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929章 洛苏的真正计划!(第2页)

 灵天阁中,烛火的声音噼里啪啦作响,李承乾沉重的呼吸声,洛君成沉默着,洛苏饶有趣味的望着他,良久笑道:“你先回去吧。”

 李承乾心咯噔一下,不明白国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还是乖乖起身离开了这里。

 ……

 待二人走后,从屏风之后走出一个女子,竟然是洛君薇,她一走出来就有些震惊的问道:“老祖宗,刚才我没有听错吧?”

 这个瓜简直太炸裂了,堂堂太子竟然要主动出外就藩,连太子之位都不要了,自古以来,这种事都几乎没有。

 “李承乾对危险的嗅觉还是有的,或者是他周围人给他说过,他这是预感到自己真的危险,面对李世民又不可能用玄武门之法,所以想到了外向而生,在内而亡,在外而安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洛君薇更震惊了,“老祖宗您也觉得天子要废太子?天子应该还不至于吧,上次我见到天子的时候,还……”

 作为李世民最宠爱的郡主,洛君薇还是经常能见到李世民的,她个人感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还不至于那么不稳。

 洛苏站起身,宽大的袍服下摆拖在地上,“要以动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天子和太子间的关系,随着时间在向着深渊滑落,而能够改变这个态势的人,都已经死了。

 那未来就是注定的。

 我看天子的身体,还能活不少年,太子可撑不住那么长时间。

 你去看过她了?”

 这个她,自然就是武曌,洛君薇有机会的话,就会进宫来看望她一下。

 洛君薇不再想太子的问题,听到洛苏问,便点点头叹息道:“比上次见,有些憔悴了,皇宫,可真不是养人的好地方啊。”

 洛苏负手向前缓缓道:“人就像是花朵,再娇嫩的花,身处在黑暗中的时候,都会憔悴,希望能够有一束光来拯救自己,如果有人补上了这个位置,那就会一辈子都存在于心中。

 之后你来接替你姑姑,做宫中的史官吧,这样你接触武曌的时间会多一些。”

 诶?

 洛君薇眼中亮起了晶莹的光,“老祖宗,真的可以吗?”

 洛苏洒然笑道:“这有什么不行,让你来记录后宫之事,天子恐怕也很是放心,你可是他最宠爱的外甥女。”

 洛君薇眉间飞扬,一下子整个人都生动起来,身为洛氏一员,对史册有一种神圣的感受,她最敬佩的就是她的姑姑洛玄镜,竟然能够主持编纂史书,而现在,她也有了这样的机会。

 洛君薇匆匆离开,洛苏回想着刚才李承乾的话,心中将计划重新梳理了一下,突然嗤笑一声,“真是有趣,还真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武曌啊,你的姻缘来了。”

 ……

 李世民很放松的半靠着躺在灵天阁中。

 洛苏也在半躺着。

 殿中很是安静,只有宫娥煎茶时,碗碟碰撞的声音,清脆作响,就如同一首乐曲。

 待热气腾腾而起,李世民捧着茶杯轻饮一口,才舒口气道:“今年的冬天可真冷,也不知道朕让户部给长安百姓送的炭都送到位没有,雪后可不要冻死人。”

 贞观十三年已经渐渐过去,又是一年卓有成效的治国,“瑞雪兆丰年,来年一定又是大丰之年,希望年年岁岁,都如此,天下的百姓都能够过上好日子。”

 李世民在这里遥望着自己的江山,越想越觉得美滋滋的,“国师,你看朕这些年的治理怎么样?”

 洛苏朗声笑起来,“天子治理的怎么样,天下的百姓已经告诉你了,贞观这么多年,没有一场超过千人规模的民变,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再坚持几年,你的盛世就会超越历史上的那些,成为新的标杆了。”

 李世民闻言喜不自胜,“那魏征老小子,朕有时候想要夸耀一番,他还非要多一嘴,朕想去泰山封禅,他也不允许,说劳民伤财。”

 “最后天子还是没去。”

 李世民叹口气道:“魏征说的也没错,从长安到泰山,两千里的路途上,不知道要有多少官员接待,是真的劳民伤财,朕打个仗都要积累几年,以免让百姓家无余粮出征,这没有用纯粹的夸耀功绩,就算了吧。

 朕的功绩,也不需要去泰山,有素王的天启,素王会给朕最公正的评价,算了,算了,朕和一个乡巴佬计较什么。

 来,国师,以茶代酒,同饮此杯。”

 在现在这个世上,也只有李世民能和洛苏这么平等的说话了。

 洛苏饮下热茶后,李世民给两人倒上,就听到洛苏悠悠道:“天子是想换太子?”

 “噗!咳咳咳!”

