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马蹄声阵阵

 27</p>

 “我知道怎么做了,我们可以用犒赏将士的理由,向守门的士兵询问,他们必定不会推辞。”夏侯惇有了行动计划。</p>

 李瑜想了想,觉得这计划也不错,决定立刻执行。</p>

 \"好,那你去探查一下,一定要速回,确保万无一失!\" 夏侯敦点头后,不再迟疑,拿着物资,快速登上了城墙。他笑容满面地将粮食分发给士兵,表现出强烈的支援意愿,让对抗的决心显而易见。</p>

 士兵们看见食物供应者到来,心中欢喜无比,毫无怀疑地笑着将夏侯敦带上了城墙,就连镇守城墙的将军都亲自前来致谢。</p>

 “哎呀,你能来给我们送粮草,真叫人感激不尽。你们的深明大义,我们真的无以言表,只能再次表示谢意。”</p>

 夏侯惇边寒暄边悄悄观察城墙外的动静。</p>

 果如其所料,他看到外头的旗帜没有写着曹操,反而是\"袁\"。很明显,那是袁绍的手下,袁绍派人过来攻城了。</p>

 \"感谢的话不必说,我对大人您的仁德钦佩至极,他的厚道与为国为民的精神,让我们也要有所行动!\" 夏侯惇说完便离开,没有再多停留。</p>

 返回馆驿后,他向李瑜报告了所见,紧张地说道:“李瑜,你看清楚了,城外来的是袁绍的人!他们全打着袁绍的旗帜。”</p>

 李瑜闻言并未感到惊讶,冷静地点点头,这个结果正符合他的预料。</p>

 \"这样看来,袁绍急于求成。我们占据陈郡,使他在迫不及待下直接出手。这反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机。\"</p>

 夏侯敦困惑地询问:\"什么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意味着什么?\"</p>

 李瑜微笑着解释:“元让兄,你知道我们只是一百二三十人,不能硬碰硬。但当地百姓和士兵是被迫迎战,他们的立场并非稳固。袁绍的大军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内里纷乱,若我们能趁他们在内斗之时,加以离间,问题将迎刃而解。”</p>

 \"现在我们不可贸然行动,但只需引发冲突,他们承受不住压力就会暴露出矛盾。一旦他们感到恐慌和危险,便是我们的大好时机。\"</p>

 听到李瑜的策略,夏侯敦恍然大悟,由衷地感叹道:“先生,真是一位智者!”</p>

 “就这么定了,我们暂且低调些。”</p>

 李瑜目光转向窗外,听到远处战鼓轰鸣,料想必是要发起攻势。</p>

 李瑜对自己的安全不太担忧,因为在这里没人知道他,只要不出现在公众视线,风险就降低了很多,但曹操的情况就令人担忧了。他急忙忧虑地说:“主公啊,你千万不要暴露了身份!”一边默默祈祷着曹操能平安无事。</p>

 正在疾驰的曹操忽觉一阵喷嚏,似乎是感受到了李瑜的呼唤,但他急于加快行军,于是没有停留,领着军队继续疾速推进。</p>

 但没过多久,曹操心中生出异样,远方隐约传来战鼓之声。他立即勒马止步,询问部属:“你们听见了吗?前方发生何事?为何会有战鼓声,难道是有战斗发生?”</p>

 左右将领纷纷回应:“我们确实听到了战鼓!”“声音来自何方?主公,暂时驻足为宜,由我带人去探查究竟。”</p>

 曹操点头同意,停下脚步,派使者前往前方侦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前方有人攻打城池,会是谁做的?”他对局势愈发好奇。</p>

 就在曹操疑虑之时,他手下的士兵已侦查完毕汇报:“主公,我在前方窥探,最少有数万人在此扎营,且皆打有‘袁’字旗号,推测为袁绍所率之军!”</p>

 闻此,曹操内心的不安加剧。袁绍竟先行动手攻击,局面危急。“若是孤军奋战还好,只是眼下带数千人,怎敌他数万大军。”然而,李瑜和夏侯敦仍身处城中,若他独退,二人恐性命难保。</p>

 曹操为人阴险狡诈,“宁让我负天下,不让人负我”,深知此际不能置同伴于危险。面对城下敌军压境的袁绍,普通人的选择或早就离去,但曹操却无法放下最依赖的武将与谋士。</p>

 他果断发布指令:“传我军令,暂停前进,未经我许可,勿轻举妄动,违者斩!”军队遵循其令,安静等待。</p>

 同时,城下袁绍审视新建城墙,大笑:“卢文直果真顽固如故,传言果然不虚!”接着,他命令手下将领:“速去城下喊话,催促卢文直投降,否则莫怪我手下无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