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军攻城

 被割了舌头后的陈太后,自然没有了再叫嚣的能力。</p>

 帝北珩这才看向慌里慌张追过来的薛婉仪:“为何不在未央宫好好待着?”</p>

 今日一早他就派人送了信过去,让他们好好待在院子里千万不要出来。</p>

 不为别的,他怕陈氏这个毒妇对景舟下手。</p>

 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依据,就在宫宴开始之前,十三皇子帝景皓就在从国子监回宫的路上遇刺了。</p>

 这个时候会对几位皇子下手的,除了一心想找个傀儡皇子登基揽政的陈太后,就是秦妃那个一心想扶持儿子上位的蠢货了。</p>

 无论是他们哪一个下的手,他们母子都讨不到什么好处。</p>

 听帝北珩这么一问,敏感的帝景舟就以为他九叔是在责问他偷偷跑出宫来的事。</p>

 “九叔,舟儿不是故意给您惹麻烦的!我只是听宫人说皇祖母派了人抓您,舟儿心中担心……”</p>

 薛婉仪刚想开口解释,就被儿子打断道:“母妃是担心我被坏人抓走,所以才一路追了过来,九叔我们并非故意的……”</p>

 帝北珩一愣,随即心里便生出一股被人挂念的暖意来:“好,九叔知道了。”</p>

 想到刚刚死在他面前的文景帝,他又忍不住叹道:“这里没什么事了,让你母妃带你去送你父皇最后一程吧。”</p>

 帝景舟一愣,随即乖巧地答道:“好!”</p>

 对于这个便宜父皇,他心里只有一个很模糊的背影。</p>

 自打他记事起,父皇就从未来未央宫看过他,就算是来未央宫也从不进偏殿,偶尔会宠幸一下秦母妃和六皇兄,却从来不会看他和他的母妃一眼。</p>

 在外人眼里,他只是个又痴又傻的哑儿,根本就不配得到别人的关爱,哪怕是自己的亲生父亲。</p>

 所以,他会对他的死有多难过,是根本就不可能的!</p>

 帝莘对这个孩子还有些印象,见他与帝北珩如此亲厚,不由出声问道:“九弟,这位可是陛下的十六皇子?”</p>

 话落,就见帝北珩点了点头,铿锵有力地道:“八皇兄猜的没错,他就是未央宫偏殿那位装哑卖痴的十六皇子!”</p>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目光扫过目眦欲裂的陈太后道:“也是本王准备扶持上位的新君!”</p>

 此话一出,一石直接激起千层浪。</p>

 除了薛婉怡母子俩,其余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和不可置信。</p>

 丢下这句话后,帝北珩并没有多做解释,而是直接大步离开了承恩殿。</p>

 帝莘看着他头也不回的背影,微微有些若有所思。</p>

 待他走远了,他才弯下身子,笑眯眯地对帝景舟做自我介绍:“舟儿,我是你八皇叔。”</p>

 帝景舟整了整衣襟,走过去规规矩矩地向帝莘行礼道:“景舟见过八皇叔!”</p>

 见他小小年纪竟这般乖巧,帝莘差点儿就笑得合不拢嘴来,想不到这后宫居然还有如此谦逊有礼的孩子,九弟他可真是捡到个宝了。</p>

 回头看了一眼他的母妃,走过去牵着他的小手道:“走,八皇叔带你去见父皇!”</p>

 见他们一个两个都像是遗忘了陈太后一般,御林军副统领宋锦州不由皱起眉头问道:“睿王殿下,这个罪妇要怎么办?”</p>

 帝莘闻言顿住了脚步,低下头看向了乖巧的帝景舟:“陈太后弑君夺位,舟儿觉得该怎么处置?”</p>

 此话一出,宋锦州就倒抽一口凉气。</p>

 这么重要的国家大事,睿王怎么会问一个年仅六岁的皇子?</p>

 即便他不痴不傻也不哑了,可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只有六岁的孩子,说不定大字都还不认识几个呢!</p>

 他忽地又想起龙渊王方才的话,莫非……他们都是认真的不成?</p>

 按理说龙渊王乃先皇后嫡出,现在不仅破除了短命之说,才学武功都是一顶一的好,尽管文景帝临终托了孤,可这皇位本来就该他的,他就算是直接无视文景帝的临终遗旨,直接坐上那个位置也无可厚非。</p>

 而睿王与龙渊王素来交好,这些年若非有龙渊王的暗中照拂,只怕睿王也活不到今天。</p>

 是以龙渊王若要登基,睿王只会举双手赞成。</p>

 甚至朝中有不少人也会力挺他登基为帝,而他却说要拥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皇子为帝……龙渊王此举,着实令他有些想不明白。</p>

 与宋锦州的不可置信截然相反的是,帝景舟的母妃薛婉仪却是一副异常紧张的样子。</p>

 景舟是她一手带大的,识文断字也是她教的,儿子心里怎么想的她基本已经能猜到一二了。</p>

 薛婉仪生怕他不小心说错了话,会给他们母子招来杀身之祸。</p>

 正想出声阻止,却见儿子皱起小山般的眉头想了想,认真答道:“回八皇叔,舟儿认为凡触犯律法者,皆应按照律法来处置。应该先把犯人关押起来,罪行应该等到早朝时,按照三司会审的流程由国法来定。”</p>

 这话一出口,帝莘和宋锦州皆是一愣,他们没料到这番话居然会从一个六岁孩子的嘴里说出来。</p>

 薛婉仪也在心里狠狠松了一口气,她还以为儿子会说直接处死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