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半个时辰后

 29</p>

 对于他而言,难以理解为何只有几千兵力的卢文竟能抵御住他们?可文丑身为河北名将,其战力众人皆知。这让袁绍意识到自己或许准备不足。</p>

 然而他们该怎么办呢?难道真要无功而返?袁绍沉吟,权衡利弊:当前发起攻击必然如文丑所说,伤亡严重;而攻克卢文直的结果还未定,曹操可能乘虚而入,可能导致他在这里丧命。另一方面,轻易撤退,颜面全无,来时势头正盛而狼狈离开,名声将受损。</p>

 权衡后,袁绍做出无奈的决定对文丑说道:\"算了,到了这一步,不再争论了。暂时撤退,我去调集支援。马上会赶来!\"</p>

 听到命令,文丑大大舒了一口气,迅速命令士兵准备撤退。城楼上,卢文直紧盯着这一切,见到袁绍放弃攻城转向撤退,内心欢喜如狂,觉得这是天意援助汉室的机会。</p>

 卢文直振奋地说:\"好极了,袁绍撤退了!这是天命保佑汉家王朝,一定能复兴的!\"</p>

 卢文直喜好夸大,但对底层士兵来说,他们只是将胜因归于李瑜,因为他们无法想象若非李瑜的计策,怎能成功伏击袁军</p>

 。这牵涉到功劳的问题,他们不会直说赞赏。</p>

 私下里,对他们来说,李瑜如同英雄一般,他们甚至期待留下他为自己指兵布阵。</p>

 这群士兵一起欢笑着对李瑜说:“兄弟,我看你有这种才华,干脆别经商了,经商有何乐趣?”</p>

 听完这些下属们的豪言壮语后,李瑜暗自冷笑,仅凭他们的力量也想成就大事。</p>

 没有他的指点,这些人早就成了袁绍囊中之物。</p>

 他的目的就是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p>

 李瑜虽然内心对他们有些轻视,但在面上仍保持着亲和态度。</p>

 \"嘿,你们何必如此捧我呢,做生意多安全,打仗风险大,一旦败了连小命都不保!\"说着,话锋一转:“我想问各位,袁绍虽已退兵,但谁能保证他不会再卷土重来?此次他带五万兵败,下次兴许带五十万就会成功。那时,谁来保住性命啊!\"</p>

 面对这凄惨的未来,众士兵及将领都感到无力和苦涩。随即的话题转移到卢文直身上,他们愤恨道:“为了那个遥不可及的抱负,他要置我们于死地以维护什么大汉王道!\"</p>

 \"但我们无力反抗,他是上司,一旦公开叛变,我们全部都会陷入悲惨的境地。\"一位士兵哀叹,“而且这家伙,真的残酷无比,什么事都做得出。”</p>

 看到他们满心委屈的样子,李瑜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他表现出深深的忧虑:“看出来了,你们个个都非常能干,可惜选错了阵营,世事无奈呀!”</p>

 \"只是财物方面的损失还能承受,但这关乎性命啊。跟随卢文直走下去,就是走向末路!\"这番警告,让众人陷入沉思,他们都想找个更好的归属,而不是一味地纠缠在这种困局中。</p>

 但是他们的身份只是基层将领,即使想要归顺,估计也无人收纳他们。至于直接投奔黄巾军……那可被视为流寇,他们这样的吃俸禄的人恐怕无法接受。</p>

 “哎,你们读书人讲求明君择贤,我们也想改换门庭,可哪有那么容易?没人接纳我们呀!”士兵感慨万分。</p>

 李瑜微笑着说:“其实,我四处漂泊多年,在曹操那里也有一些朋友。结识了几位千总的将军,他们在权力圈内有一定地位。”</p>

 \"如果你们真心想去,我可以尽力介绍,帮不了你们升官,毕竟商人能力有限。但我可以向你保证,跟从曹操至少比跟卢文直安全。”这话一出,士兵们几乎要为李瑜下跪,视他为救星。“真的吗?兄弟愿意帮我们引见吗?真是太好了!”</p>

 \"我们早就想过投靠曹公,只是未能找到门路。若能得先生引荐,我们将铭记您的大恩大德!\"李瑜微笑着说,透出几分神秘。</p>

 \"放心,我走后,立即联络曹公一方的朋友,尽力助你们进城!\"他许下承诺。</p>

 \"此乃机密,千万不可泄露,否则我们的命运堪忧。众兄弟是否明白了这个道理?\"李瑜语重心长地说,所有人都点头回应。</p>

 众人期待着和李瑜拉近距离,期盼在未来能受到关照。他们渴望逃离围城,那犹如 的战争使人深陷绝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