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568章 士宦冲突!(第2页)

 无论是以家族形式,还是以师徒传承的形式,经学门阀最恐怖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是授予士人资格的人。

 还有一点极其的可怕。

 如果一个势力完全成为了门户私计,完全堵塞上升通道,那也是好事,因为这种势力很快就会被打垮,然后被踩踏在脚下。

 最可怕的就是现在这些经学门阀,虽然看重家族子弟,但却不是完全看血统,他们相当有危机感,士人之间的竞争很是激烈,才能和品德同样非常重要。

 如果你真的别有才能,那高门的联姻、各种资助就会蜂拥而来。

 一个寒门子弟,微寒时见到豪门富贵,于是有各种远大的志向,甚至会立志为寒门开路。

 但是真有大佬提携,有娇妻美妾,有金银珠玉,有一路顺遂,有彻底告别贫寒的机会。

 有多少人会因为当初的志向而拒绝呢?

 士人集团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之所以强大,就在于他们将所有天才都吸纳了进来。

 而皇帝与臣子之间是天生就隔着一层屏障的。

 在吸纳人才,使人才有归属感这方面,皇帝永远都不可能胜过士人。

 洛川听完妻子所言,沉吟道:“前些时日,皇帝又给诸家颇多的赏赐,还请为夫出仕任执金吾。

 这位皇帝爱财如命,竟然舍得赏赐。

 而且一个九卿之位可不便宜,竟然愿意赐下,从中可知皇帝对朝堂有多不满了。

 他想要借用英侯洛氏的名声压一压士人。”

 洛倩接话道:“未果之后,他便开始用宦官打压士人,将整个士人集团都看作了假想敌,这是自取灭亡之道!

 不过还是没有想到,士人和皇帝之间的矛盾竟然大到了这种地步,陈仲举这个级别的士人领袖,而且还是有功之臣,会死于一场刺杀。”

 洛川端正了身子,“夫人,陈仲举的亲朋故旧,还有那些一向敬仰陈仲举的士子们,绝不会善罢甘休,绝对会有大批官员上书要求严惩宦官。

 以这位皇帝陛下的刚强性格,直接的对抗恐怕是在所难免了。

 我们如何做?”

 洛倩端正面前的酒杯,举起,然后一饮而下,洁白素净的宽袖遮挡住了她娇美的面容,清澈的声音传出“陈仲举的弟子和亲族可能会受到连累。

 按照惯例去做吧,将那些有公心的豪杰藏匿起来,不要让他们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因为朝廷和民间的矛盾实在是过于大,朝廷中被认为是奸佞的宦官掌权,于是普遍对被迫害的士人以及豪杰抱有同情。

 经历过王莽之乱后,由臣子掌握大权就成了一种很暧昧的事。

 皇帝在地方上可能失去了许多,但在中央和郡这一层面,大大增强,力量不是士人所能抗衡的,皇帝说杀谁就杀谁。

 而且士人和曾经的军功贵族不同。

 军功贵族是真的会提刀上洛,因为这天下有他们的股份,皇帝不行就换一个。

 这些士大夫,道家的倒是还好,主流的儒家士大夫,对触动皇位有一种抵触心理。

 在这种情况之下,士人自然被压着打,那些受到牵连的人通常会被认为是受到迫害,律法和人心产生了冲突。

 隐匿朝廷通缉的豪杰之士,是当世盛行之事。

 等到大赦时再出来,朝廷并没有能力去全部追究。

 ……

 陈蕃之死点燃了士人心中对宦官弄权的愤怒,一封封言辞激烈的文书向着台部而去。

 “仲举公是辅佐君王的贤臣,这样的大臣难道也能随意的滥杀吗?

 辽东燕国叩关,诸郡不能制,是仲举公孤身入幽并二州,整合诸郡,才使辽东燕国退却,有功于大汉社稷。

 这样的功臣,因为一封指斥宦官的上奏,就被解职,甚至杀于荒野,实在是让人心寒。

 请陛下降旨,杀指使者,流诸常侍,以安定天下人心。”

 上书一到台部,就直接被取走,所有上书都留中不发,皇宫安静地仿佛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一般。

 只是按部就班的为陈蕃赐谥号,而且挑选了一个比较上等的谥号,仿佛想要用这个来堵住悠悠之口。

 这种行径却让陈蕃的亲朋故旧愈发愤怒了。

 ————

 汉王朝走到东汉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以县一级为分割,县以上以及县以下,双方所争斗的目标完全不同,上层的争权夺利几乎不影响底层百姓的生活。

 但底层百姓的生活逐渐恶化却在无时无刻不侵蚀着帝国大厦的根基,这是最浓墨重彩的时代,小民和英雄交织的呐喊与呼喝。——《汉王朝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