 李世民直接一口将茶水全部往旁边喷了出去,重重咳嗽起来,殿中已经除了二人之外,没有其他人了。

 李世民盯着洛苏,“国师在说什么,朕没有这样的心思。”

 洛苏盘桓看了李世民几眼,“那看来是真的有了。”

 李世民有些恼,“国师别开这样的玩笑,太子可是储君,朕……”

 洛苏淡淡的很平静,“天子可不要说些违心之言,在我这里,是真是假,逃不过我的眼睛。”

 李世民沉默了一瞬,“偶尔会有这样的心思,但朕知道不对,所以从来没有想过付诸实行,所以朕真的没有换太子的想法。”

 洛苏再次使出了一剑封喉的言语,“十年前,你满心欢喜的想让李承乾未来继承你的帝国。

 五年前你为了表达决心,让青阳担任太子太师和太子太保。

 三年前,你依旧想要让李承乾继承你的位置。

 去年,你把魏王李泰当初一个有才华的儿子看待。

 而现在,你心中偶尔会升起废掉太子,立魏王作为储君的想法。

 时间,可真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啊。”

 真正的一剑封喉!

 洛苏只是简简单单的将不同时间线上,李世民的态度变化列出来,就直接让李世民破防了。

 只有这么强烈的对比法,才能让李世民感受到,他自己潜移默化的变化。

 李世民是真的破防了。

 他鼻孔中简直要喷出火来,但面前的是洛苏,他又只能憋回去,“国师的意思是说,朕未来一定会更厌恶太子,然后废掉他的储位?

 他可是朕的儿子啊,朕怎么会那么做,废太子的下场,自古以来都没有好的,朕不会……”

 洛苏却好像什么都没做一样,“你可是个优秀的君王,像汉孝文皇帝一样的优秀。”

 汉孝文皇帝。

 极其有名的废太子,汉九江厉王和汉武帝间的事情,就是发生在汉孝文皇帝身上。

 李世民扪心自问,如果他在汉孝文皇帝那个位置,他也会这么做,那现在的太子……

 “国师,你说的大概是对的。”

 李世民思索良久,痛苦的不得不承认这件事,如果太子再这么荒唐下去,他最后也只能狠下心来,废掉太子。

 “看来今天国师就是为这件事而来的,虽然不知道国师为什么会参与立储之事,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李世民一下子有些颓丧,一旦涉及到自己的那几个儿子,他就是如此。

 太难了。

 比打仗和处理国事都难。

 “还记得我曾经说过的话吗?有一件你无法接受,却不得不接受的事情,一件你难以抉择的事情,就是这件事。”

 李世民一下子回想起来,洛苏早就和他说过这番话,他一直都在猜测,现在想来,原来国师早就料到了今天,“国师难道能预料未来吗?”

 洛苏摇头,“不是预料未来,而是合理的推测,当河道在这里划开,那水流的方向就注定了,人也是如此,天子你不改自己的性格,太子也不改,那结果就是注定的。

 我今天和你说,而不是在过去的某一天,你想必知道为什么。”

 李世民苦涩道:“因为朕现在对太子的态度,会同意国师你今天说的这些话,如果是过去,朕不会认同,这就是国师说的时机合适吧。”

 洛苏不说话,只是倒了一杯茶,给李世民推过去,这就是默认了李世民的话。

 一件事,只有在合适的时间,才能成功。

 李世民到底是卓绝的帝王,他虽然因为被洛苏直接揭开心中所想,而受创极重,但还是强撑着说道:“朕就知道国师不会参与立储之事,想必国师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对朕说,择日不如撞日,就在这里说吧。

 希望是好消息。”

 李世民现在对洛苏还是比较了解的,他为什么能这么轻易的和洛苏说自己的心里话,因为洛苏是真的不在乎。

 “天子,你对李靖这个人怎么看?”

 李世民闻言沉吟着说道:“大唐最锋利的一把刀,锋利到朕都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朕倒是不怕他做什么,但如果朕身体不好,李靖最好是能陪着朕去地府打天下。”

 这话其实就是,要把李靖带走,李靖的年纪比较大,但身体挺好,这让李世民有些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其他将领都身体一般。

 如果李靖不自己病死的话,李世民自忖自己一定要在死前把李靖带走,让他体面的“病逝”。

 这也算是君臣一场,给李靖最后的体面了。

 在李世民当下的这个时间节点,还能这么做,真的已经相当对得起李靖,也就是李世民,如果换做其他君王,李靖必死。

 “李靖不仅仅是大唐的一把刀,也是诸夏的一把刀,折在自己人手里有些可惜了。”

 嗯?

 李世民有些疑惑的望着洛苏,李靖就算是有能力,但国师又怎么会在意一个人的生死呢?

 况且,李靖不能用,这可是当初国师自己说的,现在这是什么意思?

 “李靖现在是太子少保,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个身份,他闭门不出,实在是浪费他古往今来,能进前十的军事能力。

 如果天子你真的要废太子的话,那李靖这个太子少保你怎么处理呢?

 不如将他们两个人一起打包带走。”

 说着洛苏站起来,“天子随我来吧。”

 李世民满脸疑惑站起来,跟着洛苏走进了灵天阁的一处侧殿。

 一走进殿中,就见到无数挂着的堪舆图,其中大部分都是他不曾见过的。

 “这个是不是西域再往西的康国等地?朕好像见过类似的堪舆图。”

 李世民指着一副堪舆图问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