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916章 洛玄夜薨(第2页)

 见到李世民走进后,李承乾和洛君成行礼后,就离开了屋中,留给君臣二人说话,平日里父子相见总会说几句话,但今天李世民没心情,直接就让李承乾离开了。

 李世民从未想过自己会连续失去亲人,从姐姐开始,然后是父亲,而后是妻子,现在是自己的挚友,每一次的离别都让李世民心如刀割。

 他穿着便服坐在洛玄夜的病榻前,望着当初能万军丛中救自己出来的万人敌,现在脸色却苍白的仿佛随时会碎掉的瓷器。

 “青阳,朕……”

 李世民刚刚说了几个字,就说不出话来,洛玄夜却笑了起来,自顾自的说道:“陛下,你知道吗?

 在洛氏一千六百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名臣名将,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洛氏子,并不曾遇到过那个心甘情愿愿意为之奉献牺牲的君王。

 很多洛氏子都按部就班的做事,按照家风中的忠诚和义气去做事,比如我的四哥,他和陛下间有感情,忠诚于陛下和大唐。

 但和我是不能比的,因为陛下认为我是亲人,而他只是单纯的臣子,所以你会因为一些过错而两次罢掉他的相位,但我却一直能坐在政事堂首位。”

 听到洛玄夜所言,李世民的情绪稍微轻松了一些,带着些许怀念说道:“是啊,青阳你从朕年少的时候就相识,又是朕的姐夫,这么多年下来,当然不是你四哥所能比的,这是人之常情。”

 洛玄夜念叨感慨了一声,“人之常情。

 是啊,情之一字,正是如此。

 我以前说情深者不寿,没想到却应到了我自己身上。

 唉。

 每每梦中想到秀宁,我就心如刀绞,心气一散,这身体里面的内伤就压不住了。”

 对洛玄夜所言伤感,李世民感同身受,当初长孙皇后去世,他吃饭都吃不下,神色憔悴,还少见的在宫中立起高台,时不时眺望昭陵。

 一直到现在他每次想起长孙皇后,还是会落下泪来。

 洛玄夜低声道:“陛下,我怕是撑不了几天了,有些话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我薨逝后,家族就不用多说了,我劝不动你,不过君成和君卓都是给下一代留的臣子,你不要赏他们太高的官职。

 其实我唯一所担心的就是太子。

 陛下啊,你有几乎所有的优点。

 但你太过极于情了。

 我猜测文德皇后去世前,肯定说过不要赏赐长孙家,但你还是大大拔擢了长孙家,因为你想把对文德皇后的情转移到长孙氏身上。

 如果太子做出一些你不喜欢的事情,而魏王又总能讨到你的欢心,文德皇后和我都不在了,谁来劝告你呢?

 这是我唯一担心的事情。”

 长孙皇后去世的时候,不是过于担心,因为还有洛玄夜在,如果她知道洛玄夜也会这么快就去世的话,她就不会那么安然了。

 现在洛玄夜就是如此,一旦他去世,他甚至不敢去猜测,未来到底会怎么样。

 人一死,就身不由己了。

 两个最重要的人临终前,都嘱咐自己关于太子的事情,李世民握着洛玄夜的手保证道:“青阳你放心,我一定不会偏袒魏王。”

 ……

 “老祖宗,您来了。”

 洛玄夜望着洛苏,问出了一直想要问的问题:“老祖宗,您之前总是仔仔细细的看我的眉眼,是知道我将会死去吗?”

 洛苏平静说道:“生死是上天之事,是素王的领域,我又怎么会知道呢?即便知道,我也只会说一句,天机不可泄露。”

 不愧是老祖宗,洛玄夜心中暗道,但他知道,老祖宗这么说,其实就是告诉了他。

 “老祖宗,您觉得太子不足以王天下,所以才对太子说那些话吗?”

 洛苏依旧平静道:“没有什么足不足以王天下之说,李世民的这几个儿子,都差不多,没有很杰出的,最杰出的一个在漠北,一辈子都回不来了。

 只不过李承乾有些怪,没有了你和长孙的护佑,他有点难罢了。”

 洛苏对李承乾没有什么感情,他对整个大唐所有人都没有什么感情,都是完成目的的棋子,燕王恪是,太子是,魏王也是。

 洛玄夜被洛苏两句话说的有些哑然,良久低声问道:“老祖宗,太子、君成同气连枝,如果出现问题的话……

 还请老祖宗指路。”

 洛苏饶有意趣的问道:“你应该和天子说过太子的事,现在又来求我,你不相信天子的保证?”

 洛玄夜沉默了一瞬,然后艰难的点头道:“没错,我不相信陛下的保证,我对他太了解了,太子没有达到他的要求。

 以后父子还是会出问题的,李靖和魏征远远不能和我比。”

 洛苏点头,说道:“你能看到这一点,有些长进。

 性格决定命运,这么多年,李承乾的性格没有本质改变,那未来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真正的未来谁又能说的准呢?

 如果天子突然去世,太子继位,那接下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所以我从来不说什么一定发生。

 大势不会变化,但个人的命运,那不是我所能揣测的。

 你想要让我拉太子一把,顺便拉君成一把,这没问题,但一个王朝的继承人我不会干涉。

 我早就在李承乾身边做了些布置。

 如果我见到天子和太子间再次走向不可预知的失衡,我会出手,给两人一个体面。”

 洛玄夜放下心来,他有些累,“希望不会走到那一天。

 老祖宗,我有些困,不能送您了。”

 说罢真的沉沉睡去,洛苏望着脸上不断浮现死气的洛玄夜,用仅仅自己能听到的声音道:“英灵殿再见。”

 ————

 周郡王玄夜容仪甚美,高祖爱之,遂嫁平阳,晋阳首义以来,常翼太宗之右,奋不顾身,探马取将,临阵摧空,万人之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叔宝、尉迟诸将莫能及也,君臣相遇,古人谓之千载,顾不谅哉,图形凌烟,葬以昭陵,千载而下,飨兹庙食,有唐之盛,斯实赖焉。——《唐书·周郡王玄夜世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