轻呸了一声,眼中闪过一抹坚定:“哼,想在我和韵儿头之间挑拨离间,门儿都没有!”

 此时,家中的厨房内,凌瑾韵正忙得不可开交,指挥着小妹妹小晴往炉灶里添柴加火,火焰腾起,欢快地舔舐着锅底。

 她将清洗猪肠时剔下的多余脂肪,巧妙地扔进了炽热的锅中。

 随即,一把酸菜被利落地投入沸腾的油锅,“呲啦”一声脆响,伴随着袅袅升起的白烟,一股混合着酸辣与肉香的蒸汽迅速充满了整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