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68章 天选之人!(第2页)

 “可以,我们去虎牢关挡住窦建德,等到攻下洛阳,窦建德自然只能退兵。”

 李世民的速度很快,很快就做出安排,亲自率领着三千五百玄甲军往虎牢关而去。

 洛玄夜等人自然跟随,再搭配上虎牢关本就有的两千多人,在虎牢关已经有六千人。

 这些人和窦建德的十万大军自然是少,但守城已经足够,一座虎牢关就可以比得上十万大军。

 连日的赶路,让李世民只觉颇为疲累,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巡视着这座坚城。

 他一动身,洛玄夜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李世民这不仅仅是相当守城,还想要借着这座城,对窦建德做些什么,相当李世民的想法。

 ……

 窦建德堪称火急火燎的从河北一路攻城拔寨驻扎在虎牢关之外的水畔。

 立刻就召开了朝会,他出征的时候,将赵国的大臣都带了过来,可以说是很全面。

 “唐国的秦王李世民,率领着数千人进驻了虎牢关,看来是要和我的十万大军对垒。

 哈哈哈。

 难道他以为几千人就能挡的住我的十万大军吗?”

 窦建德面对众人朗声大笑着,赵国中同样响起一阵哄笑声。

 魏征听到这些声音,只觉有些刺耳,忍不住说道:“赵王,那可是虎牢关,当年函谷关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虎牢关毫不逊色,当年有多少战争在这里发生,这座兵家重镇,不是那么好攻取的。”

 帐中笑声猛然一停滞,魏征不愧是气氛破坏者,窦建德有些不以为意的笑笑,不再说这些笑话,转而说道:“既然秦王来了,那明日就开始攻城吧,让唐军见识见识我燕赵儿郎的威武。”

 魏征坐回席位上,有些不高兴,但没再说什么,窦建德的确是仁主,但或许是因为连续的成功,让他有些自负,现在魏征的话,他有些听不进去。

 魏征尝试过几次直言进谏,要么就是根本不听,要么就是魏征后面不敢再说,他担心窦建德忍不住杀了他。

 现在真正能劝得住窦建德的人根本就没有。

 嘴上听从很简单,但心中听从却很难,窦建德对他魏征,也明明听从,但落到实处却依旧我行我素,这让魏征很难受。

 “如果右仆射在就好了,或许还能劝得动。”

 魏征口中的右仆射,正是投靠窦建德的洛氏子——洛玄照。

 如今在赵国中是绝对的高位,尚书右仆射,尚书令和尚书左仆射空缺,此番窦建德出击,他留在邯郸处理政务,给窦建德供给粮草。

 陪在窦建德身边的是洛玄云,但洛玄云年纪小,现在还没有加冠。

 窦建德将他视作晚辈,虽然很是宠爱,让他执掌赵国禁卫,但基本上是听从他关于军国大事的意见的。

 赵国中弥漫着对虎牢关的不屑,认为就算是险关,但他们可是十万大军,就算是按照兵法说的十倍围之,也已经远远超过,怎么可能出问题?

 但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们重重地一巴掌,在进攻虎牢关的首日中,赵军就迎来了酷烈的打击,伤亡惨重却连城墙都没能摸到。

 这座天下雄关,给赵军狠狠上了一课,不信邪的窦建德,又强攻了三天,但除了留下一具具尸体,却没有什么成果。

 赵军一路连胜的气势为之一空。

 大帐中,窦建德见状朗声道:“都垂头丧气着做什么?

 三天就想要攻下坚城,是不是太过于瞧不起虎牢关了?

 我军虽然伤亡比较大,但唐军难道就没有伤亡吗?

 他们人那么少,若是伤亡一大,甚至就连城墙都铺不满,继续强攻!”

 洛玄云忍不住说道:“赵王,让臣亲自带队上吧,万一能夺下一座城门呢?”

 窦建德闻言连忙摆手笑道:“玄云。

 你的兄长大唐周国公洛玄夜就在虎牢关之中,你是他的对手吗?”

 洛玄云闻言一滞,他肯定是打不过洛玄夜的,洛玄夜的武力,在洛氏一千六百年的历史上,也属于前列,尤其是洛玄夜正处于人生的最巅峰,而他的巅峰还没有到来。

 窦建德笑道:“既然如此,那便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一个统帅万一折在战阵上,那我可就亏大了,就这样轮番冲击,总能攻下。”

 洛玄云坐下去,手紧紧地握成拳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有种不祥的预感,他不知道如果赵王真的败了该怎么办。

 他回想起了河北的政通人和,回想起了河北的欣欣向荣,赵王仁义的对待贵族和百姓,现在李唐中的徐世勣和李神通等人,都应该感谢赵王。

 他回想起二哥说过的话,“赵王有些太过于仁德了,徐世勣和李神通这些人都该杀掉,不能为我所用的人才,就应该杀掉。

 他还不是天子,只有天子才有赦免所有人的权力,诸侯就该做诸侯的事情。”

