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迁徙的难民(第2页)

这群人一共有两千多人,大多数都是青壮年,也有一小部分女人

他们给基地交了一部分物资,换取在这里生活的资格,不过不能进基地,基地给他们提供材料,在外围搭建房屋,提供工作机会换取积分

这个决定无论是基地内外的幸存者都很满意,因为新来的这两千多名幸存者,基地又重新做了规划

将基地大门扩建的更宽了,基地大门口留下了十五米宽的空地,以后再有幸存者来就在基地大门口两侧加建房屋和围墙

这样既方便管理,也能给基地安全多一层保障

基地里有头脑灵活的,带着物资在基地大门口摆摊,那些新来的幸存者会拿物资和他们交易

第一个去摆摊的人,第一天就赚的盆满钵满,换了些生活用品和一些好一点的衣服鞋子,这些都是必需品,拿回基地里也好出手

其他人看到了也眼热,一个个有样学样,第二天去基地大门口摆摊的人就多了起来,物资也更丰富了

从此之后基地就分成了城内城外两个集市,进出基地大门都是要验证身份的,城内进出基地大门口做交易的幸存者会交一定的管理费,城外的幸存者则不用交费

城内做生意的幸存者虽然心里不舒服,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

基地里新种植的芋头5号大丰收了,基地以家庭为单位,每户发了两个,刚来的难民也有

一个芋头就有十斤左右,跟末世前的南瓜大小差不多

基地里新培育的芋头5号,从种植到收获只需要短短的三个多月,需要的水也是极少的,只要不是极端气温,基本都能存活

基地里把南瓜,红薯,土豆和芋头作为长期储备粮大面积种植,基地食堂里出现最多最便宜的也是这几样菜

基地帮助城外的幸存者也搭建了大棚,还派了专业指导队带着他们熟悉大棚种植,还给了种子

经过几年的天灾,这些普通幸存者们在吃饱的同时也在习惯性的屯粮

像基地里主打的这几种储备粮,都可以晒干,或者磨成粉储存起来,保存得当几年都不会坏,就算是不做处理,放几个月也不成问题

基地长每天最关心的就是基地安全和基地储备粮的情况,像末世前的大米,面粉和玉米这些主粮也有少量种植

主意是打米打面太麻烦了,玉米的收成也不好,基地农科所里的下一个项目就是优化玉米

毕竟玉米这种东西口感好,怎么做都好吃,营养价值也高,晒干后也容易保存,无论是作为粮食还是饲料都很不错

基地里给普通的幸存者都发了黄豆种,这种黄豆露天种植就可以,收获一般,聊胜于无,大多数幸存者都愿意种它

收货后可以直接给基地回收,基地的交易市场和基地高层的餐桌上偶尔也会出现豆腐,豆皮,千张这种豆制品

交易市场出现的最多的豆制品还是以豆浆豆腐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