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554章 帝位与我何加焉!(第2页)

 现在大司马大将军要越过洛文王,竟然进爵为公,这难道不是对洛文王的背叛吗?

 大将军未曾立下什么功劳,就已经位极人臣,竟然还不满足,想要进爵为公,老夫倒是想要知道,大将军何时才能满足呢?

 封公之后是要封王吗?

 封王之后是要做假天子吗?

 还是如同市井所说的那样,大汉的天命要终结了你是上天降下的圣人,要禅位给你,天下才能太平?”

 !!! 前面一段话群臣还没觉得有什么,但是后面这一段,听得众人汗毛直立,这些市井流言在民间传一传,甚至在私下里面说一说,都不算是大事,但是直接拿到朝堂上,这里可是有史官记录的,这是注定要上史书的。

 对朝廷不满的人的确是极多,但是至少现在还维持着一个表面的花团锦簇,想要皇帝直接禅位的人很多,但是朝廷之上没人提,因为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没有人能预料未来的走向。

 赵飞燕的目光落到了王莽身上,她和王莽合作揽政可以但是篡位那是绝对不行的,然后又望向了洛琪,稍微安下了心。

 现在她和洛琪已经比较熟悉,她自认为还是比较了解洛琪性格,虽然不像传说中的洛氏子那么君子,但同样是个可以值得信赖的人。

 王莽视线同样落到洛琪身上,见到洛琪一言不发,然后幽幽开口道:“这世上总是想要做事之人,千难万难,无数的繁杂纷扰都在我身上围绕。

 唉。

 今日就在这长乐宫,向天下人表明我的志向。

 诸侯王和公爵,那不是我想要的,这些对我又有什么用处呢?

 只不过徒增天下人的攻讦罢了!

 假天子是我想要做的,这是洛文王的荣誉啊。

 但禅让,谋朝篡位,难道是我所追求的吗?

 我本来是列侯冢子,因为天下人的信任才走到这一步,若不是心中怀着光明,此刻便下殿而去。

 用阴谋诡计,用狡诈权术,抢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最终的结局就是被天下人所厌弃吧。

 我曾经听闻,在邦周时,有诸侯不远千里,前往洛国请求洛国君主成为周天子,甚至就连周天子都希望将天子之位托付给洛国君主。

 直到现在,一直都有这样的声音存在。

 如今有我进爵为公的声音,尚且有大臣前来进言阻止,这说明我的威望和功绩还不足以称公啊。

 称公尚且不足,阁下又为何污蔑我要篡位呢?

 只有伱这样的人,才会把名位看的比天下还要重要。

 这大概就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吧!

 若是天下疲敝,民乱四起,百姓衣不果腹,艰难求存,我只有脱帽去冠,承受天下人的鞭挞。

 皇帝的位置世人所追求的权位,我不屑一顾!

 我要海晏河清,我要天下一同,让世道昌盛,我要天下万民把冠冕给我送来,然后我再拒绝。

 到那时,我只说一句,‘这不是我的功绩,我只是恭敬的执行上天的谕令而已。’

 言尽于此,臣先告退了。”

 说完竟然径直向殿外走去,完全不顾及还正在召开的朝会,殿中群臣都被王莽的这一番言论所震惊,继而就是丝丝的敬佩。

 他的脚步声不曾停下,每一步的声音都仿佛踩在了众人心坎上,他一个人的身影,却仿佛比殿顶还要高!

 朝会散去,洛琪接到了太后的召见。

 ————

 忠奸难辨,这大概是王莽留给历史最大的迷雾,纵然有丰富的史料,但是王莽的形象是如此的割裂,他在一个惑主乱国的奸臣和一个为民请命的忠臣之间不断摇摆,笔者透过这些繁杂的信息望向他的本心,他只是一个始终想要堪平天下的人而已,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牺牲一切,包括他本该效忠的汉朝皇帝。——《王莽传

 ————

 莽摄大政,专权独行,阴使士人进言,以德称公,遂有卿臣昂然曰:“莽有何功?今日进公,明日进王,社稷安在?”

 莽曰:“吾本列侯冢子,唯思安定社稷,帝位与我何加焉!

 惟服于天,敬之功成矣!”

 时人曰:“莽之谦卑,乃未篡也!”

 亦有时人曰:“莽非文王,颇类伊尹。”——《汉书·王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