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太监行列(第2页)

 \"如果真去北伐公孙瓒,不只会毫无益处,反而会让原本微弱的军粮供给雪上加霜。那些豪门贵族早已心存不满,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必会选择背离于你。因此最佳途径应该是南下,夺占豫州。”</p>

 \"南下不仅可以让 区域受控,彰显你的强大实力,还可分一杯羹给现有豪族,以免他们再次反抗。你之前的扩张是因为当地贵族不愿合作;若无长远利益,他们永远不会甘心为你效力。若你前往荒凉之地辽东,豪族在无所得时,定会变心。\"</p>

 说到这里,曹操默不作声,似乎在深思李瑜的观点。而李瑜继续道:</p>

 \"你刚才也提及过扩土的原因,无非是因为豪门贵族不甘配合,长此以往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必须找到合适的利益分配,让他们尝到甜头才能换取支持。若你北上,到了资源稀缺的边疆之地,那些豪强会怎么做?没有收益只会促使他们转而背叛。所以,唯有南方才是出路,南下,直指豫州!\"</p>

 听完李瑜的话语,曹操仍旧沉吟不决。这时,程昱站出来提出疑问:“少将军此言颇有道理,但我们需明白南下风险不小,一旦被众多势力包围该如何应对?”</p>

 对于“风险”这个词,李瑜并不避讳,反倒微笑道:“风险与机遇并存,正因危难方能夺取最大收益。就如同虎口拔牙。”接着他看向曹操说:</p>

 \"主公,如果你想规避风险,何不将兵权归于天子,专心当一员将领,那样风险最低。但是,若要赢得他们的忠诚,你必须给他们足够的好处。而在我看来,南向豫州是最佳选择,虽有一定的危险性,却是富饶之地,一旦攻克就能改善全局的粮草短缺状况,配合二十万精锐军马足以稳扎稳打。\"</p>

 听到此处,曹操眼神坚定起来,决绝地说:“无谓多说,南下!尽管有风险,但仍好过坐视待毙。马上部署筹备粮草,立即备战攻打豫州。”</p>

 荀彧等谋臣熟知曹操的性格,一旦决心已定,难以更改。他们不得不认可李瑜的意见,只能服从,无法驳斥,开始忙于实施命令。</p>

 \"好的,我们会即刻行动,主公。\"离开后,荀彧等人走后,曹操的神色慢慢轻松。他看向李瑜:“此次南征,你有何具体的布局和建议吗?\"</p>

 对李瑜的能力已有了解的曹操,对于他的坚持的策略并无异议,只是希望能听到他的具体规划和执行步骤。</p>

 这样看来,李瑜想必已做了充分准备,曹操此问正合李瑜之意,正好借此机会询问具体的应对策略。</p>

 李瑜微微一笑,曹操的战略早已深深刻在他心中,战术层面他也信心满满。拉着曹操走向地图,李瑜从容地笑道:</p>

 \"主公,豫州并非险要之地,广袤平原,防守不易。当地的豪族和官员皆清楚此地难守或无法坚守。对我们的目标而言,甚至无需正面攻城,运用调拨离间策略即可不战而屈人之兵!\"</p>

 关于南下布局,李瑜早已心中无数回演,鉴于曹操决定行动,他毫无保留,将自己的布局与计策悉数摊开:</p>

 \"切勿贸然进犯,先施加心理压力。在无官方授意的状况下擅自进攻可能落下坏名声。豫州情势错综复杂,需施压观察其内部倾向,争取忠诚盟友,对于不顺服者再作打算!\"</p>

 拉着曹操审视地图,李瑜继续分析道:</p>

 \"颍川自无需赘言,现已落入我们掌控,接下来该考虑陈郡。张邈,陈郡太守,他与袁绍宿怨颇深,我们有希望拉拢。\"</p>

 曹操沉吟点头,张邈这个名字,曾听过袁绍多次提及。先前袁绍甚至直接请求曹操除掉此人,此刻若示以善意,相信张邈会接纳归顺。</p>

 \"正如三郎建议,我将率兵直取陈郡,逼迫张邈投降!\"</p>

 李瑜站起身:\"主公需要能言善辩的说服之人,或许我去更为适宜。父亲与张邈虽非至交,但也有些渊源。我亲自游说,应可收效。\"</p>

 闻言曹操大悦,承诺道:“有你同行,拿下陈郡定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