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他满面不快(第2页)

 “李先生,我阅过你的书信,曹公确实是诚恳的合作意向。</p>

 但袁绍虎视眈眈,将粮食转运并非易事。</p>

 你有把握应对这些困难么?如果消息走漏他知道了,袁绍绝不会坐视,他们全力进攻时,你能确保我安然无恙吗?”</p>

 吕布虽智力有限,却不愚笨,深知接受曹操的好处固然诱人,但能否真正拥有且能自保,还不一定。</p>

 袁绍性格狭隘,一旦发现自己背离,后果不堪设想。</p>

 而吕布所提正是希望借助曹操支持以互换攻守盟约。</p>

 李瑜心知肚明,然而他并未打算这么做,因为他所在的势力正在倡导休养生息,首要任务是维护周围环境安定。</p>

 大规模的水利重建与肥土推广能极大提升田产,这种和平的积累对曹氏集团更为优解。</p>

 他明白任何军事调动都可能打破目前的良好形势,故不会同意攻守结盟。</p>

 然而李瑜也非常明白,吕温侯乃是目光如炬之人,若无确切承诺,他不可能轻易投诚,很可能只会像墙头草般摇摆不定。</p>

 为此,李瑜必须给吕奉先一个让其满意的保证,却又要在不爆发战事的前提下完成。</p>

 李瑜笑道:“温侯无需疑虑,你的诚意归附朝廷,便是朝廷的一方忠臣。</p>

 我们必当联合之力,对抗逆贼!袁绍兵多将广,占有河北之地,即使是我等,与之抗衡亦属不易,因此急需援手。”</p>

 “刘备如今掌控徐州,虽然军队不算庞大,却也能自保一方。</p>

 倘若能将其纳入盟友,定会使袁绍投鼠忌器,不敢妄动!”</p>

 听完李瑜的话,吕布轻挑起眉毛,满腹狐疑地询问:“刘备?据闻他痛恨曹操如斯,怎会加入我们的阵营?就算加上我,也未必抵挡得住袁绍的侵攻。</p>

 在此情势下抵抗,简直是自寻死路。”</p>

 对此,李瑜笑而不答:“温侯对刘备的认知尚存些许不足。</p>

 刘备对汉室忠诚异常,他的痛恨源自汉献帝受曹操控。</p>

 但你以为,他就对你或是袁绍毫无芥蒂吗?在他眼中,你们不过叛乱之徒罢了。”</p>

 “正因其这般立场,使他更容易招揽,因为刘备追求的,正是天下稳定。</p>

 他不希望见到诸位被袁绍蚕食,拉拢他,便是抓住了他的心思。</p>

 一旦成功拉近关系,刘备自然愿加入。”</p>

 “引入刘备一起制衡袁绍,我们三家共震其胆,使其不敢妄为。</p>

 届时,我们提供大批补给粮草,共享实力提升之利。</p>

 这样,双方皆有益,无损无害。”</p>

 吕布听后,深深认同李瑜的见解,感到对方的分析鞭辟入里,然而目前的问题在于,谁才能说服刘备?</p>

 吕奉先把头揉得有些狼狈:“李先生,请理解我的难处,我此刻声名狼藉,亲自出面恐难以争取刘备的信任。”</p>

 “那么联盟之事,恐怕还得劳烦您了。”</p>

 李瑜思考片刻,决定先应允,待后再议:“此事自无妨,我亲去与刘备沟通一番。”</p>

 见到吕温侯已然放心,不再有什么顾虑,两人尽兴饮酒,似忘年之交,亲密无间。</p>

 宴毕,吕布亲自护送李瑜回到房舍。</p>

 一直静默旁观的陈宫见到此景,疾步来到吕温侯身边,小声提醒:“主公,真要与曹操合作吗?此举无疑是与虎谋皮,曹孟德乃狡猾小人,恐未来会有兔死狗烹之险。”</p>

 吕布此刻对李瑜颇为欣赏,二人武力不相上下,也算是一种英雄识英雄。</p>

 另一方面,他对与曹操的合作确实有所忧虑。</p>

 另一边,李瑜代表着曹操的到来,言辞动听且态度诚恳,使得吕布将他视为了真心朋友。</p>

 面对陈宫的挑拨和指控,尽管内心略有不满,考虑到未来的策略合作需求,他克制了愤怒,沉痛地说:</p>

 “宫台,我了解你和曹操间的宿怨,但我们当前需要着眼于全局!”</p>

 “如果你认为与曹操合作是同虎谋皮,那么以我们现在的能力,又有哪位盟友可以不是这样呢?”</p>

 “袁绍的本性,我想我们都有了解。</p>

 他邀我们一起对抗曹操,却吝啬粮草支持,这样的合作难道就不算 于虎口吗?”</p>

 陈宫被驳得无法回应,因为他也清楚众人皆知他与曹操的恩怨,现今的他已难以说服吕布,只会被视作出于私仇而不顾大局。”