 话这样说,但正是因为窦建德的仁德,二哥和他才会心甘情愿的帮助窦建德。

 如果窦建德获得这场逐鹿的最后胜利,洛氏可以从其中得到难以想象的好处。

 现在投身在李唐阵营中的四哥、五哥、六哥,都能够安全的投入赵国阵营中。

 ……

 虎牢关中,李世民等人也在谈论着窦建德,距离窦建德进攻虎牢关已经有半个月,这半个月,李世民等人就牢牢的驻守着,虎牢关还没有半点动摇的味道。

 每一日对于洛阳来说,都是一种折磨,窦建德愈发的心急,再不能攻破虎牢关,他就只能灰溜溜的滚回河北了。

 李世民则一直都在等待着一个机会。

 洛玄夜和洛玄凌靠在城墙上,洛玄凌突然说道:“四哥,今日我见到阿云了,他就在窦建德身边,二哥没来。”

 洛玄夜点点头,没说话,李世民却从墙角转出来,他巡视城池恰好听到,“青阳青玉放心,你们的弟弟,等到击败窦建德之后,便将他收入麾下,绝不会出现生命危险。”

 洛玄夜和洛玄凌行礼,而后相视苦笑一下,这可不由李世民,万一皇帝要杀窦建德那该怎么办?

 二哥和七弟不拼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杀窦建德,只要杀了窦建德,两个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要和李唐拼命的。

 如果大唐皇帝是李世民,那……

 李世民没感受到两人心中的不安,“走,我喊了人到屋中,商议一下接下来的事情,估算一下时间差不多了,窦建德应该要开始着急了。”

 李世民最擅长让别人着急,一急就容易露出破绽,然后他就可以借着这个破绽,狠狠的击垮窦建德。

 ……

 在窦建德猛攻不下的时候,有人给他提了一个意见,那就是不再猛攻虎牢关,而是绕道太行山,从太行八径进入河东。

 现在唐国的军队全部都在中原,河东空虚,只要攻下河东,就能够威胁关中。

 或者说,根本就不是威胁,现在的关中,极度空虚,窦建德甚至能够复制李渊夺取关中的过程。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是脱胎于围魏救赵之事,窦建德初听时,颇为心动。

 因为这个提议充满了美好的前景,但窦建德思索了许多,最终就拒绝了这个提议。

 在这个过程中,魏征也没有规劝窦建德,因为魏征也觉得这个办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唐国大军的确是在中原,的确是空虚,但空虚到什么程度算是空虚?

 六千唐军驻守在虎牢关,就能够让赵军寸步不前,河东的坚城也不少,晋阳等都是坚城,只要有数千兵马,就难以攻克。

 当初刘武周宋金刚能席卷河东,是因为他们碰到的是李元吉这个废物。

 但是现在守御河东的是谁?

 河东道行台尚书令、河东道行军大总管、晋阳留守,平阳公主李秀宁!

 关于这位公主的名声,天下谁不知晓,她守住河东,河东哪里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如果大军前往河东,翻越太行山,又不能攻下河东,那就要面对断粮的风险,李世民一定会从背后进攻赵军,在河东那种地方,很可能会重现当初长平之战的惨烈。

 况且他们是救援王世充而来,现在唐军之所以只有六千兵马驻守在这里,是因为王世充在洛阳牵制着唐朝大军,如果因为绕道太行山,导致洛阳陷落,那唐军就会在广袤的中原、河东、关中连成一片。

 所有的军队都能够抽出身来,鉴于此,魏征并没有劝谏窦建德接受这个建议。

 对于窦建德而言,他所想的则更是简单,他有十万大军,面对一座只有几千人的关隘,凭什么攻不破?

 只要他能够攻破虎牢关,两面受敌的唐军必然崩溃,他将可以长驱直入,不仅仅将唐军主力覆灭在这里,还可以直接得到中原。

 那个时候河东也只能投降,整个黄河以东都会是赵国的领土,他一统天下的大业基本上就能够完成。

 一切只在于这一战,一战定乾坤。

 谋士和君王的区别在于此!

 他窦建德为什么要躲?

 成为天子的过程中,就不能有什么畏惧,他难道就比那个秦王李世民差吗?

 还是他就天生不如那个李渊呢?

 这个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那个李世民,接到自己调停的信件,却置之不理,还扣押来使,不就是同样的想法吗?

 李世民也想要一战将自己和王世充都击败,成就他大唐的伟业。

 巧了!

 我窦建德也是这么想的!

 那就让我来看看到底谁才是这个时代的天选之子吧!

 河北神主袁本初,你曾经失败了,赵国被称作伪国,但河北的人心永远不会灭。

 现在我从河北崛起,依照河北的民心,建立赵国,这一次我们不会失败。

 我有河北的民心,得到民心的人,将会得到天下,这是素王所说的。

 素王上皇啊,请保佑我吧!

 ……

 夜空如洗,繁星璀璨,李世民站在城墙上,望着那黑漆漆的城外,心中思绪翻滚,他好像看到在黑夜中,有一颗闪耀着光芒的星辰升起,那个人叫做窦建德。

 李世民心中并没有什么不安,只觉得振奋,这个月的战争,只让他觉得胜利天平往自己这里倾斜,他现在已经满是自信。

 他回忆着古老的礼节,缓缓双手交叉,放在额头上,垂首。

 素王上皇天啊,请为大唐降下天命吧!

 降临在……的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