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完(第2页)

 你们的父辈没有立下寸功,只是因为和太祖高皇帝的血缘关系而得以显贵,尊荣至极,还不知足?

 难道还想要来到长安坐一坐这皇帝的宝座吗?

 还想要戴一戴这天子的冠冕吗?

 那你们就想错了!

 素王之下,苍天之下,天子唯一!

 高皇帝传给先帝,先帝传给朕,下一个天子,要由朕来确定,朕不给,没有人能来抢!

 纵然是刘氏皇族,触者,皆死。” 刘恒的声音并不高,但是其中却浸着浓浓的愤怒和凉意,甚至其中还有杀机。

 洛新在旁边一言不发,但是眼底的欣慰却越来越浓重,身为君王,不轻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素质。

 淮南王和吴王有些慌张,没想到刘恒小小年纪竟然这么狠辣,淮南王连忙说道:“陛下,我们都是汉室宗亲,是您的亲人,难道还不如那些功臣值得信任吗?

 臣是冤枉的啊,是朝中的奸臣在挑拨陛下和臣的关系,陛下您一定要明察啊。”

 淮南王一张口,吴王就感觉要遭,伱说什么不好,你说朝中有奸臣。

 吴王还想着找补,刘恒却没给他这个机会,直接大声怒吼道:“你真是个不知悔改的孽障啊。

 奸臣?

 谁是奸臣?

 你是说朕的姑父,摄政大丞相吗?

 大丞相从高皇后时执政,受遗诏辅佐先帝。

 又受先帝遗诏,一手托着大汉江山社稷,一手背负着朕,三十年间,天下宴然。

 数遍史书,这是素王第二!

 你竟然说这样忠诚的臣子是奸臣?

 把你的心肺肠子都翻出来拾掇拾掇吧,真是臭不可闻。

 来人!”

 刘恒愤怒的声音传出了好远,守在殿中两侧的禁卫立刻走上前来,刘恒满脸厌恶的摆摆手道:“带出去,按照汉律处置,朕不想再见到这两个孽障。”

 吴王还想要说些什么,说自己和淮南王不是一路的,但是卫士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直接严实的捂住了他的嘴,防止他说出什么污言秽语使得皇帝不高兴。

 淮南王已经整个人都呆住了,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我们才是一家人啊,我们才是汉室宗亲啊。

 等到二王都被拖出去,刘恒一时之间有些气喘吁吁,刚刚那种情绪的爆发对他略显单薄的身体来说,还是太过累啊。

 刘恒站在原地久久不动,洛新就陪在他的身边,也不说话,过了不知道多久,刘恒才缓缓回过神来,见到洛新还站着,连忙说道:“朕一时有些走神,姑父,您年纪大,快快坐下。”

 洛新和刘恒坐下,笑着问道:“陛下刚刚想必是有很多的思考了。”

 刘恒有些迟疑的问道:“姑父,这天下难道真的没有长长久久的忠诚和信义吗?

 为什么邦周时期有维系千年的姬姜联盟,直到高皇后时期,洛吕两家还能亲近。

 昔年周幽王失国,晋国、张国等等姬姓诸侯共同出力,使得周王室的地位再次稳固,甚至若不是僖王血色王畿,邦周甚至能够重返关中丰镐旧地。

 那时的邦周已经两百多年了,但是大汉才刚刚数十年啊,才刚刚三代人而已,诸侯王就和赐予土地的皇室离心离德到了这种地步。

 朕不解!

 朕真的不解!

 姑父您的智慧通天彻地,还请为朕解惑。”

 刘恒的眼神之中满满的都是迷茫,就这样看着洛新,洛新望着刘恒微微感叹,心中暗道:因为那是武王和素王所建立的邦周,邦周的天命就是洛氏的天命,而现在是刘邦所建立的汉朝。

 亲疏有别。

 但是洛新自然不能这么说,他微微沉吟,然后颂唱道:“素王的神灵在天上,邦周的天命万万年!”

 洛新教习过他这一首颂圣曲,百家的典籍之中也都有记载,他知道这是邦周时期最重大的场合所使用的。

 但是和现在他的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听洛新又唱道:“素王的神灵在天上,诸夏的光辉万万年。”

 邦周和诸夏。

 邦周结束就是诸夏。

 没有大汉!

 刘恒有些听懂了,又有些不懂。

 但他知道了,吕氏不是特殊的,姬姓诸侯不是特殊的,特殊的是洛氏。

 周王室和这些盟友之间维系关系的关键枢纽就是洛氏。

 “姑父。”

 刘恒再次向着洛新拜倒,诚挚道:“多亏有您。”

 ————

 在汉王朝的草创时期,东阿侯洛新是其中最关键的奠基者,他的执政时间极长,政治威望极深,治国才能极高。

 他在汉王朝第二个实际上的统治者吕后时期掌权,制定了一系列的王朝财税制度,黄老,儒家在这个时期登堂入室,当然最显赫的是擅长财政的齐法家。

 在汉文帝时期,洛新开始着手处理尾大不掉的诸侯王问题,削藩是古代历史上永恒的主题。

 中央朝廷总是竭力削减地方过大的权力,但洛新的削藩是不同的,在平定淮南王和吴王的叛乱之后,他没有直接使地方成为依附中央而存在的实体,而是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权,只是废除了先秦时期以及刘邦时期的封土方式,转而形成一种流国形式。

 从他所颁布的政令和后续的政策之中能够看出,他的目的是创造一种中央朝廷与地方之间的动态平衡,减少内耗的同时增强活力,尽力保持恒产者,即贵族阶层的战斗力,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延缓土地兼并的速度,他的改革可以说是非常成功。——《汉王朝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