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920章 死亡之语(不够3000字,今天会再补(第2页)

 而高昌国,也和大唐渐行渐远,乃至于阻截来大唐觐见的使臣。

 ……

 太极殿中,李世民手中握着安西传回来的奏章,在御前会议上愤然道:“高昌国王上一次来长安觐见就推脱,这一次不仅仅自己不来,甚至还阻隔其他西域国家的觐见。

 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不遵从天可汗之令的列国,应当如何做?”

 契苾何力立刻大声道:“讨伐他,覆灭他的国家,斩下他的头颅,用最严酷的刑罚来惩戒他,天可汗的威严不允许任何人质疑。

 请陛下降下圣旨,臣愿意率领大军前往讨伐。”

 契苾何力着急自然是有原因的,他虽然姓契苾,但和辽东国由洛玄星赐下姓氏的那個契苾没什么关系。

 他的祖籍在西域那一块,属于铁勒的一支,和高昌国混居。

 他很担心契苾国和高昌国搅在一起,现在契苾国的地位很高,因为契苾何力既是李世民信重的大臣,还是李世民的妹夫,契苾国可汗,也就是契苾何力的弟弟,是西域的明月汗之一。

 他很担心国中那些没脑子的贵族,会不知道天地广阔,挑衅繁荣昌盛的中央之国,虽然他已经不准备返回契苾国,生为大唐人,死为大唐鬼,但那毕竟是母国,他还是希望子民能过得好。

 契苾何力的表态让李世民很是高兴,这就是朕所信任的将军,番人出身又如何,朕的大唐兼容并包,所以才有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这样的番将,“爱卿所言,甚合朕意。

 朕决定在高昌国以及方圆一千里,设置高昌道,委任大总管讨伐高昌国。”

 这个高昌道和大唐内部的道不一样。

 在中原内部,道是州上一级的监察区,不常设官员,只临时任命,贞观元年,贞观三年,贞观八年以及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分别委任十五道监察使,去各地监察官吏施政。

 而高昌道不是监察区,而是临时划分的作战区域,就如同当初李靖攻灭冬突厥的时候是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攻灭西燕的时候,是青海道行军大总管,在一个道中,行军大总管就是最高统帅,其他行军总管,只要踏进战区,都要服从大总管的命令。

 这就是府兵制度下,大唐的作战模式,兵将分离,但又不彻底分离,既保证战斗力,又防止拥兵坐大,当然缺点也很大,但在李世民手中,这种作战模式,几乎完美。

 既对外百战百胜,对国内的负担又很小。

 对高昌作战是必须的,在大唐,即便是文官,在发动战争这方面,他们从来不会因为担心输而发动战争,如果反对,那肯定是国库没钱。

 大唐的国库如何呢?

 当然是粮仓充盈,钱货丰盈,至于百姓的士气,从攻灭西燕国后,大唐又有好几年没有战争了,现在民间完全没有厌战情绪,可谓民心可用。

 那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

 天子想要让谁来担任这个高昌道行军大总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