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再离间(第2页)

 赵国一直是秦国劲敌,这想必是极难了,不知道你需要什么。” 王翦笑道:“王上。

 赵国是秦国劲敌,但赵王不是您的劲敌。

 臣若是出征赵国,赵王一定会让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率兵抵挡。

 您在赵国生活多年,想必知道李牧的威名。

 若是李牧率兵,臣依旧能胜,但打完赵国恐怕不能立刻组织攻洛了。

 臣需要您在合适的时机,派遣使臣带着重金前往邯郸城贿赂奸佞郭开,仿效武安君旧事。

 让赵国换将。

 圣人不会犯第二次错误,但愚蠢的人会。

 赵王就是这样愚蠢的人,上一次他将廉颇换掉,这一次他一定会将李牧换掉。

 李牧威望太高,换掉他,赵国军队上下定然人心浮动,军中不满,将士没有战心,臣就能一战而胜。

 赵军因为有李牧而强大,也会因为失去李牧而衰微,这不仅仅是兵法上的道理,还是兴衰的道理。

 臣有十足的把握。

 王上,赵王这样昏庸没有德行的君主,却和您这样天纵之资的圣王同生于天地之间。

 这难道不是上天要将天下赐予您吗?”

 在白起、廉颇、李牧、王翦,这秦赵两国的四名将之中,王翦真是一个异类。

 另外三人都是典型的将军,战场无敌,权斗不过关,脾气一上来,甚至刚而犯上,但王翦却老练的像个官场上的老油子。

 秦王政轻轻拍了拍王翦的肩膀,同意了他的要求。

 ……

 “擂鼓,进!”

 “再擂鼓,再进!”

 “抛射!”

 宛如潮水一般涌来的秦军,赵军果然不能抵挡。

 秦军本就悍勇,又得到了韩国的强弓劲弩,配合上秦墨的技术。

 在武器这方面大概只有洛国能超越秦国了。

 不过在李牧的指挥之下,赵军败而不溃,顺利撤回了城池。

 之后一连数月,秦军都不能攻克李牧的防线。

 秦军虽然损失不大,但士气打击却不小。

 李牧虽然眉心依旧时不时皱起,但目光之中却没有多少忧虑。

 秦军还是老样子,他的预料没错,至少守住数年没有问题,时间线拉的越长,秦国露出来的破绽就会越多。

 赵国未必没有对秦国战而胜之的可能。

 王翦同样没有丝毫的担心,这些时日他本就没有全力进攻,是故意让赵国处于优势。

 李牧在这里筹划着作战计划,却不知道邯郸城中早已是暗流涌动。

 一张无形的大网,从咸阳之地发起,跨越几千里的距离,与邯郸城相勾连,向着他身上网来。

 邯郸城。

 郭开正了正衣冠,镜中之人满脸正气,是属于一见就让人心生好感的类型。

 自古以来,就没有长相猥琐,满脸奸相的奸佞,没有一副好长相,君主怎么可能喜欢。

 当年打击廉颇之事,郭开从没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也不单单是因为秦国的金银财宝贿赂。

 廉颇不是自己人,如果廉颇功劳太大,赵国之中难道还能有郭开他们的位置吗?

 至于赵国的社稷,先不说一场战败还不至于亡国。

 就算是亡国了,看看韩国和魏国的贵族,似乎过的还是不错的。

 总比廉颇得势了之后,把他们屠杀个干干净净的强。

 郭开来到赵王宫中,赵王正和几个侍女玩“纣王捉妃”的小游戏,猥琐的笑声不断,看来很是快乐。

 见到郭开到来,于是招呼道:“郭卿也来,抓到谁了。

 寡人赏赐给你。”

 光天化日之下,君臣之间竟然荒唐至此,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一番玩闹之后,赵王才问道:“郭卿前来宫中,可是有什么要事吗?”

 郭开于是连忙说道:“上将军阻挡秦国大军,又获得了一场小胜,秦军数百人战死。

 臣得到消息,立刻就来向您汇报,希望您别担忧边境的战事。”

 实际上随着这几个月的平稳,赵王早就不担心边境战事了,要不然也不会白天玩的这么开心。

 于是摆摆手道:“武安君是赵国名将,有他出战,寡人是不担心的。”

 郭开眼中嫉妒之色一闪而过,他心中对李牧更是大恨。

 回想起廉颇和李牧仗着自己有能力,对他们瞧不起的过往之事。

 当即阴恻恻道:“王上。

 武安君的确是有定国安邦的本事,他在军中的威望恐怕昔年的廉颇也远远不如他。

 有军民爱戴,想必定能战胜秦军。

 臣听闻武安君离去前,曾经说:‘哪怕不为王上,也要为赵国的社稷和黎民而战’。

 真是忠臣啊。

 臣没有武安君的军政大才,只能陪在您身边,为您取乐,真是羞愧难当了。”

 善于接受引导,并且喜欢胡思乱想的赵王,脸色有点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