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464章 帝心莫测(第2页)

 孝文皇帝和孝武皇帝爱好招纳贤才,于是得以创造功业,孝鼎皇帝和戾帝不这样做,于是造成社稷动荡。

 朕出身胶东,不曾见过西域的艰难,不曾见过并州的风霜,不曾见过天南的难行,朕是天下的君主,却不知晓天下的难处,这不是贤君所应当做的。

 朕想要得到贤能的臣子,但是天下有万里之大,于天地而言,朕不过沧海一粟罢了,想要遇到诸位贤臣又是何其难。 现在烦请四方的列侯、诸王、郡守,在伱们的郡县和国家之中,为朕选举德行良好和才能出众的人吧,朕愿意用黄金和显爵来恭敬的对待他们。”

 一道光明正大的求贤令。

 一道光明正大分润权力的诏令。

 这是皇太后第一次如此郑重的望着自己的这个儿子,刘病已静静地端坐在吕莹对面,吕莹问道:“皇帝所做的,可是深思熟虑了,招纳而来的贤才,是要给予地位的,和靖难功臣位列同班。”

 刘病已望着自己的母后,沉默了一瞬才开口道:“若是没有靖难功臣,您和儿子又如何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若是没有靖难功臣,先王的大仇此生恐怕都不能报复了。

 我想要让他们更加的显赫起来,于是赐予了他们荣耀。

 我想要延续他们的富贵啊。

 就像是高皇帝所做的那样,过分的恩宠难道是好事吗?

 那就不能过多的赏赐,那会让他们骄躁起来,那就不能给予他们一切的权力,那会让他们骄横起来。

 我不愿意他们改变,我不希望有朝一日走到刀剑相对的地步,那可真是太难堪了,这是儿子所能做的。”

 吕太后深深的望了刘病已一眼,说道:“你是个聪明有手段的孩子,所以我不愿意阻止你的施政,但聪明人通常会忽略一件事,那就是人心。

 我出身吕氏,史书之上有太多聪明睿智的君主,但是创造功业的圣主明君却并不多。

 你记住,永远不要让天下人认为你是一个刻薄寡恩的君王,即便你能横压天下。

 如果臣子以为你刻薄寡恩,那你就再也得不到尽忠之臣,而尽是为利之徒,若是幸运尚且有心怀社稷之人,若是不幸,就只剩唯唯诺诺之人。

 一个刻薄寡恩的皇帝,会毁掉百年的恩情培养。

 戾帝祸乱,败坏社稷,汉室天下有倾覆之危。

 因为高惠文武的百年遗泽,于是有靖难诸侯起事,诛杀独夫,又不恋权位,还政汉室。

 昔年周室诸姬辅佐周懿王,尚且要求懿王迁都到洛阳。

 靖难诸侯没有要求迁都,是因为他们真的想要兴复汉室。

 这是不逊色于迎你上位的恩情啊!

 如果你背上了刻薄寡恩的名声,如果你清算了靖难诸侯,如果忠臣的一腔热血被残酷扑灭,昭昭史册之上,会清清楚楚的记着。

 曾经有一群人挽救了汉室,然后晚年凄惨。

 等到再有这等社稷倾覆之祸时,就再也没人来挽救汉室了!

 你明白了吗?”

 刘病已耳边依旧在回响着母后的言语,三月的长安城还有些寒冷,但冬日的光却很是温暖,他望着巍峨的未央宫以及整座皇宫,然后抬起自己的双手映照在和煦的阳光之下,很纤细很白,但是很有力量。

 元正十五年要过去了,元封元年将会到来,这是朕的时代!

 ————

 孝宣既立,群臣奏议曰:“国不可无君,君不可无后,请选贤良淑德为后。

 吾等选关中、关东三十六家淑女,呈报陛下。

 陛下应之,可。陛下不应,请降旨,穷尽四海,为陛下纳。”

 上曰:“朕幼时遭祸,流离人间,以一旧剑活命,如今手揽赤霄,犹忆故剑,请卿寻之,朕以剑为聘,迎立贤后。”

 群臣知上所指,皆曰:“上求微时剑,此不负旧人也,不负旧人者,不负忠正良直,吾等之幸。”

 群臣遂迎许皇后,又呈旧剑,上曰:“故剑旧人,朕得心安,众卿功也。”——《汉书·外戚列传

 推书,献祭一波。

 《万兽仙尊

 仙界,万灵仙域。

 万兽岛,万兽门的总坛。

 岛屿西北角,一座山势陡峭的擎天巨峰,山脚下立着一块青色石碑,上面刻着“论道峰”三个大字。

 山顶是一座占地十万亩的青石广场,广场中央有一个百丈大的圆形石台。

 上万名幼童聚集在广场,年纪都在十岁以下,他们盘坐在蒲团上面,神情肃穆。

 一名脸色红润的青袍老者站在圆形石台上面,目光从众幼童身上掠过。

 “你们刚刚检测出灵根,是万兽门的新弟子,给你们上的第一课,就是万兽门的由来,此事要从立派祖师万兽仙尊说起,立派祖师出身干阳界东华修仙界秦国,他当时只是一名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