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损失了一千人(第2页)

 然而荀彧冷笑了声,毫不迟疑地道:“我的部队确实已被收编,但并不代表我能无作为。曾在我旧部下,不乏忠实拥趸。”</p>

 他继续阐明计划,“他们会遵守我的命令,甚至愿意冒生命之险为我们而战。真正的计划并不粗暴,要在曹操、曹氏与袁绍激战时,于决战关键阶段,开城接纳袁绍等人,这不失为稳妥策略,而且还能建下赫赫功业。”</p>

 众人闻言默许,觉得荀彧的设想相对稳健。只是实际战场中,还需根据战局变化灵活处理。曹操如果胜利了,放弃此计划;若他失利,则趁火 ,总之绝非亏本买卖。</p>

 “此事必须高度保密,一旦被泄露便满盘皆输。”他们再次提醒荀彧。</p>

 他笑道:“不必担忧,一切行动我自会谨慎,战斗开始前做好充分准备。”</p>

 众人都没有再发表意见,只私下嘱咐荀彧自行应对。曹操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据探子报告,袁绍、刘备军队均有大规模异常调动,此非寻常情况。</p>

 虽然曹操心中暗喜,却未忘形,他清楚这些势力都是自家宿敌,对他虎视眈眈。此刻三方联手的目标很可能是针对他。</p>

 曹操迅速召回夏侯惇等部下,面容凝重地道:“想必各位已经看到前方最新的战报。”他又分析:“三家势力蠢蠢欲动,明显是瞄准了我方。他们会联手进攻,你们认为下一步该如何应对此事呢?如今我军在青州立足尚不稳固,难敌三家联合。”</p>

 即使一对一迎战,曹操都不虞他忧,但面临三方联盟,形势对他确实不利。夏侯惇等人听闻此话,皆面露愁容。身为武将,他们都预知到了战况的悬殊差距,单凭一己之力或团队不足以挽回劣势。</p>

 夏侯惇说:“明公,目前情势严峻,如坚守青州只怕陷入绝境。袁绍数十万大军便让我们难以抵挡,若再加上刘备和吕布,几乎无力回天。”</p>

 幸好,他们准备的粮草充足,“如果我们不正面迎战,而选择撤至坚固要塞,并且清除外围物资,或许能借此时间消耗敌方,以变应变。”</p>

 曹操询问其他人的意见,曹洪等人尴尬表示赞同:“元让兄的看法与元让一致,对抗三大敌军且受夹击,恐怕胜算不大。”</p>

 就在所有人都显得束手无策时,一直未曾发言的荀彧慢条斯理开口道:“主上,事情尚未到绝望的地步,我们还是有迹可循。”他指出,吕布反复无常,袁绍刚愎自用,即使联手也不足以信赖;设法暗中对付吕布或是制造突发打击,就能瓦解其斗志,使之一退再退。</p>

 刘备打着护卫汉帝的招牌,忠于其义,不易轻易对付,但他手头可用军队数量不过万人,可调用少数兵力应对。对付袁绍后,再针对吕布进行突袭,最后对付刘备,难题便能迎刃而解。</p>

 曹操闻言深思后,立刻有了新思路。他对夏侯惇说:“元让,立即率兵前往鲁郡。此前吕布对此地觊觎已久,你调动鲁郡全军并散布消息吸引吕布。”</p>

 \"吕布贪婪,一旦得到这个情报,定会舍弃原路,径直向鲁郡挺进。此时如果我们在半路上埋伏突袭,他的麻烦就会迎刃而解了。\"</p>

 \"到时,只需集中精力对抗刘备和袁绍即可。\"夏侯惇听完,神色坚定地点了点头。</p>

 \"明白了,我立刻去作准备。\"夏侯惇说着,匆匆离去,开始实施曹操的部署。</p>

 接着,曹操继续派出夏侯渊、曹仁等人前往青州各重要关隘防守,力图阻击袁绍的攻势。同时,他调集力量对刘备的来袭进行防御。只要能一一击破,此次问题就能大致解决。</p>

 在所有的筹划落幕后,曹操满怀信心:“公孙,这次你带三位盟友讨伐我,只可惜你们内部并不一心啊。”</p>

 此刻,袁绍整军以待,二十万大军气势浩大地往青州开拔,吸取前两次的教训,他刻意留下数万人坐镇大营防范来自后方的李煜潜在威胁。</p>

 兵马部署完成后,袁绍带领颜良、文丑等勇猛将领疾驰北上,逼近鲁北,与刘备形成了对曹操的前后夹击。</p>

 按照曹操命令行事,夏侯惇迅速集结鲁郡所有军队以援助前线,却故意放风消息透露背后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